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2021-08-10 15:43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题: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了解藏地的不同视角。”“趣觅”公众号的介绍如是写到。即将从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该公众号创始人萍措卓玛格外期待外界看见,现代的西藏已与人们印象中模样有所不同。

刚结束医院实习,萍措斟酌后决定“弃医从文”,将回到拉萨继续她的文创事业。

时间回到2015年,萍措还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念大学二年级,利用赴美交流机会参访了一些非营利性及文化创新机构,同行者均是背景各异的不同国家青年人。

图为萍措(右)在采访过程中留影。(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用她的话说“这是一次对世界认知爆炸性增长的经历”:各国年轻人无一例外,都在通过创造性的方式更好服务社会。一番交流过后,她受到启发。

“作为藏族青年,我深感在我们的生长环境里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小时候身边那些阅历丰富的长辈总能让我对成长充满期待。”她告诉记者,如果有个平台能分享不一样的人生、讲述平凡却独具意义的故事,或许能给更多藏族青年前行的动力。想法确定,于是一个专门记录西藏人故事的公众号草创。

“趣觅”,藏语中“泉眼”一词的音译,萍措与同伴们希望“经过泉水的行人,能在漫长旅途中品尝到慰藉心灵的清水”。

上海藏餐厅的服务员、少林寺的藏族武僧、北漂的瑜伽老师、工作于世界顶级医疗机构的藏族学者、奥运选手、跑酷团队……“趣觅”目光由远及深,志在建立起当代藏族青年群像。

“比如制作藏香,他们采集原料时一次只会摘下两片花瓣,这背后是对自然的敬畏。在西藏,人与自然的关系、利他的价值观,都是我想通过趣觅去传达的。”手工艺人是萍措最挂念的讲述对象,儿时生活相伴的藏毯、藏香、唐卡、氆氇如今成了吸引人们走进藏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生于西医世家,从医一度是执业必然。然而经过5年的医学院学习,她却爱上且执着于文字工作。“西藏的医疗环境当然也很缺人才,但我有很强烈的感受,我想从事更感兴趣的事。”

她坚定的态度让家人们慢慢接受其选择。“拉萨是保留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我希望记录身处改变之中的人们,他们人生的变迁正在与时代的发展产生碰撞。”

在拉萨念小学,高中时期考到广东佛山的西藏中学就读,大学来到上海、其间曾体验跨洋生活,毕业毅然回家,这样的人生路径在萍措的儿时玩伴看来实属“不寻常”。她强调,也是这些经历,让自己更想回家服务西藏。

图后排中间为萍措。(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一座城市文化生活的稀疏程度,很大程度左右青年群体的去留。萍措决定回来,志在于此。“现在的西藏,与很多人印象中的样貌已有很大的不同。”她介绍,尤其在文化生活方面,年轻人发起的活动越来越多,一些理念前卫的展览、演出也时常能出现在拉萨街头。

“在上海生活,我对西藏的关注从未减少。上海的摩登、流行与西藏的传统、厚重,时常给我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经验。”在萍措看来,拉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时常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敏感捕捉冲击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在家庭中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和朋友通过社交媒体保持沟通,接收新鲜事物。传统世界赋予我们更强的底气和信心,与现代世界相处时,给予我们一种独特的方法论。”她说。(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题: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了解藏地的不同视角。”“趣觅”公众号的介绍如是写到。即将从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该公众号创始人萍措卓玛格外期待外界看见,现代的西藏已与人们印象中模样有所不同。

刚结束医院实习,萍措斟酌后决定“弃医从文”,将回到拉萨继续她的文创事业。

时间回到2015年,萍措还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念大学二年级,利用赴美交流机会参访了一些非营利性及文化创新机构,同行者均是背景各异的不同国家青年人。

图为萍措(右)在采访过程中留影。(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用她的话说“这是一次对世界认知爆炸性增长的经历”:各国年轻人无一例外,都在通过创造性的方式更好服务社会。一番交流过后,她受到启发。

“作为藏族青年,我深感在我们的生长环境里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小时候身边那些阅历丰富的长辈总能让我对成长充满期待。”她告诉记者,如果有个平台能分享不一样的人生、讲述平凡却独具意义的故事,或许能给更多藏族青年前行的动力。想法确定,于是一个专门记录西藏人故事的公众号草创。

“趣觅”,藏语中“泉眼”一词的音译,萍措与同伴们希望“经过泉水的行人,能在漫长旅途中品尝到慰藉心灵的清水”。

上海藏餐厅的服务员、少林寺的藏族武僧、北漂的瑜伽老师、工作于世界顶级医疗机构的藏族学者、奥运选手、跑酷团队……“趣觅”目光由远及深,志在建立起当代藏族青年群像。

“比如制作藏香,他们采集原料时一次只会摘下两片花瓣,这背后是对自然的敬畏。在西藏,人与自然的关系、利他的价值观,都是我想通过趣觅去传达的。”手工艺人是萍措最挂念的讲述对象,儿时生活相伴的藏毯、藏香、唐卡、氆氇如今成了吸引人们走进藏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生于西医世家,从医一度是执业必然。然而经过5年的医学院学习,她却爱上且执着于文字工作。“西藏的医疗环境当然也很缺人才,但我有很强烈的感受,我想从事更感兴趣的事。”

她坚定的态度让家人们慢慢接受其选择。“拉萨是保留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我希望记录身处改变之中的人们,他们人生的变迁正在与时代的发展产生碰撞。”

在拉萨念小学,高中时期考到广东佛山的西藏中学就读,大学来到上海、其间曾体验跨洋生活,毕业毅然回家,这样的人生路径在萍措的儿时玩伴看来实属“不寻常”。她强调,也是这些经历,让自己更想回家服务西藏。

图后排中间为萍措。(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一座城市文化生活的稀疏程度,很大程度左右青年群体的去留。萍措决定回来,志在于此。“现在的西藏,与很多人印象中的样貌已有很大的不同。”她介绍,尤其在文化生活方面,年轻人发起的活动越来越多,一些理念前卫的展览、演出也时常能出现在拉萨街头。

“在上海生活,我对西藏的关注从未减少。上海的摩登、流行与西藏的传统、厚重,时常给我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经验。”在萍措看来,拉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时常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敏感捕捉冲击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在家庭中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和朋友通过社交媒体保持沟通,接收新鲜事物。传统世界赋予我们更强的底气和信心,与现代世界相处时,给予我们一种独特的方法论。”她说。(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