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华全媒+|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2022-01-11 16:02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 题: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新华社记者

秒针滴答跨过9日晚上12时,就来到了新的一天,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就到了。

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这个冬日冷飕飕的风,提醒着子夜依旧忙碌的人们,今年的不同——至9日21时,天津市本轮疫情已有40例阳性感染者,他们所生活的城市,正面临奥密克戎的挑战。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天津迅速于9日7时展开全市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直至深夜,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公安干警已在寒天中坚守了10多个小时。

当记者兵分多路走进这子夜的筛查现场,逼近零摄氏度的气温,却无法冷却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1月9日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正在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子夜,杨晓明不时地跺脚取暖。

作为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鼓楼派出所副所长,他保障的辖区内共有25个核酸检测采集点,负责为约8万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这漫长的一天始于不眠,9日凌晨分派好任务,一个半小时后与同事集结完毕,而后就是全力保障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直到下午3时,才有空吃一口盒饭。

夜里的温度越来越低,脚底更凉了。杨晓明看着100多名居民还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时不时宽慰大家。“很快啦,很快就能回家啦!每个人都值得表扬。”杨晓明的声音冻得有点发抖,却仍充满能量,“大伙说,看见我们穿着这身制服维持秩序,就有了安全感。”

  1月9日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正在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子夜,暖足贴正在被装进箱子里。

9日晚上,滨海新区华纳社区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按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滨海新区自10日起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为此,他们正忙着收拾天亮后所需的物资,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成箱的暖足贴。

“听天气预报说可能要下雪,我们担心老人孩子着凉,特地去药店采购的。”华纳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嵩说,华纳社区有13个小区7000余人,我们准备的暖足贴足足150包7500张,优先保障老人、孩子和疫情防控人员。

“暖足贴是社区自己掏钱买的。”刘嵩自豪地说,药店工作人员都很惊讶,“买这么多?”一位住户知道后也感慨,“真是想得比自己还周到。”

  1月9日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正在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子夜,刘佳的口罩上满是凝结的水珠。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后,南开区鼓楼街道的中营小学就成了核酸检测点,首先来到这里的,是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作为鼓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刘佳是其中之一。

“9日凌晨接到命令,有些工作人员是我从被窝里拽出来的。”刘佳笑着说。直至夜深,筛查工作仍未结束,刘佳始终拿着喇叭引导市民有序排队。

“到目前进展还比较顺利,每个人都不容易!”刘佳感慨道。

  1月10日凌晨,在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为市民做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子夜,一对特殊的父子来到检测点。

冷意袭人,天津市鲁能城购物中心检测点外,一位高龄老者拄着拐,迈着小步挪到了队尾,一旁搀着老人的儿子也已白发苍苍。两位老人沉默地站在队伍最后段,很快引起来自一所中学的志愿者卢老师的注意。

担心老人跟不上队伍节奏,卢老师主动帮助二人用手机登记好信息。正当卢老师询问是否安排两位老人优先检测时,排在前列的男子手一挥:“老爷子直接上前面去吧,别冻着。”两列队伍的居民听闻,自觉让出一条通道来。在志愿者的搀扶下,两位老人很快结束了核酸检测。

“全程没有一个人有异议。”卢老师感慨地说,“疫情当前,互相礼让、互相理解,满是人情味。”

  1月10日凌晨,在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引领市民有序排队进入。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子夜,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温暖了检测点。

10日零时刚过,家住南开区鼓楼街道的王女士和女儿匆匆赶到中营小学的核酸检测点,与其他居民不同的是,她们还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有一口被多层海绵牢牢包裹的大锅。

“自行车怎么还推进来了?”看到母女推车走来,一旁的工作人员上前询问。“今天刚好是腊八节,我们熬了些腊八粥,让大家伙儿暖暖身子、暖暖心。”王女士回答道。原来,从9日下午5时她和女儿就忙碌了起来,为了方便品尝,还将红枣核都去掉了。

不一会儿,腊八粥就送到了正在休息的医护人员手中。“心很暖,更有动力去守护我们的这座城。”忙碌了一整天的鼓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医生说。

此次疫情,是截至目前奥密克戎在国内引发本土感染病例最多的一起,也是天津首次与本土奥密克戎疫情正面对决。但有温情,这座城市就不怕冷。(记者白佳丽、王井怀、郭方达、赵子硕、孙凡越、李然、李帅)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 题: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新华社记者

