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今日盛世,如你所愿” 建党百年回望中央苏区历史擘画

2021-06-24 08:37

  这是瑞金叶坪乡华屋村新建的客家小楼。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如今,村民告别了土坯房,步入新生活(2019年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带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登上历史舞台;10年后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

建党百年之际,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不断迎来新的访客。一份泛黄的报纸《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把历史拉回到赣南中央苏区。

“革命的担子还要挑到更远的地方去……我们不但要完成民主革命,而且要使革命转移到将来的社会主义方向去……最后还要进到共产主义。”八角帽造型的礼堂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如此擘画未来中国的蓝图。

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刻,回望共产党人在赣南中央苏区预言般的擘画,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一幅百年史诗画卷已展开——“今日盛世,如你所愿”。

 以永恒初心兑现历史庄严承诺

清晨,江西兴国县列宁学校传来孩子们琅琅读书声。

毗邻学校不远处的长冈乡调查会会址,也曾是一所列宁小学,推开会址大门,仿佛回到90年前的苏区。

“那时只要想读书,任何人都可以去列宁小学上学。”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101岁老人温家俸至今记得,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央苏区几乎村村都办起了列宁小学。得益于此,作为农家子弟的他走进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后来成为一名老师。

从执政尝试时明确“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到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战略任务,实现从文盲占八成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性转变,作为一名老师,温家俸亲历并见证了一个政党围绕一张课桌近百年来接续推进的不懈努力。

以百姓心为心,教育只是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个缩影。

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的瑞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源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的第一部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并设立外交、军事、财政、土地、劳动等九部一局,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人”字当先,“民”字为重,“人民”政权奠定为民本色。从注意群众的“柴米油盐”,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岁月递嬗,民生优先的理念一脉相承。

距离瑞金市区20里处,是几乎家家都有烈士的“红军村”叶坪乡华屋自然村。

从村口塘边望去,一边是66栋客家新楼,一边是7栋留作记忆的危旧土坯房。伴随脱贫攻坚,数代人住着低矮破旧、透风漏雨土坯房的华屋实施危旧土坯房改造,发展大棚蔬菜、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230元增长到1.5万元。2018年7月,华屋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红军后人商议,“专门保留几间老屋,要让后人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

2021年2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个庄严宣告传遍万水千山: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见证华屋蝶变的叶坪乡乡长朱胜江现场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他说,当初在苏区时期许下的庄严承诺,已桩桩件件变成现实,党对老百姓始终如一、说到做到。

关山重重的赣南,最早因80多年前的一个规划而变得四通八达。

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交通管理局旧址,一幅中央苏区交通干线图吸引游客驻足。图纸上,以瑞金为中心的22条干路向四周延伸。讲解员梁霞介绍,1933年11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发布第十八号训令,公布《中央政府修路计划》,动员群众修筑22条干路及各县区乡支路,以发展经济流通商业、便利群众往来,回报苏区人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作出的巨大贡献。

行走红土地,许多苏区时期建起的桥边,红军帮着修成的路边,新的增收路、致富路网越织越密。

1996年,京九铁路开通,赣南中央苏区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2019年,昌赣高铁开通,苏区跨入高铁时代。今年5月,作为南北大通道京港高铁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江西段正线钢轨铺设完成,建成后赣州至深圳乘坐火车将由7小时缩短至2小时。

从时速100多公里的普铁,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变化的是速度,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土地,农民的命根子。“正月里来是新春,红军发我土地证,四四方方一张纸,圆圆巴巴一颗印。”一曲约90年前的赣南山歌,唱出当年拿到土地证的农民开启新生活的心声。如今,山歌有了新版本:“喜连连来笑连连,山林田地再确权,感谢党的政策好,农民吃了定心丸。”

循着歌声,走进会昌县文武坝镇古坊村,蔬菜、四季果采摘等产业基地和生态农庄错落分布,一派欣欣向荣。村党支部书记刘厚山说,村里盘活零散、撂荒的土地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不到3000元增至8000元以上。

从土地证到确权证,印证一个朴素真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以高质量发展续写现代化新篇章

仲夏时节,赣州经开区,一月前开工建设的吉利赣州动力电池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隆,一片火热景象。

伴随这一项目落地,赣州市已汇聚吉利赣州动力电池、国机智骏、凯马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93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初步形成“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向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迈进。

80多年前,在反“围剿”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进行了一切可能的与必需的经济建设,不仅建立了以中央兵工厂为主体的军需工业,还兴办了以钨矿开采为主的出口工业和造纸厂、织布厂等公营民用工业。

