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

2022-11-15 09:37

“田字房”西南方位的天井遗址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天气晴好的深秋,踩着金黄的落叶,记者走进圆明园西北部的澹泊宁静景区。景区有一片区域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外面挂着的告示牌和介绍图板提示游客,这里是一处考古工地,正在发掘“田字房”遗址和皇家稻田遗址。

自今年9月30日起,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重点发掘了“田字房”中的6间房址及西南角的天井,考古人员通过发掘厘清主建筑“田字房”的布局、形制及工程做法,进一步确认皇家稻田遗址的规制及分布范围。

“澹泊宁静”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时建成。“澹泊宁静”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景区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称“田字房”,由33间大小一致、4.48米边长的正方形房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田”字。“田”字中间的四个口,则对应四个天井。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考古负责人张中华介绍,“田字房”的台基保存比较完好,而地上部分已被烧毁,应当与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有关。

考古现场,能够清晰地看到房间的大小、形状,从残存的地砖可知,当时房间地面铺的是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天井用青石板铺成,石板基本保存下来了。现场几乎所有留存下来的地砖、石板都布满裂痕,部分砖石和旁边道路上的土还隐隐地发红。张中华说:“这都是当年那场大火烧的。”他解释,当时大火把“田字房”的柱子烧塌了,整个屋顶就落到地面上,又经过很长时间闷烧。持续时间长、火势猛烈,导致了“田字房”的台基面、室内的铺地砖,以及天井的石板都被烧开裂。“有些土都被烧成砖了。”张中华说,“那边还有烧得更厉害的。”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有些青石甚至被烧得起泡。记者用纸巾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石头泡”竟然呈现出绿色琉璃的光泽。这种被称为“琉化”的现象,是石头经过极度高温长时间灼烧后,变成了如同琉璃般的样子。酥脆的青砖、起泡的石块、变成砖的土,无声地昭示着160多年前的惨痛经历,考古用无以辩驳的事实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自强复兴是民族大业。

作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田字房”与圆明园其他殿宇,乃至所有皇家建筑一样,精工细做、不惜成本。考古现场有一处解剖沟,坑底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侧壁则用粉笔划分出九层夯土,每层十几厘米厚。张中华介绍,这些孔洞是打地钉的痕迹。“田字房”的工程做法非常讲究:先是整体开挖基槽,就像现在盖房子一样,先挖基坑。墙基的基槽底部夯打密密麻麻的地钉。“地钉”用的是柏木。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地打如此多的地钉,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地基下沉。根据残存的地钉孔洞,可知当时将直径约为5~12厘米的柏木打入地下1.8~3米;然后再铺上石块夯实,找平;石块上夯打5层三合土,每层三合土夯打后还要灌注糯米浆,使之更加坚固,然后再在三合土上砌墙。室内则是在基槽内夯打9层素土,每层土都将20厘米土夯打至15~17厘米厚,十分紧实;土上再铺石块。最终形成的地基大约有2米厚。

此外,在“田字房”设计之初便将排水系统放入规划,也是皇家建筑的匠心所在。如在夯打的九层土之上,有一个用青砖围合的方形暗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工程师、考古队员高勇表示,这是排水沟,是在修筑墙基时就预留好的,底部和两壁都是用青砖砌成,青砖与土之间也灌上糯米浆。再整体夯打一层,铺上铺地的方砖作为排水沟的顶部盖板。其实,不仅仅是房间的排水沟建造讲究,连天井的排水沟都经过精细设计,呈现大约4度的坡度,使排水更加通畅。

皇家匠心又何止在建筑本身?遗址中房屋外围的道路上,有一些残存的鹅卵石,依稀可辨是花的图样。这是古建筑中的“散水”。顾名思义,散水就是把屋檐上滴落的水散掉。说白了,散水不过也是个排水沟,却被设计制作成精致的花卉图案,在细节之处再次体现皇家园林之工巧。此外,房间外的台阶,也不像一般殿宇台阶那样方方正正,而是刻意保留了石头自然的形状,被称作“如意踏跺”。这种随意,恰恰体现出“澹泊宁静”景区对乡村野趣的追求。

张中华介绍,“田字房”的每个房间都承担着不同功能,如供皇室绘画、读书,或放置艺术品等。此次考古还纠正了史料上的一处错误:在清代的“建筑设计院”——样式房的图档上,“田字房”天井在设计图上的尺寸大于房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天井为3.8米见方,房间为4.48米见方,揭示出规划图与实际建筑的出入。

在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田字房”外东西北侧均有稻田环绕,印证了乾隆皇帝曾在此发出“嘉禾生香蔼闻于室”的感慨。史料记载,清朝皇帝会来这块“皇家稻田”里亲耕,体验农事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观察农时,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这块稻田种植的是京西稻的“祖先”。京西稻又称“御稻”,当年由康熙皇帝亲自培育,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种植,并在玉泉山周边开辟御稻田,所产御稻米供宫廷食用。新中国成立后,京西稻在北京市海淀区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高峰期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本次考古工作探明皇家稻田南北两侧存在田埂,宽度约为12~13米左右,南侧田埂为人工修建,且有两次修建的痕迹,北侧田埂则利用了自然的土坡。目前,考古人员正在遗址中取样,以便后期进行浮选等植物考古研究。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游客经过。他们对考古工地十分感兴趣,主动与考古人员交流。张中华介绍,澹泊宁静遗址全程向游客开放。他希望等考古发掘结束后在稻田遗址恢复种植水稻,让遗址“活起来”。

 (记者 李韵 王笑妃)


