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式浪漫”背后的流量密码——揭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团队

2022-03-15 10:51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中国式浪漫”背后的流量密码——揭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团队

新华社记者汪瑾、周杰

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迎来惊艳开端,看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折柳送别中道尽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看五环烟火腾跃而起点亮长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美好与浪漫,延续到了刚刚闭幕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巨大的“留声机”勾连记忆的流转,道尽“曲终人未散”的共情。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4场开闭幕式,从浪漫开始,以浪漫结尾,用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底蕴深厚的中国。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是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让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巧思得以落地,让冬天的凛寒变成冰雪的盛宴。

  将浪漫创意变成现实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很多人心中的答案当然是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正是他们的绝妙巧思留下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让这次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载入史册。这些巧思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日益成长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支撑。每一个参与制作的团队、每一个参与制作的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深刻地理解和诠释着“中国式浪漫”。

一场奥运会级别的开闭幕式如何才能从灵感变成现实?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制作团队总指挥、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总经理戴维介绍,为确保完美实现导演组创意方案,除了歌华传媒集团组建的由200余人核心团队组成的19个专业保障组之外,还经过优中选优,先后组织了业内百余家知名制作机构参与其中。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这些机构多为业内翘楚,参与过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庆典活动。还有一批专业人士以个人身份参与,例如承担开幕式音乐创作的15位年轻作曲家,为开幕式原创、改编或编曲了5100多秒仪式音乐作品。

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以二十四节气配以古诗的方式演绎,别具新意。“大雪”里的北国风光、“立秋”里的璀璨星空、“夏至”里的荷叶田田……各个节气下中国的壮美山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短片《未来的冠军》,展现了冰雪运动在我国生根发芽,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温馨场景。为了完成4场仪式中14部外拍短片的制作,歌华制作团队联络了80余家单位沟通拍摄场地,辗转全国各地十余座城市,组织了约350位签约演员参演。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冰清玉洁的雪花漫天飞舞,从各国文字的“欢迎”到“冰立方”中对往届冬奥会的精彩回顾,从轮椅冰壶倒计时的惊艳亮相,到“同心圆”幻化成的“留声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视觉效果数据量创下奥运史上之最。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歌华团队组织业内专业公司完成了近5个小时的视频、音乐内容制作。来自北京、河北、上海等地的年轻艺术家,历经10个月的创制,在总导演的直接指导下,按照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提出的每秒50帧的视频转播制作需求,完成了奥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视频制作工作。其中一家公司在任务结束后复盘,发现仅自己为冬奥会开幕式产出的视频体量,就相当于制作了15个IMAX电影。对于影像要求格外严格的张艺谋更是让视频团队“改到了最后一秒”。

  从2008到2022,中国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再次唱响,时光仿佛回到了14年前的那个夏天。与大气磅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不同,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更多是用技术和创意,将中国的文化自信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巧妙贯穿于多个环节。

世界第一位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张艺谋说:“我要给我们的团队,要给整场开幕式的呈现打100分。因为一个导演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人,有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和创意创造。”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冬奥会开幕式开场节目《立春》中用到的柔性发光杆创意,是张艺谋想出的独创道具,“准备许久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运用,终于用到了冬奥会开幕式上”。

柔性发光杆的柔美、变幻、丝丝入扣很适合展现传统美学场景。但是这个此前仅存在于脑海中的道具要如何制作出来?歌华团队在舞美领域寻找了多家头部企业,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和调整,最终寻找到材质、透光度、电源、操控方式等都能达到张艺谋要求的解决方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丹阳说:“这种发光杆需要专门的模具,原来1天只能生产1根,没有现成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可以借鉴。由于发光杆的材质、尺寸特殊,对生产、运输、储存都有特殊要求,还要确保在演练前如期交付使用。”

高达9.5米的柔性发光杆,普通人拿稳都是问题,更别提近400人一起完成动作配合。为此,开闭幕式工作部协调安排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同学承接了这个重要任务,历经4个多月的训练,完成了开幕式惊艳的一幕。

