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经济增长潜力何来——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2022-04-18 10:34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

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冲击,我国居民消费、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等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俄乌冲突起伏震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海外通胀压力上升等,也给我国市场主体带来较大冲击,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承压,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一季度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新的经济增长潜力又从何而来?

投资潜力仍然较大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投资仍然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和抓手,投资增长潜力仍然较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

从近期数据看,今年前2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增速提高了7.3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前两年3.9%的平均增速,实现了良好开局。其中,高技术领域投资成为亮点,同比增长34.4%,社会领域投资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长19.1%,体现出投资结构的优化。

魏琪嘉表示,从全球范围看,我国资本积累水平仍将保持世界前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4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仍将高达39.8%,远高于同期26.6%的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同时,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也在进一步提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任荣荣说,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投资较快增长为实现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投资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中长期看,我国投资增长仍有较大潜力空间”。

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下,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老龄化进程加快趋势中,都蕴含着较大投资潜力空间。“比如,随着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实施,包括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绿色新技术研发应用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孕育着巨大投资机会。再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适应消费增长及结构升级新变化,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投资需求随之加大。”任荣荣说。

此外,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也存在较大投资空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精准“补短板”,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交通、能源、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硬基础”和“软环境”。

强化消费“压舱石”作用

“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魏琪嘉表示,虽然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但消费市场韧性足的特点仍比较明显,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

从消费需求看,在我国14亿多人口中,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消费升级需求。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改善,以及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态势仍将延续。

从消费方式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利契机,有助于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从消费空间看,大众消费扩容升级的潜力巨大。大众消费具有受众群体广、市场空间大的特点。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收入结构不断改善,中等收入居民比重显著提升,消费总量将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也将延续升级趋势,支撑了大众消费的扩容。

围绕稳增长、扩内需目标,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陆续在各地展开。近日,重庆市印发《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消费惠民便民利民、稳定扩大重点和大宗商品消费、开展文化旅游消费行动、优化消费环境四方面提出19项措施促消费。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好内需的巨大潜能,尽快缓解需求收缩压力。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定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深化改革稳定预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大盘仍然保持平稳,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潜力也较大。“只要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失时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魏琪嘉说。

有效投资能够满足需求,同时能够创造新需求,具有需求端和供给端促进增长的双重效应。任荣荣表示,在更好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环境下,投资应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发挥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同时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促进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魏琪嘉建议,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增强政策前瞻性、精准性,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帮助缓解融资难题。同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推进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项目等重点建设,通过畅通不同产业间循环,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产需。

张立群分析指出,从要素供给看,我国现有劳动年龄人口8.8亿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超1000万人。从要素供给测算看,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可以保持在8%以上。未来,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恢复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专家表示,越是困难多,越要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越要通过深化改革,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用更多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扩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行业企业的纾困力度,以稳定的市场预期,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

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冲击,我国居民消费、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等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俄乌冲突起伏震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海外通胀压力上升等,也给我国市场主体带来较大冲击,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承压,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一季度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新的经济增长潜力又从何而来?

投资潜力仍然较大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投资仍然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和抓手,投资增长潜力仍然较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

从近期数据看,今年前2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增速提高了7.3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前两年3.9%的平均增速,实现了良好开局。其中,高技术领域投资成为亮点,同比增长34.4%,社会领域投资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长19.1%,体现出投资结构的优化。

魏琪嘉表示,从全球范围看,我国资本积累水平仍将保持世界前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4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仍将高达39.8%,远高于同期26.6%的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同时,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也在进一步提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任荣荣说,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投资较快增长为实现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投资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中长期看,我国投资增长仍有较大潜力空间”。

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下,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老龄化进程加快趋势中,都蕴含着较大投资潜力空间。“比如,随着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实施,包括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绿色新技术研发应用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孕育着巨大投资机会。再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适应消费增长及结构升级新变化,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投资需求随之加大。”任荣荣说。

此外,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也存在较大投资空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精准“补短板”,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交通、能源、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硬基础”和“软环境”。

强化消费“压舱石”作用

“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魏琪嘉表示,虽然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但消费市场韧性足的特点仍比较明显,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

从消费需求看,在我国14亿多人口中,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消费升级需求。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改善,以及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态势仍将延续。

从消费方式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利契机,有助于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从消费空间看,大众消费扩容升级的潜力巨大。大众消费具有受众群体广、市场空间大的特点。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收入结构不断改善,中等收入居民比重显著提升,消费总量将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也将延续升级趋势,支撑了大众消费的扩容。

围绕稳增长、扩内需目标,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陆续在各地展开。近日,重庆市印发《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消费惠民便民利民、稳定扩大重点和大宗商品消费、开展文化旅游消费行动、优化消费环境四方面提出19项措施促消费。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好内需的巨大潜能,尽快缓解需求收缩压力。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定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深化改革稳定预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大盘仍然保持平稳,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潜力也较大。“只要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失时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魏琪嘉说。

有效投资能够满足需求,同时能够创造新需求,具有需求端和供给端促进增长的双重效应。任荣荣表示,在更好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环境下,投资应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发挥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同时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促进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魏琪嘉建议,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增强政策前瞻性、精准性,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帮助缓解融资难题。同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推进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项目等重点建设,通过畅通不同产业间循环,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产需。

张立群分析指出,从要素供给看,我国现有劳动年龄人口8.8亿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超1000万人。从要素供给测算看,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可以保持在8%以上。未来,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恢复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专家表示,越是困难多,越要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越要通过深化改革,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用更多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扩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行业企业的纾困力度,以稳定的市场预期,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