秒针滴答跨过9日晚上12时,就来到了新的一天,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就到了。

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这个冬日冷飕飕的风,提醒着子夜依旧忙碌的人们,今年的不同——至9日21时,天津市本轮疫情已有40例阳性感染者,他们所生活的城市,正面临奥密克戎的挑战。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天津迅速于9日7时展开全市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直至深夜,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公安干警已在寒天中坚守了10多个小时。

当记者兵分多路走进这子夜的筛查现场,逼近零摄氏度的气温,却无法冷却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1月9日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正在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子夜,杨晓明不时地跺脚取暖。

作为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鼓楼派出所副所长,他保障的辖区内共有25个核酸检测采集点,负责为约8万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这漫长的一天始于不眠,9日凌晨分派好任务,一个半小时后与同事集结完毕,而后就是全力保障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直到下午3时,才有空吃一口盒饭。

夜里的温度越来越低,脚底更凉了。杨晓明看着100多名居民还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时不时宽慰大家。“很快啦,很快就能回家啦!每个人都值得表扬。”杨晓明的声音冻得有点发抖,却仍充满能量,“大伙说,看见我们穿着这身制服维持秩序,就有了安全感。”

  1月9日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正在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子夜,暖足贴正在被装进箱子里。

9日晚上,滨海新区华纳社区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按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滨海新区自10日起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为此,他们正忙着收拾天亮后所需的物资,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成箱的暖足贴。

“听天气预报说可能要下雪,我们担心老人孩子着凉,特地去药店采购的。”华纳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嵩说,华纳社区有13个小区7000余人,我们准备的暖足贴足足150包7500张,优先保障老人、孩子和疫情防控人员。

“暖足贴是社区自己掏钱买的。”刘嵩自豪地说,药店工作人员都很惊讶,“买这么多?”一位住户知道后也感慨,“真是想得比自己还周到。”

  1月9日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正在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子夜,刘佳的口罩上满是凝结的水珠。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后,南开区鼓楼街道的中营小学就成了核酸检测点,首先来到这里的,是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作为鼓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刘佳是其中之一。

“9日凌晨接到命令,有些工作人员是我从被窝里拽出来的。”刘佳笑着说。直至夜深,筛查工作仍未结束,刘佳始终拿着喇叭引导市民有序排队。

“到目前进展还比较顺利,每个人都不容易!”刘佳感慨道。

  1月10日凌晨,在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为市民做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子夜,一对特殊的父子来到检测点。

冷意袭人,天津市鲁能城购物中心检测点外,一位高龄老者拄着拐,迈着小步挪到了队尾,一旁搀着老人的儿子也已白发苍苍。两位老人沉默地站在队伍最后段,很快引起来自一所中学的志愿者卢老师的注意。

担心老人跟不上队伍节奏,卢老师主动帮助二人用手机登记好信息。正当卢老师询问是否安排两位老人优先检测时,排在前列的男子手一挥:“老爷子直接上前面去吧,别冻着。”两列队伍的居民听闻,自觉让出一条通道来。在志愿者的搀扶下,两位老人很快结束了核酸检测。

“全程没有一个人有异议。”卢老师感慨地说,“疫情当前,互相礼让、互相理解,满是人情味。”

  1月10日凌晨,在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道中营小学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引领市民有序排队进入。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子夜,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温暖了检测点。

10日零时刚过,家住南开区鼓楼街道的王女士和女儿匆匆赶到中营小学的核酸检测点,与其他居民不同的是,她们还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有一口被多层海绵牢牢包裹的大锅。

“自行车怎么还推进来了?”看到母女推车走来,一旁的工作人员上前询问。“今天刚好是腊八节,我们熬了些腊八粥,让大家伙儿暖暖身子、暖暖心。”王女士回答道。原来,从9日下午5时她和女儿就忙碌了起来,为了方便品尝,还将红枣核都去掉了。

不一会儿,腊八粥就送到了正在休息的医护人员手中。“心很暖,更有动力去守护我们的这座城。”忙碌了一整天的鼓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医生说。

此次疫情,是截至目前奥密克戎在国内引发本土感染病例最多的一起,也是天津首次与本土奥密克戎疫情正面对决。但有温情,这座城市就不怕冷。(记者白佳丽、王井怀、郭方达、赵子硕、孙凡越、李然、李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