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2021-11-16 11:12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看产量,也要看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我国粮食生产将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连续7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看产量,也要看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粮食产能稳定性明显高于非项目区。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近40%。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才能更好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快少数依赖型品种选育。同时,还应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种业产业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应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迈步新征程,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常 钦)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看产量,也要看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我国粮食生产将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连续7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看产量,也要看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粮食产能稳定性明显高于非项目区。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近40%。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才能更好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快少数依赖型品种选育。同时,还应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种业产业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应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迈步新征程,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常 钦)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