“田字房”西南方位的天井遗址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天气晴好的深秋,踩着金黄的落叶,记者走进圆明园西北部的澹泊宁静景区。景区有一片区域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外面挂着的告示牌和介绍图板提示游客,这里是一处考古工地,正在发掘“田字房”遗址和皇家稻田遗址。

自今年9月30日起,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重点发掘了“田字房”中的6间房址及西南角的天井,考古人员通过发掘厘清主建筑“田字房”的布局、形制及工程做法,进一步确认皇家稻田遗址的规制及分布范围。

“澹泊宁静”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时建成。“澹泊宁静”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景区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称“田字房”,由33间大小一致、4.48米边长的正方形房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田”字。“田”字中间的四个口,则对应四个天井。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考古负责人张中华介绍,“田字房”的台基保存比较完好,而地上部分已被烧毁,应当与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有关。

考古现场,能够清晰地看到房间的大小、形状,从残存的地砖可知,当时房间地面铺的是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天井用青石板铺成,石板基本保存下来了。现场几乎所有留存下来的地砖、石板都布满裂痕,部分砖石和旁边道路上的土还隐隐地发红。张中华说:“这都是当年那场大火烧的。”他解释,当时大火把“田字房”的柱子烧塌了,整个屋顶就落到地面上,又经过很长时间闷烧。持续时间长、火势猛烈,导致了“田字房”的台基面、室内的铺地砖,以及天井的石板都被烧开裂。“有些土都被烧成砖了。”张中华说,“那边还有烧得更厉害的。”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有些青石甚至被烧得起泡。记者用纸巾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石头泡”竟然呈现出绿色琉璃的光泽。这种被称为“琉化”的现象,是石头经过极度高温长时间灼烧后,变成了如同琉璃般的样子。酥脆的青砖、起泡的石块、变成砖的土,无声地昭示着160多年前的惨痛经历,考古用无以辩驳的事实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自强复兴是民族大业。

作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田字房”与圆明园其他殿宇,乃至所有皇家建筑一样,精工细做、不惜成本。考古现场有一处解剖沟,坑底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侧壁则用粉笔划分出九层夯土,每层十几厘米厚。张中华介绍,这些孔洞是打地钉的痕迹。“田字房”的工程做法非常讲究:先是整体开挖基槽,就像现在盖房子一样,先挖基坑。墙基的基槽底部夯打密密麻麻的地钉。“地钉”用的是柏木。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地打如此多的地钉,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地基下沉。根据残存的地钉孔洞,可知当时将直径约为5~12厘米的柏木打入地下1.8~3米;然后再铺上石块夯实,找平;石块上夯打5层三合土,每层三合土夯打后还要灌注糯米浆,使之更加坚固,然后再在三合土上砌墙。室内则是在基槽内夯打9层素土,每层土都将20厘米土夯打至15~17厘米厚,十分紧实;土上再铺石块。最终形成的地基大约有2米厚。

此外,在“田字房”设计之初便将排水系统放入规划,也是皇家建筑的匠心所在。如在夯打的九层土之上,有一个用青砖围合的方形暗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工程师、考古队员高勇表示,这是排水沟,是在修筑墙基时就预留好的,底部和两壁都是用青砖砌成,青砖与土之间也灌上糯米浆。再整体夯打一层,铺上铺地的方砖作为排水沟的顶部盖板。其实,不仅仅是房间的排水沟建造讲究,连天井的排水沟都经过精细设计,呈现大约4度的坡度,使排水更加通畅。

皇家匠心又何止在建筑本身?遗址中房屋外围的道路上,有一些残存的鹅卵石,依稀可辨是花的图样。这是古建筑中的“散水”。顾名思义,散水就是把屋檐上滴落的水散掉。说白了,散水不过也是个排水沟,却被设计制作成精致的花卉图案,在细节之处再次体现皇家园林之工巧。此外,房间外的台阶,也不像一般殿宇台阶那样方方正正,而是刻意保留了石头自然的形状,被称作“如意踏跺”。这种随意,恰恰体现出“澹泊宁静”景区对乡村野趣的追求。

张中华介绍,“田字房”的每个房间都承担着不同功能,如供皇室绘画、读书,或放置艺术品等。此次考古还纠正了史料上的一处错误:在清代的“建筑设计院”——样式房的图档上,“田字房”天井在设计图上的尺寸大于房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天井为3.8米见方,房间为4.48米见方,揭示出规划图与实际建筑的出入。

在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田字房”外东西北侧均有稻田环绕,印证了乾隆皇帝曾在此发出“嘉禾生香蔼闻于室”的感慨。史料记载,清朝皇帝会来这块“皇家稻田”里亲耕,体验农事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观察农时,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这块稻田种植的是京西稻的“祖先”。京西稻又称“御稻”,当年由康熙皇帝亲自培育,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种植,并在玉泉山周边开辟御稻田,所产御稻米供宫廷食用。新中国成立后,京西稻在北京市海淀区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高峰期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本次考古工作探明皇家稻田南北两侧存在田埂,宽度约为12~13米左右,南侧田埂为人工修建,且有两次修建的痕迹,北侧田埂则利用了自然的土坡。目前,考古人员正在遗址中取样,以便后期进行浮选等植物考古研究。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游客经过。他们对考古工地十分感兴趣,主动与考古人员交流。张中华介绍,澹泊宁静遗址全程向游客开放。他希望等考古发掘结束后在稻田遗址恢复种植水稻,让遗址“活起来”。

 (记者 李韵 王笑妃)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