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上学的路

2019-09-19 10:06

我出生在鄂西北的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三管石。取名三管石,是因为村子的尽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就是那个石头,分界了南漳、保康与谷城三个县。

     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保康建县之初,襄阳、郧阳两府知府和南、保、谷三县知县相约登山踏界,见此地独卧一圆形巨石,直径达8米,上有三条花白色石纹,将巨石分成相等的三块:一块朝向正东的南漳,一块面向东北的谷城,一块则南望西南的保康。两位知府站在这块奇特的巨石上,环顾四周,俯视巨石,发现此石恰巧位于三县交界处,不仅所处的位置独特,而且所生石纹也很奇妙。于是,两位知府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说道:“就以此石为界,各管一县!”三位知县也连连点头称“好”。从此,巨石就成了三县交界处的天然界标,“三管石”也渐渐由一石名变成地名。

     而且,这里还有“登上三管石,一脚踏三县”之称。这里,也记载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我们村委会。从我家到小学有五六里路,因为这五六里路太远,我到了六岁,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而是到了七岁,上学的问题才得以实现。其主要是因为我到三岁还不会坐,瘦得皮包骨,而且常年生病。母亲开始都以为她生了个不会走路的娃。身体不好,父母自然特别疼爱我,而且我是我们这一辈的第一个娃,自然还受到了祖父母更多的宠爱。到了六岁,虽然能正常走路,身体依然很差。

我七岁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一个村子上一年级的还有十几个娃子,但是因为只有十几个娃子,我们读书要上复试班课堂,也就是我上一年级,得跟二年级的学生坐在一起,教室分两半儿,一半儿的位置坐的是一年级,一半儿的位置坐的是二年级。一节课,老师一半儿的时间在教一年级,还有一半儿的时间在教二年级。

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我们的教室破破乱乱,一阵风吹过,没有楼层的瓦缝里,渣子直接从房顶掉下来,落在我们的课桌上、书上,到处都是,再抬头看的话,那渣子肯定会落到眼睛里,半天睁不开眼,只得一只手扒开眼皮,再请一个人,朝张着的眼睛吹一吹,才会感觉舒服一点儿。到了冬天,坐在窗边,那叫一个冷,还不时地有风从没有密封的窗沿儿边偷袭进来,只往衣服里钻,冷得我读书一句还没读完,就一个寒颤过来,哆嗦着不敢再张口,生怕一张口,冷空气像刀子会穿过口腔,直达心脏。

到了下雪天,我们大多把手缩在衣袖里,不敢往外拿。记得有一个男生,冷得实在不想把手拿出来,他翻书的时候,宁愿用舌头去添,然后打湿的书页粘着舌头,就这样就把书翻过一页来了。尽管是缩在衣袖里,揣在衣兜里,大部分学生的手还是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肿得老厚。

 较远的路程和恶劣的条件,使我特别不喜欢一年级的学校生活。

好在到了二年级,我终于有了一个喜欢上学的理由,因为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她叫春香。

我喜欢春香憨厚朴实,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疯疯癫癫。我觉得春香是我最好的朋友,也觉得春香每次跟我说话,句句都那么贴心。

春香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家里只有爷爷、爸爸,据说两岁时她妈妈就因病去了另一个世界。

我跟春香同龄、同班,我们的家相隔一条小河。上学时,我跟春香约好,谁先走到交叉路口,谁就等。而且我们都很任性,上学要迟到的话,就一起迟到,挨老师吵时,我们打死都不说话。

记得就有那么一天,我坐在路口等春香,一直到中午,春香都没有来。那天,我们一起旷课了。我被邻居叔叔抓回家,妈妈问我时,我说走半路上腿疼。因为我身体不好,妈也就没有多问。下午我还是偷偷地去看春香,春香在家熬药,她的爷爷病了。那天下午我就在春香家陪春香照顾爷爷。

有了春香,我觉得上学的日子如此舒心,如果没有东旭。

东旭这个家伙就住我家对面,比我大三岁。我读一年级时,他读三年级了。他一开始对我还蛮照顾,东旭是我们路队的路队长,每天放学我们要站路队回家,我走不动,就落在路队的最后面,背书包的事情自然就有他帮忙。这样的日子还持续了一年多。

要不是那次苍耳事件,我跟东旭也许就像哥哥和妹妹。

记得那天,我穿一件三爹给我才买的漂亮裙子。课间操时,东旭是体育委员,站在年级前面。那天也不知怎么,东旭被老师点名说四年级体育委员还没二年级的我广播操做的好。我记得从那天放学后,东旭就再没帮我背过书包。

