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双减”之后,教师面临的“加减乘除”

2021-12-06 11:31

“双减”政策颁布已经4个月有余。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在“双减”政策6000余字的文本中,“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这两个高频词,分别出现了43次和37次。政策提出,要通过规范校外培训市场,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这一退一进,是对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

把学生从繁重的校外培训中解脱出来,回归校园,这只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路径,而真正能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则在教师。

对于学生来说,“双减”是做减法,对于教师而言,“双减”更像是做一道“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题。

首先是“加法”。

从表面上看,“双减”之后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

“双减”政策落实后,为了保证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不少地方推迟了中小学生早晨的上课时间,但是教师上班的时间并不能迟,因为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的关系,还会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有早到校的学生,教师必然不能晚到;学校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不仅要辅导学生作业、给学生查漏补缺,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下班必然晚了。

再加上备课、教研、批改作业、与家长沟通……“双减”后,不少媒体用多种方式记录了“教师的一天”,不少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

有教师调侃自己已经变成了“时间管理大师”,练就了一身见缝插针的本领;也有教师这样说:“互联网大厂是‘996’,我们是‘666’:每天6点起床,晚上6点回家,晚上或周六还要开个会加个班。”

给学生减负,并不是要把负担转加或叠加到教师身上,学生减负教师增负显然不是“双减”政策的初衷。

面对教师陡然增加的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将教师减负工作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那就要给教师做“减法”了。

要“减”,首先要理清哪些是教师不应该承担的负担。

近些年,网上流传着很多教师化身“表哥”“表姐”的段子,搞笑只是教师们自嘲和放松的方式。应该说,有多少与教学无关的表格,就有多少与教学无关的“杂事”。

对于教师背负的非教学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很重视,从2018年起,教育部就提出给教师减负,2019年还被列为“给教师减负年”,当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从统筹规范督察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方面提出20项要求,被坊间称为“教师减负20条”。2020年,各地制订了具体的减负清单,教育部等8部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为什么总有教师反映负担没有减轻多少?

一位中学教师对笔者说,“双减”特别对教师提出了科学进行作业设计的要求,学校也马上下达了要求,但是学校要求的所谓“设计”是每天写出作业设计的思路,“作业确实需要设计,但是设计得是否科学的前提是研究学生,写出完整的思路至少要上千字,本来要填的表格、写的总结就够多了,写完了也就没力气进行真正的研究了。”

在笔者看来,减不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一刀切”和“轻实绩”等惯性思维。必须去除学校管理中的形式主义,才能相应地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加减”之后就是“乘除”了,乘除是成倍的加和减。“双减”之后,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大力加强和消减的呢?

应该大力加强的是能力。

“双减”政策中特别提到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际上,这些年,校外培训机构疯狂发展、甚至“反客为主”的局面背后,也有部分公办学校不够尽责的因素。

一位家长告诉笔者,碰到不会的题目,孩子会第一时间发给培训班的老师,无论多晚,老师都会尽可能地回答,“有几个孩子晚上会把不会的题发给自己学校的老师?”

问句的背后是部分家长学生对学校的不信任。

再加上,少数学校还跟校外培训机构之间有着一些明里暗里的关联,更是加重了这种不信任,特别是“坑班”盛行的那些年,少数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链条:校外培训机构负责超前超纲培训,并组织杯赛进行选拔,学校再把这些孩子“点招”进学校,学校做了“接盘侠”。

进退之间,一些学校逐渐丢失了原本研究学生、因材施教的本领,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自然有课外班给“加餐”,能力弱的学生“学不会”课外班自然也能解决,有极少数教师甚至加入校外培训机构的行列,明里在学校不好好教课,暗中却在校外培训班使劲。

“主阵地”的底气怎么会足?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要更好地回归校园。

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还是课后服务,哪一项落实到位都不是学校、教师表明个态度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能力与这些要求匹配,教师有了真才实学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

那么,大力消减的是什么呢?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就必须要强力扭转“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

当资本与教育剥离之后,教师不能还留在以“KPI”论英雄的时代,要真正研究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长。

当然,要扭转教师唯分数论的观念,学校在评价教师时也要“多一把尺子”,不能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多维度发展,但到了“评优”的时候最管用的还是学生的分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真的是个“慢功夫”。

前几天,一个教师用粉笔写板书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教师能写出极漂亮的美术字,甚至还能变换隶书、小楷、行书等字体,很多网友惊叹这位教师是“行走的打印机”。不过,一些老教师指出,几十年前,板书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功,能写出一笔漂亮板书的教师大有人在,甚至一笔画圆、徒手画地图的教师也不在少数。只是这些年能静下心来练基本功的教师少了。

