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政策到田头 种粮心劲足(田间追踪高质量·春耕探行)

2021-04-16 15:32

“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4月的淮河平原,一株株麦苗迎风摇曳。“看天看地看苗情,返青追尿素,拔节追氮钾,孕穗补微肥。”“叶子竖起来,肥水刚刚好。”“小麦返青拔节以后,务必做好一喷三防……”这几天,安徽凤台县店集村微信群里的服务信息“嘀嘀”地响个不停。

当前,南方早稻进入栽插高峰,北方冬小麦处于拔节孕穗阶段,各地春耕生产掀起热潮。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如何,农资、农机备得怎样,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进行了调查。

稳面积、稳产量,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政策给力,大伙儿吃了定心丸,种粮底气越来越足!”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宏斌感慨,今年的好政策密集出台——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分钱,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保持稳定,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试点扩大……

目前,合作社种了800多亩优质冬小麦,中籼稻进入备土育秧阶段,面积比上一年扩大了1000亩。“整个4月,麦稻两头要兼顾好。管好小麦,亩产能增加两三百斤,给水稻配好营养土,为秋收打牢基础。”踩准生产节奏,陈宏斌和社员们干劲十足。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出实招,确保全县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凤台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刘胜强介绍,今年春耕期间,县里利用闲置地和撂荒地,组织农技人员送技术下田,提升粮食产能,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眼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9万亩。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春播粮食已播12.5%,进度同比持平。其中,春玉米已播9.3%,薯类已播38%,南方早稻已育秧81%、已播栽40.4%。此外,全国中稻育秧已达23.9%。

随着气温回升,春季田管进入关键时期。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受多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

凤台县利用大数据监控平台助力“虫口夺粮”。“病虫害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自动上传至数据库,农技人员可以系统分析,指导科学用药,规范田间作业。”县植保站站长蔡广成说,这一智能化植保模式,能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地”。

目前,湖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已累计实施小麦条锈病防治面积1725万亩次,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累计实施草地贪夜蛾防治面积105万亩次,做到应防尽防。

增品种、优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

“今年种什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让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答案。

“市场缺什么,咱就种什么。”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丰润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文昌坦言。春节前,他流转的1080亩地就做好了规划——100亩开展小麦品种试验,剩下的900多亩种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和花生。

“规模上去了,更要讲究品质。现在地里种的小麦是济麦22,这个品种产量稳定、抗病性强,跟省农科院签了订单协议,每斤收购价能高1毛钱。”王文昌说,“别小看这100亩试验田,每年二三十个品种精耕细作,能帮我们筛选出适销对路的好品种。”

农业种为先。陵城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张照坤介绍,为了提高作物良种覆盖率,去年区里利用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奖励资金,建成1.5万亩规模化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收获后给全区统一供种,对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等指标严格把关。

在德州市,农作物良种已全面推广应用。其中小麦、玉米优质高产主推品种,占到全市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品种提上去,结构优起来。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全年粮食生产要实现“两稳一增”,即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预计在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根据各地种子市场反馈,东北农户购买玉米种子增多,黄淮海夏玉米种子需求量总体稳定,玉米品种需求结构更加优化,高产、抗倒、适宜机收的品种受到市场追捧。

看准市场走势,王文昌结构调整思路清晰:“去年玉米种了800亩,今年打算扩种到1000亩,4月底给玉米配底肥,播种面积得早早敲定。”在陵城区,伴随饲料需求增长,玉米价格呈恢复性上涨,每斤收购价达到1.43元左右。

延伸产业链,种养加结合成趋势。王文昌介绍,合作社肉牛养殖场已经投产,初步实现了“秸秆变饲草、牛粪变肥料”的良性循环,再加上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有效改良了土壤肥力。种植的花生、大豆加工成食用油和五谷杂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去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

技术新、项目全,粮食生产性服务有保障

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黎村的田里,机声隆隆。几台履带式旋耕机在田里耕作,一架农用无人机在低空作业。