由于每次都在路队的最后面,我喜欢跟春香拉着手走,那天也被东旭批评。我跟春香很不高兴,就跟东旭吵。就在我等春香的那个路口,东旭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包苍耳,朝我跟春香头上揉,苍耳那短短的小刺,透过头发,刺得我的头皮生疼。毫无防备的我跟春香,头发跟苍耳一起被揉成了一团糟,苍耳和头发黏在一起,我和春香都吓得不知所措。记得那天我一路哭回了家。妈妈去找东旭,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

第二天,我的小辫子变成了短发。看得出东旭很内疚,但从那以后,我就再没原谅过他,总觉得他不应该这么对我。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教语文的老师姓李。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李老师先给四年级的学生上了一首古诗,叫我们先预习课文。那首古诗是贺知章的《咏柳》。当时,我觉得那首诗特别好,尤其是那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我就觉得这个诗人咋就这么会写,不仅把春风比作剪刀,而且说柳叶似剪刀剪出来的。我就想那柳叶还真是像剪刀剪过的丝绦。

我便想到了学校操场边的那株柳树,这个时候也长出了柳叶,那柳叶真好看……等他再回来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还在那首诗里没有回过神来,喊我回答问题,我答不出来,问我原因时我只背出了那首诗,当然挨批评是最后的结果。不过我觉得这批评也值。

那时候,我觉得最好玩的课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上我们十几个孩子可以挤在一起玩游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打雪仗,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站成两排,每排前面画一条线,大家一字排开,一部分人负责制造雪球,一部分人负责发出“子弹”,攻击对方。由于穿得厚,中间的距离又有点远,大多数的“子弹”都飞在空中,落在地上,目标全不在对方身上。偶尔中弹的,会发起更加勇猛的攻击,不打中对方誓不罢休。不大一会儿,身上、手上都暖和了,额头上也冒出了汗,到了这个时候,老师会宣布打雪仗游戏结束。

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天,便是下雪天。下雪天,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想象着自己便是那童话里的公主,透着银铃般的笑声,在一片雪白的世界里笑着……跳着……

等雪下到可以堆雪人时,我们班学生还可以聚在一起堆雪人。每次,我们都会早早地把雪人眼睛要用的板栗、做鼻子要用的松果儿、做纽扣用的瓶盖以及装饰雪人的帽子、围巾、手套和太阳镜等,都提前准备好。看着由于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看起来装扮的很美的雪人,心里特别高兴。

我也特别喜欢在下雪的时候,走在回家的路上,踩着雪,咯吱咯吱地响,等回到家里,鞋子都湿透了,但是鞋底子却是光滑无比,干净异常。挨着母亲的骂,心里常常还乐滋滋的。

到了晚上,坐在火边烤起火的时候,才感觉到脚底的难受,那个冻过之后的脚,肿起来穿不了鞋子不说,难受的是脚烤得热乎起来的时候,那种钻心的痒,母亲便会摸着黑夜在菜地里寻了枯茄秧根,放在烧水的铜壶里熬水,给我泡脚。这个办法也很见效,脚泡过枯茄秧根煮的水,很快就会不痒了。

在那条上学的路上,我们还玩滑雪板。所谓的滑雪板,就是一块两厘米厚的木板,在木板的一头钻一个洞,然后穿一根很结实的绳子,滑雪板就做成了。早上从家里走的时候,悄悄地带着那块木板,到了那个斜坡的上方,我们便把滑雪板藏在路边的草丛里,然后再上学,在学校,便盼着放学。放学了,我们会飞快地去找我们各自的雪板。找到了滑板,再找一段光滑的土坡,我们坐在滑板上,手拽着绳子,滑板便不由自主地向下滑去,一直滑到下面的平地上。我们玩滑雪板的有五六个娃子,但玩滑板的时候倒是很遵守规则,按秩序,绝对是一个滑完了,再回来的时候,第二个才开始!滑雪的日子,我们几个丫头也玩得像个小子!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上学,得到一个叫万铺的中心小学,学校离我在三管石的家有十几里路。在那个中心小学里,我们整个区一共有六个村子的学生都要在那里上完小学

上五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已经12岁了,我可以一个人去学校报名了。过了正月十六,我们要去学校报名。那一年上学,学费要交120元,我妈只有10块钱,我揣着10块钱去上学。还没到学校,我一摸兜儿里,10块钱没了,上学仅有的10块钱,不知在十几里路的哪一段上早丢了。我回家如实地向父亲汇报。当时我就想好了,如果父亲把我吵一顿,我一定会说,以后我一定会给你挣很多很多的钱;若父亲不吵,我便也不害怕母亲吵我。倒是挨吵之后,在心里升起的自信心与希望、以及对未来好日子的期待,在童年的心里膨胀到了无穷大。

那两年,我们在学校开始寄宿,我就跟春香睡一起。全区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要在学校吃饭。学校的饭,每天不是包谷糁,就是稀饭,那个好动的年龄,吃稀饭,饿得特别快。

