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快递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图为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二〇二一科大讯飞全球开发者节科博展上的无人快递车。
阮雪枫摄(人民视觉)
“双11”临近,各大快递公司已做好准备迎接一年中的旺季。今年以来,快递行业持续高位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完成767.7亿件和7430.8亿元,分别增长36.7%和21.8%。
快递业务件量月度更加均衡。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6.7%和21.8%,相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8.8个和6.1个百分点。但受外部环境、国内疫情汛情以及上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影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增速有所回落,与二季度相比,业务量增速下降5.7个百分点,9月增速降至20%以下。同时,受直播电商迅猛发展影响,线上消费需求分流,电商平台节假日促销效果有所削弱,件量月度分布较以往均衡。
中部地区快递业崛起势头不减。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8.3%、14.3%和7.4%,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3%、12.8%和8.9%。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近年来最高。中部省份业务量增速均高于全国,其中湖北、山西、江西增速超过50%。
城市间快递业务分化明显。头部城市快递业务量增速整体放缓,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前10城市合计完成347亿件,同比增长30.3%。其中,广州、揭阳和泉州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会城市占比继续下降,1-9月,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占比为35.8%,比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省会城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1-9月,中部武汉、太原、南昌和郑州快递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62.6%、56.3%、50.2%和44.2%,西部西宁、银川、乌鲁木齐、重庆、昆明增速均超过40%。
异地业务增速继续领跑。前三季度,异地业务量完成650.9亿件,同比增长41.5%,高于快递业务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占全部快递业务比重为84.8%,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异地业务对快递业务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九成,达到92.4%,是快递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同城业务量完成101亿件,同比增长13.8%,相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市场集中度指数保持稳定。随着电商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电商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对快递与包裹市场产生影响。1-9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8,与上半年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2.1。快递企业投资意愿强烈,产业园区投资是主要投资方向,通过园区实现功能集成、产业集聚,快递经济雏形显现。
快递价格有所上涨。三季度以来,受末端派费上涨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快递单价呈现环比上升。其中,同城从7月的5.4元上升至9月的5.7元,异地从7月的5.5元上升至9月的5.6元,国际/港澳台从7月的61.7元上升至9月的63.2元。同时,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形成合理收益分配机制、提升社会保险水平、优化生产作业环境等政策举措。主要品牌企业响应政府号召,通过调整末端派费、优化考核事项等措施,持续推动权益保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