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网评】为何“天问一号”能够打破“火星诅咒”?

2021-05-28 14:47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火星这颗自古以来寄托了中国人无限遐思的红色星球,如今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着陆任务取得成功,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国家。

由于地球与火星的距离过于遥远,火星表面环境复杂,人类探索火星的旅程从一开始就命途多舛。人类的首个火星探测器是苏联在1960年发射的“火星1A”号,但却以失败告终。苏联在1960—1988年间进行了近20次探测任务,没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而欧洲航天局一共进行了20次火星探测任务,却只有4次取得了成功。正因为火星探测的难度极大,成功率奇低,科学家们称其为“火星诅咒”。

但“火星诅咒”在“天问一号”身上并没有应验。“天问一号”是中国自主发射的首枚火星探测器,而且一次性完成了美国花了30多年才完成的技术步骤:飞掠、环绕、巡视。这三个步骤依次是飞掠火星上空,伴随火星轨道环绕运转,以及发射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巡视行走。中国航天人“艺高人胆大”,将三步合为一步,在火星探测领域首次亮相即获成功,宣告中国从此走向了全新的“行星探测时代”,是中国航天事业上又一里程碑式的跨越 。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火星探测成功、首次取回月壤、天宫空间站建成在即……中国航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骄傲。如果从1956年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算起,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5年。从最初的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今天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航天人筚路蓝缕、忍辱负重,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之路,实现了从“籍籍无名”到“第一梯队”的华丽逆袭。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为了扶持正在襁褓中的中国航天事业,曾派来一百多位苏联专家。但是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苏联迅速撤走了所有专家,令中国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导弹项目遭受重大挫折。钱学森曾回忆说:“当时陈赓大将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啊?我回答得很干脆,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在苏联撤回专家后不久,中国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98年,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正式启动,共有15个国家参与其中,但是中国却没有被邀请。2001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沃尔夫修正案”,禁止NASA和美国企业向中国分享先进技术。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只好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创建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据报道,2022年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即将建设完成,而国际空间站却将于2024年退役。换言之,在不久的将来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在轨空间站。

中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多年来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近年来,中国开始在一些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并跑、领跑。除航天领域外,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都见证着中国科技实力质的飞跃。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年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4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迈进了创新型国家行列。NASA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推特上表示,我与全球科学界一起,期待着这一任务将为人类对红色星球的理解做出重要贡献。

但也必须承认,中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短板,甚至处于不得不受制于人的窘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因此,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依然任重道远。

太空探索是一条漫长的战线,其投资之大、难度之高,绝非个别国家一己之力所能为。如同人类在地球上面对全球性挑战时需要同心协力才能有效应对,探索浩瀚的宇宙同样需要各国强化协作意识,超越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思维,为共同的梦想携手奋进。(责任编辑:戚易斌 蔡晓娟)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火星这颗自古以来寄托了中国人无限遐思的红色星球,如今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着陆任务取得成功,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国家。

由于地球与火星的距离过于遥远,火星表面环境复杂,人类探索火星的旅程从一开始就命途多舛。人类的首个火星探测器是苏联在1960年发射的“火星1A”号,但却以失败告终。苏联在1960—1988年间进行了近20次探测任务,没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而欧洲航天局一共进行了20次火星探测任务,却只有4次取得了成功。正因为火星探测的难度极大,成功率奇低,科学家们称其为“火星诅咒”。

但“火星诅咒”在“天问一号”身上并没有应验。“天问一号”是中国自主发射的首枚火星探测器,而且一次性完成了美国花了30多年才完成的技术步骤:飞掠、环绕、巡视。这三个步骤依次是飞掠火星上空,伴随火星轨道环绕运转,以及发射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巡视行走。中国航天人“艺高人胆大”,将三步合为一步,在火星探测领域首次亮相即获成功,宣告中国从此走向了全新的“行星探测时代”,是中国航天事业上又一里程碑式的跨越 。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火星探测成功、首次取回月壤、天宫空间站建成在即……中国航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骄傲。如果从1956年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算起,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5年。从最初的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今天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航天人筚路蓝缕、忍辱负重,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之路,实现了从“籍籍无名”到“第一梯队”的华丽逆袭。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为了扶持正在襁褓中的中国航天事业,曾派来一百多位苏联专家。但是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苏联迅速撤走了所有专家,令中国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导弹项目遭受重大挫折。钱学森曾回忆说:“当时陈赓大将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啊?我回答得很干脆,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在苏联撤回专家后不久,中国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98年,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正式启动,共有15个国家参与其中,但是中国却没有被邀请。2001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沃尔夫修正案”,禁止NASA和美国企业向中国分享先进技术。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只好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创建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据报道,2022年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即将建设完成,而国际空间站却将于2024年退役。换言之,在不久的将来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在轨空间站。

中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多年来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近年来,中国开始在一些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并跑、领跑。除航天领域外,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都见证着中国科技实力质的飞跃。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年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4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迈进了创新型国家行列。NASA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推特上表示,我与全球科学界一起,期待着这一任务将为人类对红色星球的理解做出重要贡献。

但也必须承认,中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短板,甚至处于不得不受制于人的窘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因此,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依然任重道远。

太空探索是一条漫长的战线,其投资之大、难度之高,绝非个别国家一己之力所能为。如同人类在地球上面对全球性挑战时需要同心协力才能有效应对,探索浩瀚的宇宙同样需要各国强化协作意识,超越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思维,为共同的梦想携手奋进。(责任编辑:戚易斌 蔡晓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