有一天夜里,我跟春香睡到十一点多,都还没有睡着。因为我们都饿得睡不着,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跟春香悄悄地起来,往我们回家的路上走,因为在离学校不远的回家的方向,有一片包谷地,那包谷地里种的还有稀稀疏疏的黄瓜秧,每次放学,我们都看着黄瓜馋。那晚,走出学校,来到田边,我便跟春香约好,一个躲在路边“放哨”,一个弯着腰,猫进包谷田去偷黄瓜。有月亮的夜晚,茂密的包谷田里,一阵晚风吹过,包谷叶子相互摇曳在一起,沙沙地响。我答应躲在路边,她去摘,这个时候一般没有人了,若真有人路过,借着月光我远远地看见,就装作咳嗽一声,春香就躲在瓜秧下,等人走了,再出来。

后来,在语文书上,我学到了鲁迅的《少年闰土》,永远记得语文课上,王老师带我们深情、欢快地诵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从此我喜欢上了鲁迅,也喜欢上了闰土,鲁迅和他的好朋友那种快乐的童年让我满心欢喜,深切向往。但是也因为教科书里鲁迅的那篇文章让我知道,像我们那样的山村里,夜晚也会有“猹”这种动物出没,虽然没有遇到过这种动物,但我们总算知道,偷黄瓜时,最可怕的不是遇到了种瓜的主人,而是遇到了猹。想象着从林子里蹿出一只猹来的情景,不禁毛骨悚然。我跟春香都很胆小,在“猹”的使然下,偷瓜的日子戛然而止,从此告别了我们上学路上那块黄瓜、包谷地。

万铺中心学校的校舍,是两排相对的整齐的土房子。上边一排是教师宿舍,下边是我们的教师和寝室,两排房子的中间是两个小操场,下面操场的一头长着一颗巨大的柳树,柳树下面是两个水泥板块凑成的乒乓球台子。

我们上学都是从周日晚上上到周六早上,期间,在周二那天,学校会从下午四点半开始放假,周三早上八点到校,离学校近一些的学生可以回家去过一晚。

我因为比较远,就只能留在学校。这点时间,在学校,我与没有回去的其他孩子们开始了打乒乓球的日子,我从拿拍子开始,没到两个月,我便可以参与他们打比赛了。

我记得当时的那个玩法特别好玩,两个实力相当的开始比赛,称为两个“皇帝”,哪个比赛赢了,就开始挑“将”,第一个是“大将”,依次挑人,每人三个“将”,最先开始挑的都是球打得好的,另一个“皇帝”若是一局都没有赢,那他的“将”可能就是最弱的,“皇帝”比赛完了,就有两个“大将”开始比赛,一方输了就由“二将”顶上。很多时候,一方的“大将”打输了对方的三个“将”。这个时候,就有赢的一方的“皇帝”和“大将”再开始新的一轮挑“将”比赛。

除了跟他们打这样的比赛,更多的时候,我站在学校大门外的路口,朝家的方向眺望,看大红的太阳渐渐地从山边消失,傍晚的炊烟四起,使我更加想念三管石村子里,我那辛苦劳作的父亲母亲!

路程远,条件差,让我觉得上学的日子好苦。就有一个春天的星期二的下午,我跟同村的另一个女生就逃学了。傍晚时分,我进屋,还没等我汇报完,正在做饭的母亲,顺手从灶上拿起一把高粱秆子尾稍扎的刷锅的刷子,朝我身上扬过来,父亲第一次眼疾手快地伸开双臂把我护在墙的一角,刷稍落在了父亲肩上……第二天,天一亮,母亲喊我起床吃饭。吃完饭,父亲叫我跟他走,父亲走在我前面,我只敢在后面略抬了头,看他有些驼了的背。一路上,不敢说一句话,父亲也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父亲再次重新把我送回了学校。这是我记忆中母亲唯一的一次打我,是没有成功地想要打我,父亲则成功地保护了我。从此我再也没有逃过学。

在万铺这个中心学校,我学会了打乒乓球,学会了写一手漂亮的字,学会了开始欣赏鲁迅的文章,还学会了开始懂母亲那细腻如水和父亲那深沉厚重的爱。我那懵懂无忧的童年便也从此告终。

父亲送我上初中的那一年,家里还有两个上五年级的弟弟。镇上唯一的初中离我家四十多里路。从我们的村子三管石出发,经过我们读五、六年级的万铺中心学校,再过一条河,上一个坡,下一个坡,再拐三个弯儿,就到了我就读的初中。

到了初中,小学跟我同班的,像徐琴、王光燕、田晋城等五六个同学,他们都辍学了。其中有两个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初中,还有三个是因为家里连吃的都不够,更不用说上学了。

