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背后,这些鲜为人知的事值得了解

2021-11-06 16:45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出科技大奖。这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以后,举行的首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今年的大会,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值得大家去了解?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21年35人 他们缘何能获最高奖?

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科技界最高荣誉。翻开设立最高奖近21年间的获奖名单,一个个闪耀着金光的名字绚丽夺目: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吴孟超、孙家栋、程开甲、于敏、屠呦呦、黄旭华……灿若繁星的获奖者们,无疑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更是科技报国、立德树人的典范。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许多最高奖得主最真实的写照。

此次最高奖的两位新晋得主,一位是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两院院士顾诵芬;一位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清华大学老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他们二位,都代表着所在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准,在学术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今年奖励大会现场,一个细节令人动容:91岁的顾诵芬院士登台领奖时,85岁的妻子江泽菲在台下注视。会后,江泽菲又穿过人群来到丈夫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到了爱情最真的样子!”

结婚半个多世纪以来,江泽菲始终支持着顾诵芬的科研事业。然而,这份荣誉和幸福的背后,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惊险和付出。

为解决歼8飞机跨音速振动的问题,顾诵芬曾乘坐歼教6飞机升空观察歼8飞机的飞行流线谱,两架飞机飞行时距离保持在5米左右甚至更近……

在此之前,江泽菲对顾诵芬并无其他要求,只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安全的不信任,此前,他们的一位亲密师长——歼8飞机首任总设计师黄志千便逝于空难。因此,夫妻二人都不忍再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但是在亲人的约定面前,顾诵芬最终“失约了”。为了给飞机找出问题,顾诵芬瞒着妻子、瞒着每一位亲人,三乘战机上天。彼时他已经年近半百,且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择一事,终一生;择一人,终一生。”无数获奖科学家们青丝变白发,数十年如一日,把论文和成果镌刻在祖国的蓝天和大地。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奖项含金量越来越高

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将推荐制改为提名制,明确不受理自荐。这也让获奖的难度和奖项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纸质版提名材料延期接收,一些奖项的初评为应对疫情,应急调整为网络会议评审,如期完成了评审工作。

此外,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持续激励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奖评选出一批原创成果,有的聚焦基础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的瞄准应用基础研究或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两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由化学领域研究成果摘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更为可喜的是,这两个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都才40多岁,表明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储备更加丰富、梯队建设持续合理优化。

同时,2020年度“三大奖”也全部向外国科学家开放,首次将奖励对象由“公民”调整为“个人”,可以奖励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平均研究时间11.9年 想要拿奖不容易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得必须要有拿得出、立得住的硬成果,而且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评审方坚持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三年以上。一项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坚守和付出。

据了解,2020年度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到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

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是项目组立足祖国边疆,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取得的成果。钟南山呼吸病防控创新团队从1979年建立以来,深入研究“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等科学问题,对我国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奖励大会刚刚结束,复旦大学师生们的朋友圈就被一张“院士领奖归来”的图片“刷屏了”。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回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赵东元院士,马不停蹄赶回上海,把证书装在最简单的帆布包里,一早就又回到学校上课去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科研一丝不苟,对荣誉淡然处之”,这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们最真实的写照。

此次获得最高奖殊荣的王大中院士,是新中国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的大学生,195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投身核能事业,立志发展先进核能技术、报效国家。当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他们,喊出了“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誓言。

誓言铿锵,回声嘹亮。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更多后来者,正在向着一座又一座科技的高峰,前进!(记者胡喆)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出科技大奖。这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以后,举行的首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今年的大会,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值得大家去了解?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21年35人 他们缘何能获最高奖?

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科技界最高荣誉。翻开设立最高奖近21年间的获奖名单,一个个闪耀着金光的名字绚丽夺目: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吴孟超、孙家栋、程开甲、于敏、屠呦呦、黄旭华……灿若繁星的获奖者们,无疑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更是科技报国、立德树人的典范。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许多最高奖得主最真实的写照。

此次最高奖的两位新晋得主,一位是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两院院士顾诵芬;一位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清华大学老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他们二位,都代表着所在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准,在学术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今年奖励大会现场,一个细节令人动容:91岁的顾诵芬院士登台领奖时,85岁的妻子江泽菲在台下注视。会后,江泽菲又穿过人群来到丈夫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到了爱情最真的样子!”

结婚半个多世纪以来,江泽菲始终支持着顾诵芬的科研事业。然而,这份荣誉和幸福的背后,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惊险和付出。

为解决歼8飞机跨音速振动的问题,顾诵芬曾乘坐歼教6飞机升空观察歼8飞机的飞行流线谱,两架飞机飞行时距离保持在5米左右甚至更近……

在此之前,江泽菲对顾诵芬并无其他要求,只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安全的不信任,此前,他们的一位亲密师长——歼8飞机首任总设计师黄志千便逝于空难。因此,夫妻二人都不忍再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但是在亲人的约定面前,顾诵芬最终“失约了”。为了给飞机找出问题,顾诵芬瞒着妻子、瞒着每一位亲人,三乘战机上天。彼时他已经年近半百,且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择一事,终一生;择一人,终一生。”无数获奖科学家们青丝变白发,数十年如一日,把论文和成果镌刻在祖国的蓝天和大地。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奖项含金量越来越高

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将推荐制改为提名制,明确不受理自荐。这也让获奖的难度和奖项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纸质版提名材料延期接收,一些奖项的初评为应对疫情,应急调整为网络会议评审,如期完成了评审工作。

此外,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持续激励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奖评选出一批原创成果,有的聚焦基础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的瞄准应用基础研究或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两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由化学领域研究成果摘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更为可喜的是,这两个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都才40多岁,表明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储备更加丰富、梯队建设持续合理优化。

同时,2020年度“三大奖”也全部向外国科学家开放,首次将奖励对象由“公民”调整为“个人”,可以奖励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平均研究时间11.9年 想要拿奖不容易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得必须要有拿得出、立得住的硬成果,而且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评审方坚持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三年以上。一项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坚守和付出。

据了解,2020年度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到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

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是项目组立足祖国边疆,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取得的成果。钟南山呼吸病防控创新团队从1979年建立以来,深入研究“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等科学问题,对我国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奖励大会刚刚结束,复旦大学师生们的朋友圈就被一张“院士领奖归来”的图片“刷屏了”。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回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赵东元院士,马不停蹄赶回上海,把证书装在最简单的帆布包里,一早就又回到学校上课去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科研一丝不苟,对荣誉淡然处之”,这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们最真实的写照。

此次获得最高奖殊荣的王大中院士,是新中国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的大学生,195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投身核能事业,立志发展先进核能技术、报效国家。当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他们,喊出了“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誓言。

誓言铿锵,回声嘹亮。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更多后来者,正在向着一座又一座科技的高峰,前进!(记者胡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