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重新发现中国海洋文明——解码泉州世遗

2021-07-26 10:09

新华社福州7月25日电 题:重新发现中国海洋文明——解码泉州世遗

新华社记者郑良、邰晓安、许雪毅

7月25日傍晚,福建福州,随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现场落锤声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海相伴,向海而生,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0至14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这是泉州德济门遗址及周围城市景观(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历经千年,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活化利用。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赋予这些遗存新的活力,也给泉州带来新的机遇。“宋元时期,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美美与共,这对于今日的世界仍然是重要启示。”泉州申遗文本负责人傅晶说。

  梯航万国的刺桐古港

  游人在傍晚时分游览泉州洛阳桥(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洛阳桥,耗银千万两的宋代超级工程至今人来人往,显示出交通运输的畅通;尾林窑址,山坡上层层叠叠的古代瓷片,可以管窥生产规模的庞大;草庵摩尼光佛,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跃然纸上……

  这是泉州草庵摩尼光佛景区(2019年5月20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走近泉州22个遗产点,至今能触摸到宋元泉州从生产运输到销售贸易、从山区腹地到沿海平原、从多元社群到城市结构的多元繁荣景象。

“这些遗产点构成了一个复合型系统,在10至14世纪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傅晶说。

  这是位于泉州石狮市的石湖码头古渡口(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走近泉州石狮市的石湖码头遗产点,岸礁上千年前挑夫搬运货物的石阶依然清晰可见。不远处,高约36米、为宋元时期泉州港“潮声帆影”指引方向的六胜塔傲然耸立。它们共同见证了古代泉州港最为繁盛辉煌的时刻。

“当时泉州市场的消化能力、转运能力、辐射能力都很强,客商在这里可以采购到任何他需要的货物。” 泉州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说。

  这是位于泉州晋江安海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全景(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据记载,元代时与泉州通航贸易的国家与地区近百个、进口商品种类达330多种。在泉州这个国际商贸中心,商人们来时装载香料、药材、珠翠、布帛等大量“蕃货”,去时还可载满陶瓷、丝绸、茶叶、铁等“中国制造”,往返贸易,利润往往十分可观。

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当时泉州港的繁荣赞叹不已,还在书中专门计算了泉州港的贸易收益问题。

有人销售,有人购买。有人运输,有人管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背后,是国家和地方对海洋贸易发展的重视,是强大的制度保障、生产基地、运输网络与多元社群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是泉州市舶司遗址(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北宋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也就是海关,泉州成为国家级对外窗口。中外商人在泉州做生意得到制度和法律的充分保障。

“比如,外国商人在交易或生活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状况,可以得到外商财产保全等涉外法律的保驾护航。”李国宏说。

在他看来,“中国人走向深蓝,探索未知世界,走出去请进来,泉州不是最早的,但在宋元时期是做得最成功的。”

历史悠久的世界海洋贸易,在10至14世纪迎来了又一次异彩纷呈的繁荣期,形成了大航海时代前的“首个世界体系”。

  这是泉州江口码头(7月6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身处这一体系中的泉州,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座繁荣的海港城市,更是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共建共享的世界级城市平台。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陆续定居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不同习俗和文明和谐共存、相互交融,也造就了泉州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

傅晶表示,宋元泉州最独特的价值,就是形成了一种区域整合、多元繁荣的独特发展智慧和卓越成就。这种杰出的社会发展智慧让泉州成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10至14世纪能够代表世界的典范城市。

  历久弥新的半城烟火

  这是泉州西街上的闽南风情建筑(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泉州古城,中式古厝与南洋骑楼交错林立,充满了浓郁的闽南风情。这里也是泉州遗产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此次6.41平方公里的古城全部作为遗产保护缓冲区,这在全国文化遗产项目中并不多见。

“这意味着,整个泉州古城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都将受到严格限制。”泉州市申遗办副主任吕秀家说。

  这是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域的西街及周边(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此前,国际专家来现场考察时,感叹泉州古城很宝贵,格局肌理很完整、遗产非常丰富,建议把古城全部纳入缓冲区,以便让古城今后可以更好地保护下去。

这番建议得到泉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

  南音爱好者在位于泉州府文庙的南音传习所内为观众演出(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泉州的老百姓从古到今都有爱护遗产、保护遗产的自觉性。”吕秀家举例说,泉州府文庙在清代就立了示禁碑,不允许摆摊设点;洛阳桥同样也立有示禁碑,要求附近的窑厂不能靠近开挖。

  这是泉州洛阳桥及周边景观(7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泉州的城市更新,也在小心呵护古城这难得的烟火气。