初中的时候,我又突然讨厌起上学,因为我上学的途中再也没有了春香,春香的辍学,让我觉得既可惜又无奈。

初中依然是寄宿制。上学,要在星期天的早上,早早地起床准备,十点前从家里出发,到下午五六点,七八个小时里,四十多里路必须得走完。

上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个刚毕业的师范生。一直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他鼓着两只大眼睛,严肃地说:“我上课,你们谁在下面没有认真听讲,在想别的事情;谁在思考问题,我一眼便知。”我们都聚精会神地想他为什么知道的时候,他说:“我学过心理学!”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是这么厉害吗?他的这句话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整个小学,上课,我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注意力不集中。之后的整个初中,我都活在他这句话的阴影里。上课也不敢在下面玩,更不敢想别的事情,尤其是他上语文课的时候。除了对他这句话产生恐惧外,便在心里萌生了也想要学一学心理学的念头。

从万铺过的那条河叫龙潭河,龙潭河是我们全区最大的一条河,左右两边的小沟里的水都汇聚到这一条河,河面很宽,且河上没有桥,只有搭石,河水太多的时候,便会淹没了搭石。

读初一的那年五月,有一次是我跟吴丹去上学。下过雨,水不是很深,但是却淹没了搭石十厘米之多。我们准备脱了鞋子和袜子,探着搭石上的水一步步蹚过去。那天上午,我看着吴丹在前面一步步过到河对岸去了,然后我才开始过。大约走到第五六步搭石的时候,我出现了严重的晕水现象,觉得水面上哪里都在转,毫无疑问,最终我一脚踩空了搭石,落在了水里,身上所有的衣服全部湿透……

大多数时候,我在上学的路上都会遇到一两个同学,他们大都是跟我不同年级的。也有的时候,我会一个人上学。很多同学一起的时候自然会好一些,我们还可以边走边说话,这样感觉走路的时间没有那么久,路程没有那么长。走累了,我们还可以让男生在小沟沟里挖个水坑,等水清澈之后,趴在水边,嘴巴伸进水坑,猛喝一气,感觉水从嘴里凉到了心里。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觉得那小沟沟里的水香甜可口,也从来没有因为喝了生水而肚子疼。只觉得有水喝就是幸福。       

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大上坡,那段上坡路大约有3公里之多。其实我最讨厌上坡路,一是因为路程太远我走不动,还因为,那段上坡的路特别陡,树林里的树特别密。就有一次,我过了龙潭河,上坡不到一里路的林荫道上,那片茂密的树林里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两只我不知名的飞鸟,径直往我这边飞来,感觉就要来啄我的头。当时我吓得不知所措,只感觉天旋地转,手里提的一小塑料桶要吃一星期的菜,瞬间从手里滑落,顺着小路,骨骨碌碌地往下滚,直到塑料桶完全摔破,桶里的菜洒了一路……后来,有同学告诉我,是因为在我前面,有同学捣了鸟窝,受了惊吓的鸟儿们乱飞乱撞,还极具攻击性。

 读初二的时候,春香在我们学校附近的镇上,找到了一份给别人当保姆的工作。因为我经常去找春香,春香家的主人便同意春香经常去学校给我送些简单的饭菜,这样总算感觉在学校的苦日子好过些许。记得有一次去学校是春香和东旭一起去的,东旭说是去向我道歉。六年没见,东旭长大了,高了许多,也结实了许多,记得最后,东旭送了我一本很厚的字典,说是叫我读书认真些,他自己没有读到初中毕业,希望我能够克服困难,多读点书。他也说不到别的,就说了这些,然后,我和春香看着他的背影远去……他再次踏上了打工的路。在感觉很艰难很艰难的时候,我想想还有春香和东旭的支持、期待与鼓励,我便又多了一份坚持下去的力量与勇气。

也是读初二的时候,在到达学校要经过那三个弯儿之中的第二个弯儿的地方,镇上一次公判公捕大会后,在那里枪毙了一个人。从此我再也不敢一个人走那条路,每次跟别人一起从那里走过的时候,都不敢抬头。总感觉,还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然后慢慢地倒下,血流了一地,然后染红了那一片的绿草和嫩芽。顿时,有不寒而栗的感觉涌遍了全身。

每次上学我们都是在精疲力竭、无可奈何的状态下,走进学校的。每次感觉终于可以坐在寝室的床边稍作休息的时候,周日晚自习的铃声又会不约而至。我们不得不再次迈动不想提腿的脚,一步一步地向教室挪去。

三管石那个村里,女娃上学的少,穷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重男轻女。而我,是幸运的。初中毕业,我顺利考上了师范。

从此,我便是三管石那个遥远的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从此,有路生在了脚下,也有路生在了心里;有路在心里,再长,也会不觉得远!


