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牢记“国之大者”育可堪大任之才(师说)

2021-12-13 15:2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高校应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体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际行动中,深度聚焦培养强国建设所需要的可堪大任之才,不断完善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建设体现国家意志、大学使命担当的一流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关系:

处理好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要自觉把握“国之大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牢“阵地意识”,强认同、守底线“两手”并重,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一方面全面加强学科、教材、课堂、网络、文化舆论场等各方面的建设管理,不断扩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旋律正能量空间。

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教育要着眼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构建和人的个性特点的充分彰显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新时代教育工作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当前,尤其要格外注重突破专业知识教育“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局限,将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乃至学生的社会化能力教育贯通其中,优化完善每门课程的教育目标体系。

处理好局部教育与协同教育的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要突破课堂、校园的空间限制,在校内,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和资源,完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资助育人等育人协同链;在校外,强化家、校、社合力,针对立德树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各个方面要求,找到运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契合点,发挥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产实习基地、国情社情一线现场等各类场所的教化育人功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育人环境中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大思政课”善用之,也是“大教育课”善用之,只有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不断夯实立德树人系统工程。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高校应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体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际行动中,深度聚焦培养强国建设所需要的可堪大任之才,不断完善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建设体现国家意志、大学使命担当的一流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关系:

处理好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要自觉把握“国之大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牢“阵地意识”,强认同、守底线“两手”并重,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一方面全面加强学科、教材、课堂、网络、文化舆论场等各方面的建设管理,不断扩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旋律正能量空间。

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教育要着眼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构建和人的个性特点的充分彰显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新时代教育工作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当前,尤其要格外注重突破专业知识教育“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局限,将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乃至学生的社会化能力教育贯通其中,优化完善每门课程的教育目标体系。

处理好局部教育与协同教育的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要突破课堂、校园的空间限制,在校内,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和资源,完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资助育人等育人协同链;在校外,强化家、校、社合力,针对立德树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各个方面要求,找到运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契合点,发挥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产实习基地、国情社情一线现场等各类场所的教化育人功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育人环境中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大思政课”善用之,也是“大教育课”善用之,只有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不断夯实立德树人系统工程。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