  游人在傍晚时分游览泉州洛阳桥(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为了提升泉州古城人居环境,近年来,泉州对多条街巷实施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却不过多影响他们,不采取大拆大建或盆景式开发,而是大力推行“微改造”,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泉州古城办项目建设组副组长谢永明说,古城原来的建筑,有的基础设施老化,有的存在功能缺失,改造主要是提升古城的排水排污、电力电线、立面改造等基础设施,让古城更宜居。“对城市建设者来说,这种‘微改造’属于‘自讨苦吃’,却保障了城市文脉的活态传承。”

  泉州市金鱼巷的商家为游客展示特色木偶玩具(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最早示范“微改造”的金鱼巷,效果已经显现:街道两侧的建筑风貌保持不变,但密如蛛网的电线下地了,地下管网铺设了,功能设施焕然一新。

  游客在“微改造”后的泉州市金鱼巷游玩(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我在古城长大,夏天喜欢坐在戏院门口柱子的莲花瓣上,很清凉。戏院对面屋顶开满蓝花楹,跟花的毯子一样。”谢永明说,改造后的老城,依然带着温馨的旧时模样。

文化遗产保存的完整性是成为世界遗产的一个必要条件,获评世界遗产又会进一步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副科长李庆军认为,这种自豪感会加强社会凝聚力,有利于让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好。

  美美与共的千年回响

泉州涂门街,这条长约千米的古街上,清真寺、关岳庙、文庙比邻而居。很多外地人初到泉州,往往诧异于这一文化上的和谐。而泉州本地人对此却习以为常。

  这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角(2019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10至14世纪,泉州创造了一个多元、开放、共享的典范城市。如今,多元、开放、包容依然是泉州这座城市的底色。”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说。

“宋元时,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外国人不仅仅做贸易,他们对泉州这座国际化港口城市也有很深的认同感。”泉州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馆长丁清渠说,创造泉州港奇迹的、讲述泉州港故事的,不仅仅是泉州人、中国人,千年前所有居住在泉州的人都是泉州荣耀的参与者。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幅大型手绘《刺桐梦华录》生动再现了宋元泉州港的多元共融景象:熙熙攘攘的码头上,身着各色服饰、不同容貌的商旅百姓,或忙碌或游戏,和谐交融。

  这是位于泉州石狮市的六胜塔(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这一繁荣景象,如今仍在延续。站在六胜塔旁眺望,不远处便是泉州港石湖码头,港区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7月初刚刚封关运营。这种比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开放性更强的监管方式,将有力提升泉州港的贸易便利化和国际竞争优势。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市正在全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2021年上半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1248.1亿元,同比增长55.3%。“十四五”期间,泉州将建设“公铁海空”一体的海丝国际物流中心,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新华社福州7月25日电 题:重新发现中国海洋文明——解码泉州世遗

新华社记者郑良、邰晓安、许雪毅

7月25日傍晚,福建福州,随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现场落锤声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海相伴,向海而生,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0至14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这是泉州德济门遗址及周围城市景观(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历经千年,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活化利用。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赋予这些遗存新的活力,也给泉州带来新的机遇。“宋元时期,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美美与共,这对于今日的世界仍然是重要启示。”泉州申遗文本负责人傅晶说。

  梯航万国的刺桐古港

  游人在傍晚时分游览泉州洛阳桥(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洛阳桥,耗银千万两的宋代超级工程至今人来人往,显示出交通运输的畅通;尾林窑址,山坡上层层叠叠的古代瓷片,可以管窥生产规模的庞大;草庵摩尼光佛,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跃然纸上……

  这是泉州草庵摩尼光佛景区(2019年5月20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走近泉州22个遗产点,至今能触摸到宋元泉州从生产运输到销售贸易、从山区腹地到沿海平原、从多元社群到城市结构的多元繁荣景象。

“这些遗产点构成了一个复合型系统,在10至14世纪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傅晶说。

  这是位于泉州石狮市的石湖码头古渡口(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走近泉州石狮市的石湖码头遗产点,岸礁上千年前挑夫搬运货物的石阶依然清晰可见。不远处,高约36米、为宋元时期泉州港“潮声帆影”指引方向的六胜塔傲然耸立。它们共同见证了古代泉州港最为繁盛辉煌的时刻。

“当时泉州市场的消化能力、转运能力、辐射能力都很强,客商在这里可以采购到任何他需要的货物。” 泉州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说。

  这是位于泉州晋江安海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全景(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据记载,元代时与泉州通航贸易的国家与地区近百个、进口商品种类达330多种。在泉州这个国际商贸中心,商人们来时装载香料、药材、珠翠、布帛等大量“蕃货”,去时还可载满陶瓷、丝绸、茶叶、铁等“中国制造”,往返贸易,利润往往十分可观。

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当时泉州港的繁荣赞叹不已,还在书中专门计算了泉州港的贸易收益问题。

有人销售,有人购买。有人运输,有人管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背后,是国家和地方对海洋贸易发展的重视,是强大的制度保障、生产基地、运输网络与多元社群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是泉州市舶司遗址(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北宋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也就是海关,泉州成为国家级对外窗口。中外商人在泉州做生意得到制度和法律的充分保障。

