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培育更多具有中国情怀的国际人才

2021-12-09 09:49

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两位博士生卡斯、廖朝骥,近日获得“孔子新汉学计划”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

“两位同学热爱中华文化,是‘中国故事’的优秀讲述者,有生如此,真是为师者人生一大快事。”8日,该学院院长李一平教授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了他与这两位同学交往的点滴故事。

“新汉学计划”优秀博士毕业生评选面向全国高校,本轮共推荐10位候选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两位海外博士生入选。

从“talk”到“know”

语言文字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致力以课堂打造“知”中华文化的“金钥匙”,其品牌项目“汉语角”不仅成为留学生苦练汉语“一周一练”,也成为感受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每逢周六之夜,志愿者和国际生们相约一处,开展各样趣味十足的主题活动,譬如一品“茶”的前世今生、一尝“川菜”的色香味、一练“绕口令”的饶舌拗口、一试“挑绳子”的新奇多变……活动中,轻松活跃的氛围逐渐拉近了内心的距离,中华文化元素无声地浸润着留学生的日常,分享和沟通融通了文化隔阂,中外青年学会了尊重与包容。

从“classmate”到“friend”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让日常相处的同学瞬间变成了守望相助的“战友”,友谊在共同抗疫中升华。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学院扛起联络国际,沟通民心的使命,奋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线,传递中国抗疫故事。传递信息的“第一封信”、传递关爱“慰问信”、“同情共振、守望相助”的倡议书、微信群内的每天询问健康状况、组织在校学生志愿者帮助无法返校的国际生整理打包、寄存转运行李物品……点点滴滴的爱心行动,温暖着五湖四海的留学生,共同见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实际行动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的历程。

远在尼日利亚的国际博士生马志强在了解到中国政府扎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后,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向全体留学生发出“相信中国,同呼吸,共战疫”的倡议。

塔吉克斯坦籍本科生李小龙同学在疫情暴发之初,选择留下抗击疫情,不断宣传中国政府有力的举措和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让远在家乡的父母吃下“定心丸”。

伴随着海外疫情蔓延,他的父亲不幸感染新冠离世。学院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表达慰问;院长撰写亲笔信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学工组积极向学生处申请,为他申请到一笔慰问金,解决他生活的后顾之忧。

一起留校抗疫的还有来自孟加拉国的国际博士生海山。当得知学院需要组织志愿者上门帮助做好宿舍管理,他主动请缨,加入抗疫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防疫。

从“learn”到“practice”

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8年起,该院以国际硕博项目为平台,已培养来自五大洲28个国家近300名国际关系专业的留学生,中外研究生比例基本维持1:1,为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发挥着积极作用。

如今,不少国际生校友已经成长为外交官、侨务官等涉外工作人员,在国际间架起一座座友谊与沟通的桥梁。

两位“新汉学计划”优秀博士生获得者就是其中典型之一。来自布隆迪的2015级博士生卡斯,在厦门大学求学的四年中,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学院指导其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的撰写,并推荐其在国内双一流高校就职,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后备力量。

来自马来西亚的2014级华裔博士生廖朝骥,在学期间积极推动马来西亚与国内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毕业后任教于马来西亚高校,长期活跃于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担任国际问题研究的专栏作者及电台主持人,积极为中国发声,成为中马文化交流的“大使”,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党委书记毛通文表示,作为培养涉外人才的重要阵地,学院以培育知华友华亲华留学生工作为抓手,致力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加大涉外人才培养“育人”责任田”,培育更多具有厦大底蕴和中国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知华友华亲华的国际人才。(完)

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两位博士生卡斯、廖朝骥,近日获得“孔子新汉学计划”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

“两位同学热爱中华文化,是‘中国故事’的优秀讲述者,有生如此,真是为师者人生一大快事。”8日,该学院院长李一平教授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了他与这两位同学交往的点滴故事。

“新汉学计划”优秀博士毕业生评选面向全国高校,本轮共推荐10位候选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两位海外博士生入选。

从“talk”到“know”

语言文字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致力以课堂打造“知”中华文化的“金钥匙”,其品牌项目“汉语角”不仅成为留学生苦练汉语“一周一练”,也成为感受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每逢周六之夜,志愿者和国际生们相约一处,开展各样趣味十足的主题活动,譬如一品“茶”的前世今生、一尝“川菜”的色香味、一练“绕口令”的饶舌拗口、一试“挑绳子”的新奇多变……活动中,轻松活跃的氛围逐渐拉近了内心的距离,中华文化元素无声地浸润着留学生的日常,分享和沟通融通了文化隔阂,中外青年学会了尊重与包容。

从“classmate”到“friend”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让日常相处的同学瞬间变成了守望相助的“战友”,友谊在共同抗疫中升华。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学院扛起联络国际,沟通民心的使命,奋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线,传递中国抗疫故事。传递信息的“第一封信”、传递关爱“慰问信”、“同情共振、守望相助”的倡议书、微信群内的每天询问健康状况、组织在校学生志愿者帮助无法返校的国际生整理打包、寄存转运行李物品……点点滴滴的爱心行动,温暖着五湖四海的留学生,共同见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实际行动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的历程。

远在尼日利亚的国际博士生马志强在了解到中国政府扎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后,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向全体留学生发出“相信中国,同呼吸,共战疫”的倡议。

塔吉克斯坦籍本科生李小龙同学在疫情暴发之初,选择留下抗击疫情,不断宣传中国政府有力的举措和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让远在家乡的父母吃下“定心丸”。

伴随着海外疫情蔓延,他的父亲不幸感染新冠离世。学院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表达慰问;院长撰写亲笔信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学工组积极向学生处申请,为他申请到一笔慰问金,解决他生活的后顾之忧。

一起留校抗疫的还有来自孟加拉国的国际博士生海山。当得知学院需要组织志愿者上门帮助做好宿舍管理,他主动请缨,加入抗疫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防疫。

从“learn”到“practice”

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8年起,该院以国际硕博项目为平台,已培养来自五大洲28个国家近300名国际关系专业的留学生,中外研究生比例基本维持1:1,为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发挥着积极作用。

如今,不少国际生校友已经成长为外交官、侨务官等涉外工作人员,在国际间架起一座座友谊与沟通的桥梁。

两位“新汉学计划”优秀博士生获得者就是其中典型之一。来自布隆迪的2015级博士生卡斯,在厦门大学求学的四年中,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学院指导其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的撰写,并推荐其在国内双一流高校就职,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后备力量。

来自马来西亚的2014级华裔博士生廖朝骥,在学期间积极推动马来西亚与国内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毕业后任教于马来西亚高校,长期活跃于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担任国际问题研究的专栏作者及电台主持人,积极为中国发声,成为中马文化交流的“大使”,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党委书记毛通文表示,作为培养涉外人才的重要阵地,学院以培育知华友华亲华留学生工作为抓手,致力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加大涉外人才培养“育人”责任田”,培育更多具有厦大底蕴和中国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知华友华亲华的国际人才。(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