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抗美援朝精神转化为生动感人的影像作品
余飞 王乙涵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一段由热血和生命铸就、值得永远铭记和反复书写的历史。2020年12月27日,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一套播出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我们又在相关领导、专家的协调下,协助导演等主创团队一起完成了电影版《跨过鸭绿江》。
前期准备:
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都找到了
当初接到创作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个特殊任务,感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感觉到巨大压力。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整体的时间跨度很长,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到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有近三年的时间。再加上战争过程横跨不同的季节、地域、人种、国别,这给创作和拍摄都提出了巨大挑战。通常这样一个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剧,需要非常充足的创作时间,前期研读资料、采访相关的专家甚至亲历者,再反复论证,专家研讨,形成初稿,多次修改,最终定稿,这个过程少说两、三年,多则五、六年都是正常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是既亢奋又紧张,亢奋的是如此令人血脉沸腾的题材是每一个创作者都想参与的,更是每个中国人都希望在荧屏或者银幕上看到的;紧张的是体量巨大、时间紧迫,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努力。很快,我们抛弃了一切私心杂念,进入了紧张战斗状态,当时的心情就是“豁出去了,牺牲一切保证完成任务!为了无数的革命先烈,我们要去拼,去冲!”
首先是熟悉资料,负责项目的央视责编王岩和上官儒烨把前期做的大量案头资料全部提供给我们,我们也通过多方渠道搜集了大量的史料文献、回忆录、老兵口述等等,把能找到的资料都找到了,书桌堆成小山,每次出门都带着满满一行李箱资料随时翻阅。在央视领导、责编和有关方面等诸多力量的共同指导之下,我们完成了前期最艰难的方向定位和大框架搭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意识到要想按时完成任务,需要搭建一个能战斗的团队,编剧韩冬和辛志海先后加入进来。在团队的协作下,我们按时完成了剧本第一稿,然后和众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导演、责编、策划等主创团队开始了逐字逐句修改、完善的定稿过程,最终保证了剧组2020年8月15日在北京开机。
创作思路:
在真实历史的缝隙间寻找戏剧性
《跨过鸭绿江》因涉及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以及众多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相比一般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空间有限、创作难度大,创新难度更大。为了圆满完成这次创作任务,在相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共同形成了此次创作的“顶层设计”。
首先是要全景式地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除了创作层面,还涉及到忠实还原当时国际关系、国际局势等政治层面的因素。在前期策划和创作的时候,我们和各方专家反复论证过各种方案及可能,包括正面战场如何详略表现,国内抗美援朝运动如何体现,真实的志愿军将领和英雄如何出现以及虚构人物线到底要不要、占多少比例等等。最后在央视领导和重大办专家的共同决策和帮助下,确定了如下创作思路:以抗美援朝的重大史实为主体,从出兵决策开始,对五大战役作全方位的表现,陆军为主、空军为辅;正面战场为主,后勤运输保障为辅;朝鲜战场为主,国内人民的积极支援为辅。力争多侧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正面展现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全过程。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们国家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但是这个集体的记忆始终是碎片式的,甚至在影视作品中都没有完整地呈现过。《跨过鸭绿江》的全景式展现,把国人集体记忆的片段连缀起来,实际上弥补了这一空缺。
其次是要全视角展现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
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意味着既要表现国家命运、世界格局,领袖的运筹帷幄;也要表现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我们的方法是将人物和事件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斗三个层面来叙述。
战略层面,我们要表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以及作为领袖的艰难抉择。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内外部环境十分复杂,没有人想到还会再打一场如此险恶的国运之战。作为国家的领袖,最终决定入朝作战,是经过连续十几天不眠不休作出的艰难决定。胡乔木曾经回忆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另一件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志愿军入朝以后,毛主席虽然人在北京,但是他的心始终惦念着朝鲜战场。大脑时刻运转,既要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各方权衡,又要关心前方战场上的战事情况。一天起草几封电报,同前线指挥员、友方领袖以及国内各部门领导密切联络,将军事、政治、外交各方较量都汇集在一起。另外,作为志愿军第一兵的毛岸英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更是在毛主席已经完全忘我的、对于战争走向无比艰难的抉择过程中,增加了一份属于普通父亲的凡人情感,令人落泪感怀。