我出生在鄂西北的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三管石。取名三管石,是因为村子的尽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就是那个石头,分界了南漳、保康与谷城三个县。

     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保康建县之初,襄阳、郧阳两府知府和南、保、谷三县知县相约登山踏界,见此地独卧一圆形巨石,直径达8米,上有三条花白色石纹,将巨石分成相等的三块:一块朝向正东的南漳,一块面向东北的谷城,一块则南望西南的保康。两位知府站在这块奇特的巨石上,环顾四周,俯视巨石,发现此石恰巧位于三县交界处,不仅所处的位置独特,而且所生石纹也很奇妙。于是,两位知府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说道:“就以此石为界,各管一县!”三位知县也连连点头称“好”。从此,巨石就成了三县交界处的天然界标,“三管石”也渐渐由一石名变成地名。

     而且,这里还有“登上三管石,一脚踏三县”之称。这里,也记载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我们村委会。从我家到小学有五六里路,因为这五六里路太远,我到了六岁,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而是到了七岁,上学的问题才得以实现。其主要是因为我到三岁还不会坐,瘦得皮包骨,而且常年生病。母亲开始都以为她生了个不会走路的娃。身体不好,父母自然特别疼爱我,而且我是我们这一辈的第一个娃,自然还受到了祖父母更多的宠爱。到了六岁,虽然能正常走路,身体依然很差。

我七岁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一个村子上一年级的还有十几个娃子,但是因为只有十几个娃子,我们读书要上复试班课堂,也就是我上一年级,得跟二年级的学生坐在一起,教室分两半儿,一半儿的位置坐的是一年级,一半儿的位置坐的是二年级。一节课,老师一半儿的时间在教一年级,还有一半儿的时间在教二年级。

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我们的教室破破乱乱,一阵风吹过,没有楼层的瓦缝里,渣子直接从房顶掉下来,落在我们的课桌上、书上,到处都是,再抬头看的话,那渣子肯定会落到眼睛里,半天睁不开眼,只得一只手扒开眼皮,再请一个人,朝张着的眼睛吹一吹,才会感觉舒服一点儿。到了冬天,坐在窗边,那叫一个冷,还不时地有风从没有密封的窗沿儿边偷袭进来,只往衣服里钻,冷得我读书一句还没读完,就一个寒颤过来,哆嗦着不敢再张口,生怕一张口,冷空气像刀子会穿过口腔,直达心脏。

到了下雪天,我们大多把手缩在衣袖里,不敢往外拿。记得有一个男生,冷得实在不想把手拿出来,他翻书的时候,宁愿用舌头去添,然后打湿的书页粘着舌头,就这样就把书翻过一页来了。尽管是缩在衣袖里,揣在衣兜里,大部分学生的手还是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肿得老厚。

 较远的路程和恶劣的条件,使我特别不喜欢一年级的学校生活。

好在到了二年级,我终于有了一个喜欢上学的理由,因为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她叫春香。

我喜欢春香憨厚朴实,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疯疯癫癫。我觉得春香是我最好的朋友,也觉得春香每次跟我说话,句句都那么贴心。

春香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家里只有爷爷、爸爸,据说两岁时她妈妈就因病去了另一个世界。

我跟春香同龄、同班,我们的家相隔一条小河。上学时,我跟春香约好,谁先走到交叉路口,谁就等。而且我们都很任性,上学要迟到的话,就一起迟到,挨老师吵时,我们打死都不说话。

记得就有那么一天,我坐在路口等春香,一直到中午,春香都没有来。那天,我们一起旷课了。我被邻居叔叔抓回家,妈妈问我时,我说走半路上腿疼。因为我身体不好,妈也就没有多问。下午我还是偷偷地去看春香,春香在家熬药,她的爷爷病了。那天下午我就在春香家陪春香照顾爷爷。

有了春香,我觉得上学的日子如此舒心,如果没有东旭。

东旭这个家伙就住我家对面,比我大三岁。我读一年级时,他读三年级了。他一开始对我还蛮照顾,东旭是我们路队的路队长,每天放学我们要站路队回家,我走不动,就落在路队的最后面,背书包的事情自然就有他帮忙。这样的日子还持续了一年多。

要不是那次苍耳事件,我跟东旭也许就像哥哥和妹妹。

记得那天,我穿一件三爹给我才买的漂亮裙子。课间操时,东旭是体育委员,站在年级前面。那天也不知怎么,东旭被老师点名说四年级体育委员还没二年级的我广播操做的好。我记得从那天放学后,东旭就再没帮我背过书包。