李丹阳说,从创意到制作再到最后的实施,是一个攻坚克难、如履薄冰的过程,没有这些年不断成长壮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在背后支撑,根本没法完成。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每一件道具,制作团队都按照导演组的要求“以工艺品的标准做”,同时又要兼顾适应演出环境和方便演员操作。以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和主题歌演唱环节为例,因为表演者都是小朋友,发光道具“和平鸽”需要做得尽量轻,但又不能为重量牺牲电池在低温下的耐久性,为了寻找到最优解,仅“和平鸽”的制作稿前后就修改了七八版。最终亮相的版本,单组电池重量控制在150克左右,每只“和平鸽”装上电池的重量控制在2千克左右。

  精彩之余不忘简约

歌华传媒集团组建的19个专业保障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预算,用好每一分钱。比如场地协调组在筹备期间分7次租赁桌椅,共计折叠桌1343张,折叠椅4920把。经过细心的统计与筹算,及时调整桌椅租赁数量,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仓库仅剩余7桌26椅,保证了所有人员有桌椅可用,又避免了过多采购导致的资源浪费。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旗手徐梦桃与高亭宇在闭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此外还有道具的重复利用。冬奥会开幕式中惊艳的柔性发光杆变成了闭幕式里各代表团的旗杆,为适应地屏特别设计的嘉宾致辞台、旗杆台、小演员们的演出服等设施和道具也进行了循环利用。

戴维说:“作为‘双奥’团队的一员,我感觉这一次最大的不同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操作统筹执行的模式,符合专业化、市场化理念。4个仪式由1个总制作团队负责制作,创新了运营模式,将4场仪式的共用部分打通并全程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4个仪式主创团队的聘用,灯光、音响、外拍短片等工作内容进行了贯通式签约和统一管理,既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基础环节上保证了4个仪式的高标准的专业水准。歌华团队通过市场化比较、竞争性磋商等手段,切实落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产业在全世界面前一次全新的亮相,“双奥之城”的浪漫将永远成为人们温暖的回忆。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中国式浪漫”背后的流量密码——揭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团队

新华社记者汪瑾、周杰

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迎来惊艳开端,看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折柳送别中道尽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看五环烟火腾跃而起点亮长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美好与浪漫,延续到了刚刚闭幕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巨大的“留声机”勾连记忆的流转,道尽“曲终人未散”的共情。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4场开闭幕式,从浪漫开始,以浪漫结尾,用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底蕴深厚的中国。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是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让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巧思得以落地,让冬天的凛寒变成冰雪的盛宴。

  将浪漫创意变成现实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很多人心中的答案当然是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正是他们的绝妙巧思留下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让这次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载入史册。这些巧思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日益成长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支撑。每一个参与制作的团队、每一个参与制作的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深刻地理解和诠释着“中国式浪漫”。

一场奥运会级别的开闭幕式如何才能从灵感变成现实?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制作团队总指挥、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总经理戴维介绍,为确保完美实现导演组创意方案,除了歌华传媒集团组建的由200余人核心团队组成的19个专业保障组之外,还经过优中选优,先后组织了业内百余家知名制作机构参与其中。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这些机构多为业内翘楚,参与过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庆典活动。还有一批专业人士以个人身份参与,例如承担开幕式音乐创作的15位年轻作曲家,为开幕式原创、改编或编曲了5100多秒仪式音乐作品。