战役层面,以志司作为全剧叙事的枢纽,辐射到各个战场,主要表现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志司将领。彭德怀清晰睿智、指挥若定,不惧艰险,同时他也有紧张焦虑、痛苦悲伤的一面,有发脾气和轻松顽皮的时候。
具体战斗层面,是指基层指战员。朝鲜战争区域跨度很大,有五次大的战役,有无数次小的战斗。无数的无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去面对冰与火的考验,但是篇幅所限,没有办法一一表现,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比如,长津湖的冰雕连,战士们穿着单衣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坚持埋伏,最后保持着瞄准的姿态壮烈牺牲,那一幕让所有人为之动容;还有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等真实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我们尽量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手法来讲述英雄的故事,在有限空间内给他们更多的表现场景。
此外,还有敌对方的真实人物。我们也没有刻意丑化和矮化对方来抬高我方。而是站在公平客观的视角,两方相互对立、相互衬托。敌人的强大,更衬托出我方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有勇有谋的东方智慧。
第三是要在尊重历史还原史实的前提下保证观赏性。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心中的信念就是要真正地让观众感到震撼和感动,也就是说既要真实又要好看,有情节性有悬念,我们的方法是类型化。比如,设置类型化的人物。
朝鲜战场区域跨度很大,很多战斗相邻的时间又很近,除了志司能够作为枢纽,其他的战场都是各自作战,相互之间很难关联,很容易写散。为此,我们在真实人物事件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虚构的典型人物进行穿插,将几次战役和几个战场进行串联。他们包括侦察兵、狙击手、医生、护士、汽车兵、文艺兵、宣传干部等,这些人的行动比较灵活,可以在不同的部队里面活动。因为掉队、养伤或者各种不同的原因,出现在不同的战场和队伍,把不同的部队和战场联接起来。同时,虚构的人物可以弥补真实人物在叙事上难以展开的问题,也能把更多抗美援朝无名英雄的事迹整合在这些人物身上。
另外,我们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尝试在真实历史的缝隙间寻找戏剧性。比如有这样一段情节,刚刚入朝的彭德怀去跟金日成见面,随行人员和电台车都跟丢了。毛主席这时候又发来电报,要求邓华等人与彭德怀不要分开。真实的情况是邓华等人与彭德怀已经失联,两天后电台车才找到彭德怀。这失联的两天实际上就是历史的缝隙,这两天都发生了什么?如何的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怎么让彭老总毫发无损地返回司令部?类型化的创作手法和虚构的人物就可以在这里充分发挥作用,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
影视同拍:
影版去掉了剧版中的虚构人物线
在有限的创作时间内,这样具有特殊性的题材,如果没有适合的时机,没有有力的组织和各部门、各环节有条不紊通力协作是难以完成的。在初稿完成之后,编剧郭光荣根据各方反馈意见调整了部分与重大历史有出入的部分,再由导演团队克服万难在100天的时间内完成了不可能的拍摄任务,不仅完成了电视剧版的拍摄,还同时考虑到电影的呈现效果,实现了影视同拍。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去掉了电视剧版中的虚构人物线,以彭德怀的视角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恢弘壮阔的战争画卷,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献上了一首浓墨重彩的赞歌。
《跨过鸭绿江》的创作过程,对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是一次深入学习,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让我们有机会理解这段历史,致敬英雄。无论从大国政治还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来讲,抗美援朝战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回望与铭记。
在战争中,无数的英雄成就整个钢铁之师。在当下,作为编剧,生逢其时有此机遇,能够为这段历史贡献一份力量是个人的荣耀,但我们也深知,仅凭个体的力量无法完成如此厚重的作品,我们的背后是有实力的团队和强大的国家为我们背书。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我们国家的强大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肉之躯共同铸造的,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愿意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将抗美援朝精神转化为生动感人的影像作品,以鼓舞人心、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共创中华民族更好的未来。
(作者为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电影《跨过鸭绿江》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