“过去旱地里打田用手扶拖拉机,一天顶多干三四亩。现在用旋耕机,一天轻轻松松作业七八十亩,无人机直播一小时就扫完100亩。”开平市群峰合作社负责人区瑞华说。凭借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过去备耕两个月都干不完的活,现在10多天就能全部完成,而且人工成本降到原来的50%。

物联网、遥感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成了农民春耕春管的好助手。“看苗情、查虫害,过去全靠地里转悠,有了遥感监测,不但能随时知道900亩地里的风吹草动,还能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山东商河县孙集镇袁窦村种粮大户王瑞珍打开手机上的智农客户端,“点击‘长势诊断’,红色表示苗弱;点击‘冠层含水’,深黄色表示缺水,作物长势一目了然。”

为王瑞珍提供技术服务的中化MAP(商河)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宠巍介绍,通过线上智农系统遥感监测及线下实地巡查,发现农户地块存在的问题,给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比如,对发生根部病害的地块,我们会建议农户着重进行杀菌喷雾作业,避免病害蔓延,同时喷施叶面肥,促进弱苗转壮,增加有效穗,从而保证产量。”

据农业农村部预计,今春全国有超过22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统计显示,全国各地已完成机手和修理工培训248.6万人次。

春耕期间,千村万户的生产需求如何满足?90多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正在田间大显身手。

“我们为当地农户的稻田提供统防统治、统配统施服务,春耕期间指导农民使用拌种剂防止烂秧,插秧之前打上送嫁药,预防病虫害等。”广东省台山市江门天禾农业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黄昭沛介绍,今年公司还在周边乡镇探索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服务,为农户提供“犁田、耙田、插秧、除草、施肥、杀螺、病虫害防治、收割”一条龙服务。

专业的社会化服务,让田野绿意更浓了。“现在种田轻松多了,环境也变好了!”台山市永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承志感叹,地头随意丢弃的农药瓶不见了,田里还有了鱼。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社会化服务处处长李琳介绍,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全产业链发展趋势,目前各地的生产托管服务正逐步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不断提高农资供应、集中育秧、烘干、仓储、保险、冷链等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让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4月的淮河平原,一株株麦苗迎风摇曳。“看天看地看苗情,返青追尿素,拔节追氮钾,孕穗补微肥。”“叶子竖起来,肥水刚刚好。”“小麦返青拔节以后,务必做好一喷三防……”这几天,安徽凤台县店集村微信群里的服务信息“嘀嘀”地响个不停。

当前,南方早稻进入栽插高峰,北方冬小麦处于拔节孕穗阶段,各地春耕生产掀起热潮。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如何,农资、农机备得怎样,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进行了调查。

稳面积、稳产量,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政策给力,大伙儿吃了定心丸,种粮底气越来越足!”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宏斌感慨,今年的好政策密集出台——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分钱,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保持稳定,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试点扩大……

目前,合作社种了800多亩优质冬小麦,中籼稻进入备土育秧阶段,面积比上一年扩大了1000亩。“整个4月,麦稻两头要兼顾好。管好小麦,亩产能增加两三百斤,给水稻配好营养土,为秋收打牢基础。”踩准生产节奏,陈宏斌和社员们干劲十足。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出实招,确保全县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凤台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刘胜强介绍,今年春耕期间,县里利用闲置地和撂荒地,组织农技人员送技术下田,提升粮食产能,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眼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9万亩。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春播粮食已播12.5%,进度同比持平。其中,春玉米已播9.3%,薯类已播38%,南方早稻已育秧81%、已播栽40.4%。此外,全国中稻育秧已达23.9%。

随着气温回升,春季田管进入关键时期。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受多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

凤台县利用大数据监控平台助力“虫口夺粮”。“病虫害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自动上传至数据库,农技人员可以系统分析,指导科学用药,规范田间作业。”县植保站站长蔡广成说,这一智能化植保模式,能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地”。

目前,湖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已累计实施小麦条锈病防治面积1725万亩次,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累计实施草地贪夜蛾防治面积105万亩次,做到应防尽防。

增品种、优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

“今年种什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让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答案。