由于每次都在路队的最后面,我喜欢跟春香拉着手走,那天也被东旭批评。我跟春香很不高兴,就跟东旭吵。就在我等春香的那个路口,东旭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包苍耳,朝我跟春香头上揉,苍耳那短短的小刺,透过头发,刺得我的头皮生疼。毫无防备的我跟春香,头发跟苍耳一起被揉成了一团糟,苍耳和头发黏在一起,我和春香都吓得不知所措。记得那天我一路哭回了家。妈妈去找东旭,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

第二天,我的小辫子变成了短发。看得出东旭很内疚,但从那以后,我就再没原谅过他,总觉得他不应该这么对我。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教语文的老师姓李。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李老师先给四年级的学生上了一首古诗,叫我们先预习课文。那首古诗是贺知章的《咏柳》。当时,我觉得那首诗特别好,尤其是那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我就觉得这个诗人咋就这么会写,不仅把春风比作剪刀,而且说柳叶似剪刀剪出来的。我就想那柳叶还真是像剪刀剪过的丝绦。

我便想到了学校操场边的那株柳树,这个时候也长出了柳叶,那柳叶真好看……等他再回来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还在那首诗里没有回过神来,喊我回答问题,我答不出来,问我原因时我只背出了那首诗,当然挨批评是最后的结果。不过我觉得这批评也值。

那时候,我觉得最好玩的课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上我们十几个孩子可以挤在一起玩游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打雪仗,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站成两排,每排前面画一条线,大家一字排开,一部分人负责制造雪球,一部分人负责发出“子弹”,攻击对方。由于穿得厚,中间的距离又有点远,大多数的“子弹”都飞在空中,落在地上,目标全不在对方身上。偶尔中弹的,会发起更加勇猛的攻击,不打中对方誓不罢休。不大一会儿,身上、手上都暖和了,额头上也冒出了汗,到了这个时候,老师会宣布打雪仗游戏结束。

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天,便是下雪天。下雪天,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想象着自己便是那童话里的公主,透着银铃般的笑声,在一片雪白的世界里笑着……跳着……

等雪下到可以堆雪人时,我们班学生还可以聚在一起堆雪人。每次,我们都会早早地把雪人眼睛要用的板栗、做鼻子要用的松果儿、做纽扣用的瓶盖以及装饰雪人的帽子、围巾、手套和太阳镜等,都提前准备好。看着由于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看起来装扮的很美的雪人,心里特别高兴。

我也特别喜欢在下雪的时候,走在回家的路上,踩着雪,咯吱咯吱地响,等回到家里,鞋子都湿透了,但是鞋底子却是光滑无比,干净异常。挨着母亲的骂,心里常常还乐滋滋的。

到了晚上,坐在火边烤起火的时候,才感觉到脚底的难受,那个冻过之后的脚,肿起来穿不了鞋子不说,难受的是脚烤得热乎起来的时候,那种钻心的痒,母亲便会摸着黑夜在菜地里寻了枯茄秧根,放在烧水的铜壶里熬水,给我泡脚。这个办法也很见效,脚泡过枯茄秧根煮的水,很快就会不痒了。

在那条上学的路上,我们还玩滑雪板。所谓的滑雪板,就是一块两厘米厚的木板,在木板的一头钻一个洞,然后穿一根很结实的绳子,滑雪板就做成了。早上从家里走的时候,悄悄地带着那块木板,到了那个斜坡的上方,我们便把滑雪板藏在路边的草丛里,然后再上学,在学校,便盼着放学。放学了,我们会飞快地去找我们各自的雪板。找到了滑板,再找一段光滑的土坡,我们坐在滑板上,手拽着绳子,滑板便不由自主地向下滑去,一直滑到下面的平地上。我们玩滑雪板的有五六个娃子,但玩滑板的时候倒是很遵守规则,按秩序,绝对是一个滑完了,再回来的时候,第二个才开始!滑雪的日子,我们几个丫头也玩得像个小子!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上学,得到一个叫万铺的中心小学,学校离我在三管石的家有十几里路。在那个中心小学里,我们整个区一共有六个村子的学生都要在那里上完小学

上五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已经12岁了,我可以一个人去学校报名了。过了正月十六,我们要去学校报名。那一年上学,学费要交120元,我妈只有10块钱,我揣着10块钱去上学。还没到学校,我一摸兜儿里,10块钱没了,上学仅有的10块钱,不知在十几里路的哪一段上早丢了。我回家如实地向父亲汇报。当时我就想好了,如果父亲把我吵一顿,我一定会说,以后我一定会给你挣很多很多的钱;若父亲不吵,我便也不害怕母亲吵我。倒是挨吵之后,在心里升起的自信心与希望、以及对未来好日子的期待,在童年的心里膨胀到了无穷大。

那两年,我们在学校开始寄宿,我就跟春香睡一起。全区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要在学校吃饭。学校的饭,每天不是包谷糁,就是稀饭,那个好动的年龄,吃稀饭,饿得特别快。

