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科创板为何要引入做市商制度

2021-07-26 09:29

做市商制度绝不是“坐庄”。在维系证券供给和证券需求总体均衡的大逻辑下,科创板有选择交易制度的自由,只要有利于证券市场供给和需求总平衡、投资者交易以及提高流动性,改变交易制度无可厚非。

日前发布的《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尽管去年已有相关新闻,但市场仍然对此颇为关注,代表性的观点有几种:一是之所以科创板最初不搞做市商,是因为目前的竞价交易制度不完善,如今改成做市商可一劳永逸;二是做市商制度就是“坐庄”,不利于科创板交易;三是做市商制度一定利好科创板交易,尤其利好券商板块。

目前,资本市场主流的交易制度有竞价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两大类。A股市场的主板、创业板等使用以时间优先、价格优先为特征的竞价交易制度。在这种指令性交易制度下,投资者交易信息相对透明,交易和监管成本相对不高。在竞价交易中,证券公司就像“红娘”,扮演着撮合交易、收取佣金的角色,自己并不实际参与交易。

而做市商不仅是“红娘”,更是股市的二道贩子、真实参与炒股的“倒爷”。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一般是证券公司)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通俗地说,如果把证券交易比作踢足球,那么当一支球队“十缺一”时,若没有其他人参与,则无法顺利开展比赛(交易)。此时,市场亟需引入“外援”,即做市商,帮助投资者随时完成交易,也可利用自身优势参与交易。

从这个角度看待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好处不少。首先是从流动性考虑。万得资讯统计显示,科创板开板2年多来,成交额始终在500多亿元波动,占全部A股成交金额的比例徘徊在4%左右,这两个指标均大幅低于创业板、主板同期数据。流动性欠佳,与科创板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约5%的地位不相称。此时引入做市商,有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为科创板带来不间断的交易活动。

其次是稳定市场的需求。科创板流动性较差的公司股票,在面对突增的成交量时可能出现暴涨暴跌情况,此时做市商有责任参与做市并遏制市场投机。

再次是价格发现功能。做市商报价一般是在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信息、衡量自身风险和收益基础上形成的报价决策,这样的报价流程有利于促使证券价格向实际价值靠拢。

与优点相比,做市商制度的缺点也不少。比如,单一做市商制度的交易成本很高,交易透明度还有待加强。又如,做市商权限大、掌握信息多,存在滥用权限甚至操控市场的风险。历史上,那些被乱用的做市商制度一度给人以“坐庄”的误解。

对比两大交易制度,可发现没有哪一种是绝对胜者。在证券供给相对均衡、流动性充足的市场里(比如A股主板市场),一般适用竞价交易制度;反之,在证券供给相对较大、流动性不足的市场(比如新三板市场),做市商的功能更受欢迎。

无论是以指令为特征的竞价交易制度,还是以报价为特征的做市商制度,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于资本市场的证券供求关系。在维系证券供给和证券需求总体均衡的大逻辑下,任何市场和板块都有权根据自身投资者、流动性、风险偏好等实际情况,因时因地选择或改变交易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创板同样拥有选择交易制度的自由,只要有利于证券市场供给和需求总平衡、投资者交易以及提高流动性,改变交易制度无可厚非。

对于投资者而言,认识做市商制度应避免走极端。一方面,做市商制度绝不等同于“坐庄”,更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创板所有问题;另一方面,做市商制度可能短期利好科创板,特别是券商股,但实际上股票涨跌根本上要靠上市公司业绩,做市商能否为券商带来业绩增长仍待观察。


做市商制度绝不是“坐庄”。在维系证券供给和证券需求总体均衡的大逻辑下,科创板有选择交易制度的自由,只要有利于证券市场供给和需求总平衡、投资者交易以及提高流动性,改变交易制度无可厚非。

日前发布的《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尽管去年已有相关新闻,但市场仍然对此颇为关注,代表性的观点有几种:一是之所以科创板最初不搞做市商,是因为目前的竞价交易制度不完善,如今改成做市商可一劳永逸;二是做市商制度就是“坐庄”,不利于科创板交易;三是做市商制度一定利好科创板交易,尤其利好券商板块。

目前,资本市场主流的交易制度有竞价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两大类。A股市场的主板、创业板等使用以时间优先、价格优先为特征的竞价交易制度。在这种指令性交易制度下,投资者交易信息相对透明,交易和监管成本相对不高。在竞价交易中,证券公司就像“红娘”,扮演着撮合交易、收取佣金的角色,自己并不实际参与交易。

而做市商不仅是“红娘”,更是股市的二道贩子、真实参与炒股的“倒爷”。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一般是证券公司)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通俗地说,如果把证券交易比作踢足球,那么当一支球队“十缺一”时,若没有其他人参与,则无法顺利开展比赛(交易)。此时,市场亟需引入“外援”,即做市商,帮助投资者随时完成交易,也可利用自身优势参与交易。

从这个角度看待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好处不少。首先是从流动性考虑。万得资讯统计显示,科创板开板2年多来,成交额始终在500多亿元波动,占全部A股成交金额的比例徘徊在4%左右,这两个指标均大幅低于创业板、主板同期数据。流动性欠佳,与科创板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约5%的地位不相称。此时引入做市商,有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为科创板带来不间断的交易活动。

其次是稳定市场的需求。科创板流动性较差的公司股票,在面对突增的成交量时可能出现暴涨暴跌情况,此时做市商有责任参与做市并遏制市场投机。

再次是价格发现功能。做市商报价一般是在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信息、衡量自身风险和收益基础上形成的报价决策,这样的报价流程有利于促使证券价格向实际价值靠拢。

与优点相比,做市商制度的缺点也不少。比如,单一做市商制度的交易成本很高,交易透明度还有待加强。又如,做市商权限大、掌握信息多,存在滥用权限甚至操控市场的风险。历史上,那些被乱用的做市商制度一度给人以“坐庄”的误解。

对比两大交易制度,可发现没有哪一种是绝对胜者。在证券供给相对均衡、流动性充足的市场里(比如A股主板市场),一般适用竞价交易制度;反之,在证券供给相对较大、流动性不足的市场(比如新三板市场),做市商的功能更受欢迎。

无论是以指令为特征的竞价交易制度,还是以报价为特征的做市商制度,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于资本市场的证券供求关系。在维系证券供给和证券需求总体均衡的大逻辑下,任何市场和板块都有权根据自身投资者、流动性、风险偏好等实际情况,因时因地选择或改变交易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创板同样拥有选择交易制度的自由,只要有利于证券市场供给和需求总平衡、投资者交易以及提高流动性,改变交易制度无可厚非。

对于投资者而言,认识做市商制度应避免走极端。一方面,做市商制度绝不等同于“坐庄”,更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创板所有问题;另一方面,做市商制度可能短期利好科创板,特别是券商股,但实际上股票涨跌根本上要靠上市公司业绩,做市商能否为券商带来业绩增长仍待观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