“市场缺什么,咱就种什么。”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丰润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文昌坦言。春节前,他流转的1080亩地就做好了规划——100亩开展小麦品种试验,剩下的900多亩种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和花生。

“规模上去了,更要讲究品质。现在地里种的小麦是济麦22,这个品种产量稳定、抗病性强,跟省农科院签了订单协议,每斤收购价能高1毛钱。”王文昌说,“别小看这100亩试验田,每年二三十个品种精耕细作,能帮我们筛选出适销对路的好品种。”

农业种为先。陵城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张照坤介绍,为了提高作物良种覆盖率,去年区里利用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奖励资金,建成1.5万亩规模化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收获后给全区统一供种,对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等指标严格把关。

在德州市,农作物良种已全面推广应用。其中小麦、玉米优质高产主推品种,占到全市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品种提上去,结构优起来。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全年粮食生产要实现“两稳一增”,即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预计在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根据各地种子市场反馈,东北农户购买玉米种子增多,黄淮海夏玉米种子需求量总体稳定,玉米品种需求结构更加优化,高产、抗倒、适宜机收的品种受到市场追捧。

看准市场走势,王文昌结构调整思路清晰:“去年玉米种了800亩,今年打算扩种到1000亩,4月底给玉米配底肥,播种面积得早早敲定。”在陵城区,伴随饲料需求增长,玉米价格呈恢复性上涨,每斤收购价达到1.43元左右。

延伸产业链,种养加结合成趋势。王文昌介绍,合作社肉牛养殖场已经投产,初步实现了“秸秆变饲草、牛粪变肥料”的良性循环,再加上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有效改良了土壤肥力。种植的花生、大豆加工成食用油和五谷杂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去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

技术新、项目全,粮食生产性服务有保障

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黎村的田里,机声隆隆。几台履带式旋耕机在田里耕作,一架农用无人机在低空作业。

“过去旱地里打田用手扶拖拉机,一天顶多干三四亩。现在用旋耕机,一天轻轻松松作业七八十亩,无人机直播一小时就扫完100亩。”开平市群峰合作社负责人区瑞华说。凭借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过去备耕两个月都干不完的活,现在10多天就能全部完成,而且人工成本降到原来的50%。

物联网、遥感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成了农民春耕春管的好助手。“看苗情、查虫害,过去全靠地里转悠,有了遥感监测,不但能随时知道900亩地里的风吹草动,还能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山东商河县孙集镇袁窦村种粮大户王瑞珍打开手机上的智农客户端,“点击‘长势诊断’,红色表示苗弱;点击‘冠层含水’,深黄色表示缺水,作物长势一目了然。”

为王瑞珍提供技术服务的中化MAP(商河)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宠巍介绍,通过线上智农系统遥感监测及线下实地巡查,发现农户地块存在的问题,给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比如,对发生根部病害的地块,我们会建议农户着重进行杀菌喷雾作业,避免病害蔓延,同时喷施叶面肥,促进弱苗转壮,增加有效穗,从而保证产量。”

据农业农村部预计,今春全国有超过22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统计显示,全国各地已完成机手和修理工培训248.6万人次。

春耕期间,千村万户的生产需求如何满足?90多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正在田间大显身手。

“我们为当地农户的稻田提供统防统治、统配统施服务,春耕期间指导农民使用拌种剂防止烂秧,插秧之前打上送嫁药,预防病虫害等。”广东省台山市江门天禾农业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黄昭沛介绍,今年公司还在周边乡镇探索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服务,为农户提供“犁田、耙田、插秧、除草、施肥、杀螺、病虫害防治、收割”一条龙服务。

专业的社会化服务,让田野绿意更浓了。“现在种田轻松多了,环境也变好了!”台山市永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承志感叹,地头随意丢弃的农药瓶不见了,田里还有了鱼。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社会化服务处处长李琳介绍,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全产业链发展趋势,目前各地的生产托管服务正逐步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不断提高农资供应、集中育秧、烘干、仓储、保险、冷链等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让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