“比如,外国商人在交易或生活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状况,可以得到外商财产保全等涉外法律的保驾护航。”李国宏说。

在他看来,“中国人走向深蓝,探索未知世界,走出去请进来,泉州不是最早的,但在宋元时期是做得最成功的。”

历史悠久的世界海洋贸易,在10至14世纪迎来了又一次异彩纷呈的繁荣期,形成了大航海时代前的“首个世界体系”。

  这是泉州江口码头(7月6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身处这一体系中的泉州,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座繁荣的海港城市,更是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共建共享的世界级城市平台。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陆续定居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不同习俗和文明和谐共存、相互交融,也造就了泉州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

傅晶表示,宋元泉州最独特的价值,就是形成了一种区域整合、多元繁荣的独特发展智慧和卓越成就。这种杰出的社会发展智慧让泉州成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10至14世纪能够代表世界的典范城市。

  历久弥新的半城烟火

  这是泉州西街上的闽南风情建筑(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泉州古城,中式古厝与南洋骑楼交错林立,充满了浓郁的闽南风情。这里也是泉州遗产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此次6.41平方公里的古城全部作为遗产保护缓冲区,这在全国文化遗产项目中并不多见。

“这意味着,整个泉州古城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都将受到严格限制。”泉州市申遗办副主任吕秀家说。

  这是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域的西街及周边(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此前,国际专家来现场考察时,感叹泉州古城很宝贵,格局肌理很完整、遗产非常丰富,建议把古城全部纳入缓冲区,以便让古城今后可以更好地保护下去。

这番建议得到泉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

  南音爱好者在位于泉州府文庙的南音传习所内为观众演出(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泉州的老百姓从古到今都有爱护遗产、保护遗产的自觉性。”吕秀家举例说,泉州府文庙在清代就立了示禁碑,不允许摆摊设点;洛阳桥同样也立有示禁碑,要求附近的窑厂不能靠近开挖。

  这是泉州洛阳桥及周边景观(7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泉州的城市更新,也在小心呵护古城这难得的烟火气。

  游人在傍晚时分游览泉州洛阳桥(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为了提升泉州古城人居环境,近年来,泉州对多条街巷实施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却不过多影响他们,不采取大拆大建或盆景式开发,而是大力推行“微改造”,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泉州古城办项目建设组副组长谢永明说,古城原来的建筑,有的基础设施老化,有的存在功能缺失,改造主要是提升古城的排水排污、电力电线、立面改造等基础设施,让古城更宜居。“对城市建设者来说,这种‘微改造’属于‘自讨苦吃’,却保障了城市文脉的活态传承。”

  泉州市金鱼巷的商家为游客展示特色木偶玩具(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最早示范“微改造”的金鱼巷,效果已经显现:街道两侧的建筑风貌保持不变,但密如蛛网的电线下地了,地下管网铺设了,功能设施焕然一新。

  游客在“微改造”后的泉州市金鱼巷游玩(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我在古城长大,夏天喜欢坐在戏院门口柱子的莲花瓣上,很清凉。戏院对面屋顶开满蓝花楹,跟花的毯子一样。”谢永明说,改造后的老城,依然带着温馨的旧时模样。

文化遗产保存的完整性是成为世界遗产的一个必要条件,获评世界遗产又会进一步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副科长李庆军认为,这种自豪感会加强社会凝聚力,有利于让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好。

  美美与共的千年回响

泉州涂门街,这条长约千米的古街上,清真寺、关岳庙、文庙比邻而居。很多外地人初到泉州,往往诧异于这一文化上的和谐。而泉州本地人对此却习以为常。

  这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角(2019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10至14世纪,泉州创造了一个多元、开放、共享的典范城市。如今,多元、开放、包容依然是泉州这座城市的底色。”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说。

“宋元时,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外国人不仅仅做贸易,他们对泉州这座国际化港口城市也有很深的认同感。”泉州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馆长丁清渠说,创造泉州港奇迹的、讲述泉州港故事的,不仅仅是泉州人、中国人,千年前所有居住在泉州的人都是泉州荣耀的参与者。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幅大型手绘《刺桐梦华录》生动再现了宋元泉州港的多元共融景象:熙熙攘攘的码头上,身着各色服饰、不同容貌的商旅百姓,或忙碌或游戏,和谐交融。

  这是位于泉州石狮市的六胜塔(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这一繁荣景象,如今仍在延续。站在六胜塔旁眺望,不远处便是泉州港石湖码头,港区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7月初刚刚封关运营。这种比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开放性更强的监管方式,将有力提升泉州港的贸易便利化和国际竞争优势。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市正在全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2021年上半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1248.1亿元,同比增长55.3%。“十四五”期间,泉州将建设“公铁海空”一体的海丝国际物流中心,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