良好的教育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一种安静的状态。去掉功利和浮躁,回归教育的初心和本质,一个宁静的校园、一间明亮的教室、一名恬静的教师和一群健康成长的学生,就该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双减”政策颁布已经4个月有余。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在“双减”政策6000余字的文本中,“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这两个高频词,分别出现了43次和37次。政策提出,要通过规范校外培训市场,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这一退一进,是对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

把学生从繁重的校外培训中解脱出来,回归校园,这只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路径,而真正能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则在教师。

对于学生来说,“双减”是做减法,对于教师而言,“双减”更像是做一道“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题。

首先是“加法”。

从表面上看,“双减”之后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

“双减”政策落实后,为了保证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不少地方推迟了中小学生早晨的上课时间,但是教师上班的时间并不能迟,因为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的关系,还会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有早到校的学生,教师必然不能晚到;学校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不仅要辅导学生作业、给学生查漏补缺,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下班必然晚了。

再加上备课、教研、批改作业、与家长沟通……“双减”后,不少媒体用多种方式记录了“教师的一天”,不少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

有教师调侃自己已经变成了“时间管理大师”,练就了一身见缝插针的本领;也有教师这样说:“互联网大厂是‘996’,我们是‘666’:每天6点起床,晚上6点回家,晚上或周六还要开个会加个班。”

给学生减负,并不是要把负担转加或叠加到教师身上,学生减负教师增负显然不是“双减”政策的初衷。

面对教师陡然增加的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将教师减负工作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那就要给教师做“减法”了。

要“减”,首先要理清哪些是教师不应该承担的负担。

近些年,网上流传着很多教师化身“表哥”“表姐”的段子,搞笑只是教师们自嘲和放松的方式。应该说,有多少与教学无关的表格,就有多少与教学无关的“杂事”。

对于教师背负的非教学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很重视,从2018年起,教育部就提出给教师减负,2019年还被列为“给教师减负年”,当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从统筹规范督察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方面提出20项要求,被坊间称为“教师减负20条”。2020年,各地制订了具体的减负清单,教育部等8部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为什么总有教师反映负担没有减轻多少?

一位中学教师对笔者说,“双减”特别对教师提出了科学进行作业设计的要求,学校也马上下达了要求,但是学校要求的所谓“设计”是每天写出作业设计的思路,“作业确实需要设计,但是设计得是否科学的前提是研究学生,写出完整的思路至少要上千字,本来要填的表格、写的总结就够多了,写完了也就没力气进行真正的研究了。”

在笔者看来,减不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一刀切”和“轻实绩”等惯性思维。必须去除学校管理中的形式主义,才能相应地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加减”之后就是“乘除”了,乘除是成倍的加和减。“双减”之后,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大力加强和消减的呢?

应该大力加强的是能力。

“双减”政策中特别提到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际上,这些年,校外培训机构疯狂发展、甚至“反客为主”的局面背后,也有部分公办学校不够尽责的因素。

一位家长告诉笔者,碰到不会的题目,孩子会第一时间发给培训班的老师,无论多晚,老师都会尽可能地回答,“有几个孩子晚上会把不会的题发给自己学校的老师?”

问句的背后是部分家长学生对学校的不信任。

再加上,少数学校还跟校外培训机构之间有着一些明里暗里的关联,更是加重了这种不信任,特别是“坑班”盛行的那些年,少数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链条:校外培训机构负责超前超纲培训,并组织杯赛进行选拔,学校再把这些孩子“点招”进学校,学校做了“接盘侠”。

进退之间,一些学校逐渐丢失了原本研究学生、因材施教的本领,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自然有课外班给“加餐”,能力弱的学生“学不会”课外班自然也能解决,有极少数教师甚至加入校外培训机构的行列,明里在学校不好好教课,暗中却在校外培训班使劲。

“主阵地”的底气怎么会足?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要更好地回归校园。

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还是课后服务,哪一项落实到位都不是学校、教师表明个态度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能力与这些要求匹配,教师有了真才实学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

那么,大力消减的是什么呢?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就必须要强力扭转“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

当资本与教育剥离之后,教师不能还留在以“KPI”论英雄的时代,要真正研究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长。

当然,要扭转教师唯分数论的观念,学校在评价教师时也要“多一把尺子”,不能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多维度发展,但到了“评优”的时候最管用的还是学生的分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真的是个“慢功夫”。

前几天,一个教师用粉笔写板书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教师能写出极漂亮的美术字,甚至还能变换隶书、小楷、行书等字体,很多网友惊叹这位教师是“行走的打印机”。不过,一些老教师指出,几十年前,板书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功,能写出一笔漂亮板书的教师大有人在,甚至一笔画圆、徒手画地图的教师也不在少数。只是这些年能静下心来练基本功的教师少了。

良好的教育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一种安静的状态。去掉功利和浮躁,回归教育的初心和本质,一个宁静的校园、一间明亮的教室、一名恬静的教师和一群健康成长的学生,就该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