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以二十四节气配以古诗的方式演绎,别具新意。“大雪”里的北国风光、“立秋”里的璀璨星空、“夏至”里的荷叶田田……各个节气下中国的壮美山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短片《未来的冠军》,展现了冰雪运动在我国生根发芽,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温馨场景。为了完成4场仪式中14部外拍短片的制作,歌华制作团队联络了80余家单位沟通拍摄场地,辗转全国各地十余座城市,组织了约350位签约演员参演。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冰清玉洁的雪花漫天飞舞,从各国文字的“欢迎”到“冰立方”中对往届冬奥会的精彩回顾,从轮椅冰壶倒计时的惊艳亮相,到“同心圆”幻化成的“留声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视觉效果数据量创下奥运史上之最。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歌华团队组织业内专业公司完成了近5个小时的视频、音乐内容制作。来自北京、河北、上海等地的年轻艺术家,历经10个月的创制,在总导演的直接指导下,按照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提出的每秒50帧的视频转播制作需求,完成了奥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视频制作工作。其中一家公司在任务结束后复盘,发现仅自己为冬奥会开幕式产出的视频体量,就相当于制作了15个IMAX电影。对于影像要求格外严格的张艺谋更是让视频团队“改到了最后一秒”。

  从2008到2022,中国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再次唱响,时光仿佛回到了14年前的那个夏天。与大气磅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不同,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更多是用技术和创意,将中国的文化自信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巧妙贯穿于多个环节。

世界第一位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张艺谋说:“我要给我们的团队,要给整场开幕式的呈现打100分。因为一个导演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人,有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和创意创造。”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冬奥会开幕式开场节目《立春》中用到的柔性发光杆创意,是张艺谋想出的独创道具,“准备许久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运用,终于用到了冬奥会开幕式上”。

柔性发光杆的柔美、变幻、丝丝入扣很适合展现传统美学场景。但是这个此前仅存在于脑海中的道具要如何制作出来?歌华团队在舞美领域寻找了多家头部企业,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和调整,最终寻找到材质、透光度、电源、操控方式等都能达到张艺谋要求的解决方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丹阳说:“这种发光杆需要专门的模具,原来1天只能生产1根,没有现成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可以借鉴。由于发光杆的材质、尺寸特殊,对生产、运输、储存都有特殊要求,还要确保在演练前如期交付使用。”

高达9.5米的柔性发光杆,普通人拿稳都是问题,更别提近400人一起完成动作配合。为此,开闭幕式工作部协调安排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同学承接了这个重要任务,历经4个多月的训练,完成了开幕式惊艳的一幕。

李丹阳说,从创意到制作再到最后的实施,是一个攻坚克难、如履薄冰的过程,没有这些年不断成长壮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在背后支撑,根本没法完成。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每一件道具,制作团队都按照导演组的要求“以工艺品的标准做”,同时又要兼顾适应演出环境和方便演员操作。以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和主题歌演唱环节为例,因为表演者都是小朋友,发光道具“和平鸽”需要做得尽量轻,但又不能为重量牺牲电池在低温下的耐久性,为了寻找到最优解,仅“和平鸽”的制作稿前后就修改了七八版。最终亮相的版本,单组电池重量控制在150克左右,每只“和平鸽”装上电池的重量控制在2千克左右。

  精彩之余不忘简约

歌华传媒集团组建的19个专业保障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预算,用好每一分钱。比如场地协调组在筹备期间分7次租赁桌椅,共计折叠桌1343张,折叠椅4920把。经过细心的统计与筹算,及时调整桌椅租赁数量,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仓库仅剩余7桌26椅,保证了所有人员有桌椅可用,又避免了过多采购导致的资源浪费。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旗手徐梦桃与高亭宇在闭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此外还有道具的重复利用。冬奥会开幕式中惊艳的柔性发光杆变成了闭幕式里各代表团的旗杆,为适应地屏特别设计的嘉宾致辞台、旗杆台、小演员们的演出服等设施和道具也进行了循环利用。

戴维说:“作为‘双奥’团队的一员,我感觉这一次最大的不同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操作统筹执行的模式,符合专业化、市场化理念。4个仪式由1个总制作团队负责制作,创新了运营模式,将4场仪式的共用部分打通并全程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4个仪式主创团队的聘用,灯光、音响、外拍短片等工作内容进行了贯通式签约和统一管理,既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基础环节上保证了4个仪式的高标准的专业水准。歌华团队通过市场化比较、竞争性磋商等手段,切实落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产业在全世界面前一次全新的亮相,“双奥之城”的浪漫将永远成为人们温暖的回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