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2021-12-02 10:4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全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充分肯定了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取得的成效。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始终把保持社会平安稳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平安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深刻指明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根本目的、发展方向、基本路径和工作重心,全面阐明了平安中国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党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实现新飞跃,引领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百年党史中充分汲取智慧与力量,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认识平安中国建设显著成效,全面总结平安中国建设经验启示,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目标要求,勇毅前行、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 深刻认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风险防控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20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4%。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平安已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概括讲,主要有四大标志性成效:

(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能力进一步提高。党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处置各类政治安全风险,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乱象和快速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这是平安中国的首要标志。面对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统筹资源力量,有效防范应对相关安全和法律风险,加强我国海外利益保护,坚决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推动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推动香港局势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等活动,采取有力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坚定维护了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面对全球恐怖活动多发高发的大环境,有力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实现了反恐怖斗争形势根本性好转。

(二)扫黑除恶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至2020年,党中央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黑恶犯罪和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打掉的涉黑组织是前10年总和的1.28倍,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8.97万起、立案处理11.59万人,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47万个,排查清理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4.27万名。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通过这场专项斗争,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反有组织犯罪历史上都是不寻常的成就。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三)社会矛盾总量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枫桥经验”的坚持、创新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新鲜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效能、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把重大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市域,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近年来,全国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集体访总量已连续十一年下降。2020年,全国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总数、民事诉讼案件数在持续增长十五年之后首次实现“双下降”。加快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社会矛盾集中多发高发的复杂局面,我们通过不懈努力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使社会矛盾总量出现历史性拐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四)社会治安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我们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以及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2020年,全国刑事立案总量已实现五年连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已实现六年连降;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数量从本世纪初最高峰时的一年14万人、140起下降至2.71万人、16起。我国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56,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数为339,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持枪、爆炸案件连续多年下降,是枪爆犯罪最少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居民对当前15个主要民生领域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排在第一位。

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之治”的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人民群众拥戴核心、拥护共产党、热爱国家的热情更加高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奠定了更加坚实牢固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二 全面总结平安中国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深刻启示

党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深刻启示,我们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

(一)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最大奥秘。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中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要进一步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和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各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最大限度统筹资源力量,增强工作合力;推进基层党建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平安建设。

(二)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强大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长期以来,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用平安中国建设显著成效持续展示了“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中国道路,把我们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要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彰显“中国之治”新优势。

(三)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中国之治”的实践伟力。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法治谋划平安建设,以法治解决矛盾问题,以法治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加强社会治理的能力,不断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底色”。

(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显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平安中国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在于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平安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进而凝聚起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拓展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人民参与、成果人民共享、成效人民评价。

(五)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变应变、以新应新,与时俱进创新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式方法,创新完善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打好主动仗。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持续推进理念、机制、方式、载体等创新,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努力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三 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回首过去,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平安中国建设历史性成就、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新奇迹,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决议》为动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紧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到“十四五”末,使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家政治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社会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为此,要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丰富内涵,认真谋划推进各项工作。

(一)努力建设统筹层次更高的平安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一要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既牢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把安全发展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实现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的全方位之治;又牢记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安全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二要促进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既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安全、管得一潭死水,又不能野蛮发展、搞得波涛汹涌,必须找准发展与安全的平衡点,做到该管的管、该放的放,使发展成就可期、安全风险可控。三要实现发展和安全的互促共进。既善于用发展成果夯实平安中国的基础,又善于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使两者相互配套、良性互动。

(二)努力建设治理效能更强的平安中国。要聚焦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绷紧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这根弦,对症下药、靶向施策,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一要牢牢掌握维护政治安全主动权。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切实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二要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动态防控力。坚持打防管控并举,加快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打击整治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三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综合治理。抓好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加强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努力建设安全稳定局面更巩固的平安中国。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有序,是检验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安全稳定。一要坚持源头防范。深入开展各类矛盾风险隐患源头治理,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健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努力做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坚持强基导向,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努力将矛盾风险发现处置在萌芽状态。二要坚持多元化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排查整治经济金融、社会民生、涉法涉诉、家庭邻里等领域矛盾风险隐患。完善信访制度,持续推进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深化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三要坚持宽严相济。主动适应当前犯罪结构性变化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刑事司法政策作用,既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又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少捕慎诉慎押”等制度机制,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减少对立面,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四)努力建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孜孜不倦的追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发展性等特征。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优的平安“供给”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提升守护群众平安、保障群众权益的层次和水平,让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一要聚焦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助力推进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等问题带来的深层次风险隐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要聚焦保障人民安宁,坚持以群众期盼为导向,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三要聚焦维护公平正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要聚焦提供优质服务,深化“放管服”、“互联网+行政管理服务”等改革,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不断推出新的惠民便民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产品和体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全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充分肯定了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取得的成效。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始终把保持社会平安稳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平安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深刻指明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根本目的、发展方向、基本路径和工作重心,全面阐明了平安中国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党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实现新飞跃,引领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百年党史中充分汲取智慧与力量,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认识平安中国建设显著成效,全面总结平安中国建设经验启示,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目标要求,勇毅前行、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 深刻认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风险防控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20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4%。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平安已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概括讲,主要有四大标志性成效:

(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能力进一步提高。党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处置各类政治安全风险,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乱象和快速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这是平安中国的首要标志。面对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统筹资源力量,有效防范应对相关安全和法律风险,加强我国海外利益保护,坚决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推动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推动香港局势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等活动,采取有力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坚定维护了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面对全球恐怖活动多发高发的大环境,有力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实现了反恐怖斗争形势根本性好转。

(二)扫黑除恶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至2020年,党中央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黑恶犯罪和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打掉的涉黑组织是前10年总和的1.28倍,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8.97万起、立案处理11.59万人,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47万个,排查清理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4.27万名。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通过这场专项斗争,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反有组织犯罪历史上都是不寻常的成就。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三)社会矛盾总量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枫桥经验”的坚持、创新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新鲜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效能、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把重大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市域,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近年来,全国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集体访总量已连续十一年下降。2020年,全国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总数、民事诉讼案件数在持续增长十五年之后首次实现“双下降”。加快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社会矛盾集中多发高发的复杂局面,我们通过不懈努力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使社会矛盾总量出现历史性拐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四)社会治安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我们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以及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2020年,全国刑事立案总量已实现五年连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已实现六年连降;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数量从本世纪初最高峰时的一年14万人、140起下降至2.71万人、16起。我国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56,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数为339,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持枪、爆炸案件连续多年下降,是枪爆犯罪最少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居民对当前15个主要民生领域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排在第一位。

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之治”的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人民群众拥戴核心、拥护共产党、热爱国家的热情更加高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奠定了更加坚实牢固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二 全面总结平安中国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深刻启示

党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深刻启示,我们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

(一)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最大奥秘。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中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要进一步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和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各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最大限度统筹资源力量,增强工作合力;推进基层党建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平安建设。

(二)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强大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长期以来,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用平安中国建设显著成效持续展示了“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中国道路,把我们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要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彰显“中国之治”新优势。

(三)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中国之治”的实践伟力。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法治谋划平安建设,以法治解决矛盾问题,以法治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加强社会治理的能力,不断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底色”。

(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显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平安中国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在于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平安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进而凝聚起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拓展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人民参与、成果人民共享、成效人民评价。

(五)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变应变、以新应新,与时俱进创新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式方法,创新完善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打好主动仗。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持续推进理念、机制、方式、载体等创新,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努力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三 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回首过去,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平安中国建设历史性成就、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新奇迹,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决议》为动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紧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到“十四五”末,使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家政治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社会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为此,要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丰富内涵,认真谋划推进各项工作。

(一)努力建设统筹层次更高的平安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一要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既牢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把安全发展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实现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的全方位之治;又牢记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安全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二要促进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既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安全、管得一潭死水,又不能野蛮发展、搞得波涛汹涌,必须找准发展与安全的平衡点,做到该管的管、该放的放,使发展成就可期、安全风险可控。三要实现发展和安全的互促共进。既善于用发展成果夯实平安中国的基础,又善于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使两者相互配套、良性互动。

(二)努力建设治理效能更强的平安中国。要聚焦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绷紧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这根弦,对症下药、靶向施策,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一要牢牢掌握维护政治安全主动权。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切实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二要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动态防控力。坚持打防管控并举,加快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打击整治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三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综合治理。抓好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加强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努力建设安全稳定局面更巩固的平安中国。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有序,是检验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安全稳定。一要坚持源头防范。深入开展各类矛盾风险隐患源头治理,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健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努力做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坚持强基导向,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努力将矛盾风险发现处置在萌芽状态。二要坚持多元化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排查整治经济金融、社会民生、涉法涉诉、家庭邻里等领域矛盾风险隐患。完善信访制度,持续推进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深化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三要坚持宽严相济。主动适应当前犯罪结构性变化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刑事司法政策作用,既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又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少捕慎诉慎押”等制度机制,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减少对立面,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四)努力建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孜孜不倦的追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发展性等特征。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优的平安“供给”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提升守护群众平安、保障群众权益的层次和水平,让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一要聚焦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助力推进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等问题带来的深层次风险隐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要聚焦保障人民安宁,坚持以群众期盼为导向,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三要聚焦维护公平正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要聚焦提供优质服务,深化“放管服”、“互联网+行政管理服务”等改革,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不断推出新的惠民便民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产品和体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