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三角:打造全国强劲增长极

2021-11-07 17:38

近3年来,长三角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加快打造改革新高地。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强劲增长极。2020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24.5万亿元,三省一市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生产总值规模占全国GDP总量近四分之一。

新时代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新阶段长三角在引领支撑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战略路径是什么?区域城市内生动力如何激发?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黄先海教授。

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有力推动三省一市商品、资本、技术、人员的流动,推动更广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黄先海坦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要素流动和市场流通。

黄先海认为,3年来,长三角地区已初步显现长板协作的高质量协同竞争力格局。根据长三角RCA产业协同分工网络图来看,上海金融、创新、开放桥头堡功能进一步凸显,江苏实体制造、浙江数字经济、安徽新兴产业的长板竞争力也同步凸显。

3年多来,一体化的成果已经让市场主体与居民用户看得见摸得着。城际铁路联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了物质要素广泛流通。黄先海从经济学商品流通一价定理和要素价格一致性来进一步展示了一体化的新成效。“今天我们看到同一件物品,杭州和上海同质同量价格所差不多。”黄先海说,3年前价格的非一致性存在范围较广。

作为油品进出口贸易中心的浙江宁波舟山港,每天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船只进出,移动加油船是为这些巨轮加油的重要方式。在过去,以价廉物美著称的宁波舟山港加油船只能在自身海域内为船舶加油。随着一体化迈向深入,加油船能够在长三角区域跨越边界。

构建赋能型政府

针对当前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黄先海认为,要着力解决产业的一体化。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怎么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有序分工是下一阶段探索的重点领域。产业链分工或许是破解当下难题的一种选择,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分工分流,再由政府协调引导,推动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如何更好行使协调功能?黄先海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需要进一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市场竞争与政府治理看似是一对矛盾体,但一体化的实践就是寻找两者的均衡点。”黄先海说,长三角一体化中政府要进一步“赋能市场”,通过新办教育开展人力资本赋能,数据共享形成信息技术赋能,引进外资加强物质资本赋能,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能动力量,解决市场失灵。

黄先海认为,一体化不是取消行政边界,而是在保持原有行政区划下,打破因行政边界产生的市场壁垒。在三省一市内,通过建设都市圈推进长三角有效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领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从总体来看,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收入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实现共同富裕,长三角理应建设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担纲核心战略枢纽

2020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30%;进出口总额为11.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36.9%,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44.6%,是全国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开放性消费市场,在“双循环”战略中,处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战略枢纽地位。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引领构建全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枢纽功能?黄先海提出应加强以内带外,内需市场带动外需市场;以外促内,成为国内国际两个消费市场重要目的地、国内国际两种产业资源的整合者、国内国际两类信息的数字链接者和国内国际两大流通的集散中转者,担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战略枢纽。

为此,长三角首先是要实施“链主”战略,打造“长三角经济大区”或“长三角产业链大区”,在电路、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发展产业链,并使长三角地区成为链主,在全球产业链进行重构,抢占国际话语权,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要实施大脑战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长三角应提前布局,建设成为全世界的数字大脑、控制中心。

再次,是要实施策源地战略。长三角要发展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策源地,依托五校联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科创基地等平台,大力实施创新策源。

最后,是要实施避风港战略。在全球经济动荡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保持了经济正增长,这恰恰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利用好这一历史时机,打造一个全球投资贸易的避风港,创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动能。

数字长三角

面向未来,长三角区域将成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丰富、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黄先海建议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重点平台、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促进地区内科学家集体攻关、揭榜挂帅,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叉合作。

下一阶段,黄先海认为实施数字长三角战略是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引擎。

数字长三角是数字时代下长三角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形态变革,旨在突破关键技术约束,协调新型基建,激发要素流动,赋能经济循环,增强社会生活,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政府治理体系与数字生态环境,推动长三角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率先数字化转型。

黄先海表示,数字创新拓展了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数字创新技术具有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市场特征,不仅能为区域内的传统要素流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还能率先从数据要素出发推动新型资源跨域流动,加快长三角经济社会运行效率、质量、动能变革,走向多维度高质量协同新空间。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柯溢能)