有一天夜里,我跟春香睡到十一点多,都还没有睡着。因为我们都饿得睡不着,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跟春香悄悄地起来,往我们回家的路上走,因为在离学校不远的回家的方向,有一片包谷地,那包谷地里种的还有稀稀疏疏的黄瓜秧,每次放学,我们都看着黄瓜馋。那晚,走出学校,来到田边,我便跟春香约好,一个躲在路边“放哨”,一个弯着腰,猫进包谷田去偷黄瓜。有月亮的夜晚,茂密的包谷田里,一阵晚风吹过,包谷叶子相互摇曳在一起,沙沙地响。我答应躲在路边,她去摘,这个时候一般没有人了,若真有人路过,借着月光我远远地看见,就装作咳嗽一声,春香就躲在瓜秧下,等人走了,再出来。

后来,在语文书上,我学到了鲁迅的《少年闰土》,永远记得语文课上,王老师带我们深情、欢快地诵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从此我喜欢上了鲁迅,也喜欢上了闰土,鲁迅和他的好朋友那种快乐的童年让我满心欢喜,深切向往。但是也因为教科书里鲁迅的那篇文章让我知道,像我们那样的山村里,夜晚也会有“猹”这种动物出没,虽然没有遇到过这种动物,但我们总算知道,偷黄瓜时,最可怕的不是遇到了种瓜的主人,而是遇到了猹。想象着从林子里蹿出一只猹来的情景,不禁毛骨悚然。我跟春香都很胆小,在“猹”的使然下,偷瓜的日子戛然而止,从此告别了我们上学路上那块黄瓜、包谷地。

万铺中心学校的校舍,是两排相对的整齐的土房子。上边一排是教师宿舍,下边是我们的教师和寝室,两排房子的中间是两个小操场,下面操场的一头长着一颗巨大的柳树,柳树下面是两个水泥板块凑成的乒乓球台子。

我们上学都是从周日晚上上到周六早上,期间,在周二那天,学校会从下午四点半开始放假,周三早上八点到校,离学校近一些的学生可以回家去过一晚。

我因为比较远,就只能留在学校。这点时间,在学校,我与没有回去的其他孩子们开始了打乒乓球的日子,我从拿拍子开始,没到两个月,我便可以参与他们打比赛了。

我记得当时的那个玩法特别好玩,两个实力相当的开始比赛,称为两个“皇帝”,哪个比赛赢了,就开始挑“将”,第一个是“大将”,依次挑人,每人三个“将”,最先开始挑的都是球打得好的,另一个“皇帝”若是一局都没有赢,那他的“将”可能就是最弱的,“皇帝”比赛完了,就有两个“大将”开始比赛,一方输了就由“二将”顶上。很多时候,一方的“大将”打输了对方的三个“将”。这个时候,就有赢的一方的“皇帝”和“大将”再开始新的一轮挑“将”比赛。

除了跟他们打这样的比赛,更多的时候,我站在学校大门外的路口,朝家的方向眺望,看大红的太阳渐渐地从山边消失,傍晚的炊烟四起,使我更加想念三管石村子里,我那辛苦劳作的父亲母亲!

路程远,条件差,让我觉得上学的日子好苦。就有一个春天的星期二的下午,我跟同村的另一个女生就逃学了。傍晚时分,我进屋,还没等我汇报完,正在做饭的母亲,顺手从灶上拿起一把高粱秆子尾稍扎的刷锅的刷子,朝我身上扬过来,父亲第一次眼疾手快地伸开双臂把我护在墙的一角,刷稍落在了父亲肩上……第二天,天一亮,母亲喊我起床吃饭。吃完饭,父亲叫我跟他走,父亲走在我前面,我只敢在后面略抬了头,看他有些驼了的背。一路上,不敢说一句话,父亲也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父亲再次重新把我送回了学校。这是我记忆中母亲唯一的一次打我,是没有成功地想要打我,父亲则成功地保护了我。从此我再也没有逃过学。

在万铺这个中心学校,我学会了打乒乓球,学会了写一手漂亮的字,学会了开始欣赏鲁迅的文章,还学会了开始懂母亲那细腻如水和父亲那深沉厚重的爱。我那懵懂无忧的童年便也从此告终。

父亲送我上初中的那一年,家里还有两个上五年级的弟弟。镇上唯一的初中离我家四十多里路。从我们的村子三管石出发,经过我们读五、六年级的万铺中心学校,再过一条河,上一个坡,下一个坡,再拐三个弯儿,就到了我就读的初中。

到了初中,小学跟我同班的,像徐琴、王光燕、田晋城等五六个同学,他们都辍学了。其中有两个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初中,还有三个是因为家里连吃的都不够,更不用说上学了。

