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改革开放以来
保康历届县委县政府
坚持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全县工业迅猛发展
实现从小作坊向规模化
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化
从注重总量向绿色化转变
工业不仅撑起县域经济“半壁江山”
还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起来看看究竟!
88年以前,尧治河村不通公路、没得积蓄、也没有企业。村民的生活条件差,吃的是供应粮、穿的是烂衣裳、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茅草房……
1988年,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带领全村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戴家湾劈山修路,开采磷矿,当年开采磷矿石1153吨,实现收入3.2万元。开矿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1995年,尧治河一跃成为全县首富村。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尧治河集团已拥有各类企业22家,总资产达到32亿元,当年实现总产值42亿元,上缴税费4.5亿元。尧治河名列全国300强村第61位。尧治河集团的发展,也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培育市场主体,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县市场主体个数累计达到2.21万个,工业过10亿元企业达到2家,过亿元企业达到29家,纳入全市“龙腾”计划3家、“星火”计划10家、行业隐形冠军2家。
创新发展园区工业,园区实力逐步提升。目前“一区五园”注册企业59家,累计完成投资62.5亿元,2017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04亿元,其中余家湖保康工业园注册企业42家,2017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1.3亿元,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2008年至2012年,保康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排名由第73位上升到第35位;2013年全省实行县域经济分类考核,保康连续5年名列全省三类县(市区)考核第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