近3年来,长三角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加快打造改革新高地。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强劲增长极。2020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24.5万亿元,三省一市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生产总值规模占全国GDP总量近四分之一。

新时代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新阶段长三角在引领支撑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战略路径是什么?区域城市内生动力如何激发?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黄先海教授。

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有力推动三省一市商品、资本、技术、人员的流动,推动更广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黄先海坦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要素流动和市场流通。

黄先海认为,3年来,长三角地区已初步显现长板协作的高质量协同竞争力格局。根据长三角RCA产业协同分工网络图来看,上海金融、创新、开放桥头堡功能进一步凸显,江苏实体制造、浙江数字经济、安徽新兴产业的长板竞争力也同步凸显。

3年多来,一体化的成果已经让市场主体与居民用户看得见摸得着。城际铁路联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了物质要素广泛流通。黄先海从经济学商品流通一价定理和要素价格一致性来进一步展示了一体化的新成效。“今天我们看到同一件物品,杭州和上海同质同量价格所差不多。”黄先海说,3年前价格的非一致性存在范围较广。

作为油品进出口贸易中心的浙江宁波舟山港,每天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船只进出,移动加油船是为这些巨轮加油的重要方式。在过去,以价廉物美著称的宁波舟山港加油船只能在自身海域内为船舶加油。随着一体化迈向深入,加油船能够在长三角区域跨越边界。

构建赋能型政府

针对当前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黄先海认为,要着力解决产业的一体化。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怎么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有序分工是下一阶段探索的重点领域。产业链分工或许是破解当下难题的一种选择,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分工分流,再由政府协调引导,推动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如何更好行使协调功能?黄先海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需要进一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市场竞争与政府治理看似是一对矛盾体,但一体化的实践就是寻找两者的均衡点。”黄先海说,长三角一体化中政府要进一步“赋能市场”,通过新办教育开展人力资本赋能,数据共享形成信息技术赋能,引进外资加强物质资本赋能,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能动力量,解决市场失灵。

黄先海认为,一体化不是取消行政边界,而是在保持原有行政区划下,打破因行政边界产生的市场壁垒。在三省一市内,通过建设都市圈推进长三角有效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领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从总体来看,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收入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实现共同富裕,长三角理应建设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担纲核心战略枢纽

2020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30%;进出口总额为11.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36.9%,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44.6%,是全国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开放性消费市场,在“双循环”战略中,处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战略枢纽地位。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引领构建全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枢纽功能?黄先海提出应加强以内带外,内需市场带动外需市场;以外促内,成为国内国际两个消费市场重要目的地、国内国际两种产业资源的整合者、国内国际两类信息的数字链接者和国内国际两大流通的集散中转者,担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战略枢纽。

为此,长三角首先是要实施“链主”战略,打造“长三角经济大区”或“长三角产业链大区”,在电路、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发展产业链,并使长三角地区成为链主,在全球产业链进行重构,抢占国际话语权,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要实施大脑战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长三角应提前布局,建设成为全世界的数字大脑、控制中心。

再次,是要实施策源地战略。长三角要发展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策源地,依托五校联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科创基地等平台,大力实施创新策源。

最后,是要实施避风港战略。在全球经济动荡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保持了经济正增长,这恰恰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利用好这一历史时机,打造一个全球投资贸易的避风港,创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动能。

数字长三角

面向未来,长三角区域将成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丰富、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黄先海建议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重点平台、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促进地区内科学家集体攻关、揭榜挂帅,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叉合作。

下一阶段,黄先海认为实施数字长三角战略是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引擎。

数字长三角是数字时代下长三角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形态变革,旨在突破关键技术约束,协调新型基建,激发要素流动,赋能经济循环,增强社会生活,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政府治理体系与数字生态环境,推动长三角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率先数字化转型。

黄先海表示,数字创新拓展了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数字创新技术具有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市场特征,不仅能为区域内的传统要素流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还能率先从数据要素出发推动新型资源跨域流动,加快长三角经济社会运行效率、质量、动能变革,走向多维度高质量协同新空间。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柯溢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