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生活服务业补短板 从家门口开始

2021-11-03 10:50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近年来,我国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就业、保障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共享不够等问题。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供给、激活需求等9个方面提出30项具体举措。

老年服务定目标

发展“群众身边的生活性服务业”是制定出台“生活性服务业30条”的重要政策导向。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意见》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基础性生活性服务业内涵,分层分类加强服务供给,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生活服务与社区便民服务三大类。

提供“家门口”的生活服务,需要完善社区服务资源。《意见》提出,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性生活服务。

具体来看,可通过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方式,完善城市生活服务网点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探索社区服务设施“一点多用”,探索建立社区生活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机制。

同时,推动社区物业延伸发展基础性、嵌入式服务,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老龄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养老工作是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市聚焦群众关切的老年人“做饭难”问题,正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截至10月底,北京提前完成年度1000家养老助餐点发展任务,覆盖2000个社区,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及获得感,探索形成养老助餐服务“北京样板”。

目前,北京全市共建成运营109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完善驿站运营补贴方式,推动驿站可持续运营。按照每人每月180元的标准,通过购买驿站服务方式,可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养老顾问、个人清洁、呼叫服务等四项基本养老服务。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

除了鼓励扩大供给,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生活性服务,《意见》也从培育强大市场,激活消费需求出发,提出多点意见。

《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布局,如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品质化多样化升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等服务,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提升吸纳脱贫人口特别是易地搬迁群众就业能力。

生活性服务业既具有社会事业的属性,又具有产业的属性,是公共物品和市场产品的组合。《意见》推进服务业态融合创新,在生活性服务业各领域,纵深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健全医疗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相互延伸机制,实现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

《意见》还提到,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起设立“美好生活城市联盟”。

在县乡区域,加快贯通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推进电商、快递进农村。推进便民服务企业在县城建设服务综合体,在乡镇设置服务门店,在行政村设置服务网点。经常性开展医疗问诊、文化、电影、体育等下乡活动。

当下,社会日常生活消费正从线下逐步转到线上。《意见》鼓励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拓展在线技能培训、数字健康、数字文化场馆、虚拟景区、虚拟养老院、在线健身、智慧社区等新型服务应用。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通过预约服务、无接触服务、沉浸式体验等扩大优质服务覆盖面。

“随着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层出叠现,互联网对企业与消费群体的覆盖进一步扩大。以远程办公、在线课堂等为代表的宅经济、指尖消费呈现出巨大活力,有力地提振了消费。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可供选择的范围,消费趋势从单纯地注重功能性消费转变为功能性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身份验证、数字识别、失信惩罚等机制持续完善,也为线上交易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肖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从严查处预付费“跑路”

土地、人才、资金等是制约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意见》结合现实中的突出问题,统筹各种政策渠道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和适度宽松安排。

为解决服务场地设施“租不到”“租不起”等难题,《意见》提出,引导和支持各地补建社区“一老一小”、公共卫生、全民健身等服务设施,适当放宽用地和容积率限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大城市疏解腾退资源优先改造用于社区服务。推广政府无偿或低价提供场地设施、市场主体微利运营模式,降低设施成本。

在吸引人才方面,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养老、育幼、家政等相关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加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支持护理、康复、家政、育幼等相关专业高职毕业生提升学历。到2025年,力争全国护理、康复、家政、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相关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比2020年增加1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意见》强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从严治理滥用垄断地位、价格歧视、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在健身房、洗发店、教育机构等办卡后店家跑路的事件时有发生。《意见》中提到,将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预付消费“跑路坑民”、虚假广告宣传、非法集资等案件。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近年来,我国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就业、保障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共享不够等问题。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供给、激活需求等9个方面提出30项具体举措。

老年服务定目标

发展“群众身边的生活性服务业”是制定出台“生活性服务业30条”的重要政策导向。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意见》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基础性生活性服务业内涵,分层分类加强服务供给,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生活服务与社区便民服务三大类。

提供“家门口”的生活服务,需要完善社区服务资源。《意见》提出,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性生活服务。

具体来看,可通过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方式,完善城市生活服务网点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探索社区服务设施“一点多用”,探索建立社区生活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机制。

同时,推动社区物业延伸发展基础性、嵌入式服务,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老龄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养老工作是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市聚焦群众关切的老年人“做饭难”问题,正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截至10月底,北京提前完成年度1000家养老助餐点发展任务,覆盖2000个社区,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及获得感,探索形成养老助餐服务“北京样板”。

目前,北京全市共建成运营109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完善驿站运营补贴方式,推动驿站可持续运营。按照每人每月180元的标准,通过购买驿站服务方式,可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养老顾问、个人清洁、呼叫服务等四项基本养老服务。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

除了鼓励扩大供给,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生活性服务,《意见》也从培育强大市场,激活消费需求出发,提出多点意见。

《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布局,如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品质化多样化升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等服务,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提升吸纳脱贫人口特别是易地搬迁群众就业能力。

生活性服务业既具有社会事业的属性,又具有产业的属性,是公共物品和市场产品的组合。《意见》推进服务业态融合创新,在生活性服务业各领域,纵深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健全医疗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相互延伸机制,实现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

《意见》还提到,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起设立“美好生活城市联盟”。

在县乡区域,加快贯通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推进电商、快递进农村。推进便民服务企业在县城建设服务综合体,在乡镇设置服务门店,在行政村设置服务网点。经常性开展医疗问诊、文化、电影、体育等下乡活动。

当下,社会日常生活消费正从线下逐步转到线上。《意见》鼓励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拓展在线技能培训、数字健康、数字文化场馆、虚拟景区、虚拟养老院、在线健身、智慧社区等新型服务应用。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通过预约服务、无接触服务、沉浸式体验等扩大优质服务覆盖面。

“随着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层出叠现,互联网对企业与消费群体的覆盖进一步扩大。以远程办公、在线课堂等为代表的宅经济、指尖消费呈现出巨大活力,有力地提振了消费。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可供选择的范围,消费趋势从单纯地注重功能性消费转变为功能性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身份验证、数字识别、失信惩罚等机制持续完善,也为线上交易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肖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从严查处预付费“跑路”

土地、人才、资金等是制约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意见》结合现实中的突出问题,统筹各种政策渠道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和适度宽松安排。

为解决服务场地设施“租不到”“租不起”等难题,《意见》提出,引导和支持各地补建社区“一老一小”、公共卫生、全民健身等服务设施,适当放宽用地和容积率限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大城市疏解腾退资源优先改造用于社区服务。推广政府无偿或低价提供场地设施、市场主体微利运营模式,降低设施成本。

在吸引人才方面,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养老、育幼、家政等相关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加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支持护理、康复、家政、育幼等相关专业高职毕业生提升学历。到2025年,力争全国护理、康复、家政、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相关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比2020年增加1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意见》强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从严治理滥用垄断地位、价格歧视、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在健身房、洗发店、教育机构等办卡后店家跑路的事件时有发生。《意见》中提到,将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预付消费“跑路坑民”、虚假广告宣传、非法集资等案件。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