初中的时候,我又突然讨厌起上学,因为我上学的途中再也没有了春香,春香的辍学,让我觉得既可惜又无奈。

初中依然是寄宿制。上学,要在星期天的早上,早早地起床准备,十点前从家里出发,到下午五六点,七八个小时里,四十多里路必须得走完。

上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个刚毕业的师范生。一直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他鼓着两只大眼睛,严肃地说:“我上课,你们谁在下面没有认真听讲,在想别的事情;谁在思考问题,我一眼便知。”我们都聚精会神地想他为什么知道的时候,他说:“我学过心理学!”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是这么厉害吗?他的这句话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整个小学,上课,我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注意力不集中。之后的整个初中,我都活在他这句话的阴影里。上课也不敢在下面玩,更不敢想别的事情,尤其是他上语文课的时候。除了对他这句话产生恐惧外,便在心里萌生了也想要学一学心理学的念头。

从万铺过的那条河叫龙潭河,龙潭河是我们全区最大的一条河,左右两边的小沟里的水都汇聚到这一条河,河面很宽,且河上没有桥,只有搭石,河水太多的时候,便会淹没了搭石。

读初一的那年五月,有一次是我跟吴丹去上学。下过雨,水不是很深,但是却淹没了搭石十厘米之多。我们准备脱了鞋子和袜子,探着搭石上的水一步步蹚过去。那天上午,我看着吴丹在前面一步步过到河对岸去了,然后我才开始过。大约走到第五六步搭石的时候,我出现了严重的晕水现象,觉得水面上哪里都在转,毫无疑问,最终我一脚踩空了搭石,落在了水里,身上所有的衣服全部湿透……

大多数时候,我在上学的路上都会遇到一两个同学,他们大都是跟我不同年级的。也有的时候,我会一个人上学。很多同学一起的时候自然会好一些,我们还可以边走边说话,这样感觉走路的时间没有那么久,路程没有那么长。走累了,我们还可以让男生在小沟沟里挖个水坑,等水清澈之后,趴在水边,嘴巴伸进水坑,猛喝一气,感觉水从嘴里凉到了心里。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觉得那小沟沟里的水香甜可口,也从来没有因为喝了生水而肚子疼。只觉得有水喝就是幸福。       

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大上坡,那段上坡路大约有3公里之多。其实我最讨厌上坡路,一是因为路程太远我走不动,还因为,那段上坡的路特别陡,树林里的树特别密。就有一次,我过了龙潭河,上坡不到一里路的林荫道上,那片茂密的树林里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两只我不知名的飞鸟,径直往我这边飞来,感觉就要来啄我的头。当时我吓得不知所措,只感觉天旋地转,手里提的一小塑料桶要吃一星期的菜,瞬间从手里滑落,顺着小路,骨骨碌碌地往下滚,直到塑料桶完全摔破,桶里的菜洒了一路……后来,有同学告诉我,是因为在我前面,有同学捣了鸟窝,受了惊吓的鸟儿们乱飞乱撞,还极具攻击性。

 读初二的时候,春香在我们学校附近的镇上,找到了一份给别人当保姆的工作。因为我经常去找春香,春香家的主人便同意春香经常去学校给我送些简单的饭菜,这样总算感觉在学校的苦日子好过些许。记得有一次去学校是春香和东旭一起去的,东旭说是去向我道歉。六年没见,东旭长大了,高了许多,也结实了许多,记得最后,东旭送了我一本很厚的字典,说是叫我读书认真些,他自己没有读到初中毕业,希望我能够克服困难,多读点书。他也说不到别的,就说了这些,然后,我和春香看着他的背影远去……他再次踏上了打工的路。在感觉很艰难很艰难的时候,我想想还有春香和东旭的支持、期待与鼓励,我便又多了一份坚持下去的力量与勇气。

也是读初二的时候,在到达学校要经过那三个弯儿之中的第二个弯儿的地方,镇上一次公判公捕大会后,在那里枪毙了一个人。从此我再也不敢一个人走那条路,每次跟别人一起从那里走过的时候,都不敢抬头。总感觉,还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然后慢慢地倒下,血流了一地,然后染红了那一片的绿草和嫩芽。顿时,有不寒而栗的感觉涌遍了全身。

每次上学我们都是在精疲力竭、无可奈何的状态下,走进学校的。每次感觉终于可以坐在寝室的床边稍作休息的时候,周日晚自习的铃声又会不约而至。我们不得不再次迈动不想提腿的脚,一步一步地向教室挪去。

三管石那个村里,女娃上学的少,穷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重男轻女。而我,是幸运的。初中毕业,我顺利考上了师范。

从此,我便是三管石那个遥远的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从此,有路生在了脚下,也有路生在了心里;有路在心里,再长,也会不觉得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