苏区史专家、赣州市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胡日旺说,党独立自主领导经济建设、建构国家财政,正是从这里开始。

赣县江口,一座老屋历经岁月沧桑。

80多年前,这里是临时中央政府对外贸易总局江口分局,是当时最重要、最活跃的分局之一,最繁忙时有100多名工作人员。钨砂、纸张、木材等商品由这里运至苏区外交易,换来急需的食盐、医药器材、无线电器材等物资。苏区的对外贸易成为当时共产党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抓手。

80多年后,一列列通江达海的中欧、中亚班列驶过,满载包括南康家具、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中国制造”驶出国门。

走进列车驶出的赣州国际港,叉车往来穿梭、塔吊繁忙作业、班列密集开行……这个7年前建设的内陆口岸已成为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开通了19条中欧(亚)班列线路,世界前十名的船舶公司,超半数入驻赣州港,全国各大物流企业在赣州港设立区域分拨中心。

2020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说,在革命老区设立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我国深化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于都河畔,游人如织。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在这里集结出发;如今,这片蕴藏着丰富稀土资源的红色大地备受瞩目。

着眼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生产、赶订单。去年,这家主营稀土相关业务的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2.58%;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2.03%。

企业经营逆势上扬,靠的是不断加大创新投入。2020年,这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约1.03亿元,同比增长60.44%;截至今年4月,这家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7件,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0件,累计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件。

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近年来,江西聚焦电子信息、VR产业、物联网、数字经济等产业重点发力。新增长点加速培育,新动能势头正劲。今年一季度,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7%、38.4%、40.9%。

以优良作风再创“第一等的工作”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一本80多年前苏区干部主动交食宿费的记账簿引人驻足。

80多年后,瑞金市沙洲坝镇分管财务的副镇长廖俊云拿出一沓就餐票据,各级干部出差下乡按规定缴纳伙食费的信息一目了然。

瑞金市委党史办副主任罗春花说,早在执政尝试伊始,党就对可能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保持清醒,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在中央人民委员会下设立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负责监督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并探索建立了包括巡视、审计监督等在内的一套富有权威、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苏区时期禁止“公马私骑”到今天禁止公车私用;从“每月点洋蜡烛超过30包”被通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从苏区时期出台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反腐败法令,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百年党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新的历史自觉和勇毅担当。

如今,老区迎来发展机遇期,也是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转型期、弯道超车“窗口期”;红土地迎发展大考的同时,迎来一场干部作风和能力大考。

建机制、强队伍,江西激励基层干部奋斗新时代、再创“第一等的工作”。瞄准“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集中发力、猛药去疴;除“文山”填“会海”,为基层“减负”“松绑”;问诊“考核病”、拆除“花架子”,刀刃向内开展各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体检”。

不久前,江西鹰潭市政务服务大厅新设了一个特殊的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为什么要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鹰潭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胡志新说,过去群众遇到办不了、难办理的问题,往往需要奔波多次,一来二去很耽搁时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旨在倒逼窗口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办成”渠道,让群众“能办事、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江西省政务服务办一级巡视员廖裕良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干部“直面短板敢作为、创新思维善作为、抢抓机遇快作为”的作风建设。

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吸引资源、吸引项目。目前,江西老区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打造全年365天“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平台。近年来出台182条减负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6400多亿元。(记者刘健、郭远明、高皓亮)


  这是瑞金叶坪乡华屋村新建的客家小楼。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如今,村民告别了土坯房,步入新生活(2019年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带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登上历史舞台;10年后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

建党百年之际,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不断迎来新的访客。一份泛黄的报纸《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把历史拉回到赣南中央苏区。

“革命的担子还要挑到更远的地方去……我们不但要完成民主革命,而且要使革命转移到将来的社会主义方向去……最后还要进到共产主义。”八角帽造型的礼堂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如此擘画未来中国的蓝图。

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刻,回望共产党人在赣南中央苏区预言般的擘画,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一幅百年史诗画卷已展开——“今日盛世,如你所愿”。

 以永恒初心兑现历史庄严承诺

清晨,江西兴国县列宁学校传来孩子们琅琅读书声。

毗邻学校不远处的长冈乡调查会会址,也曾是一所列宁小学,推开会址大门,仿佛回到90年前的苏区。

“那时只要想读书,任何人都可以去列宁小学上学。”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101岁老人温家俸至今记得,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央苏区几乎村村都办起了列宁小学。得益于此,作为农家子弟的他走进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后来成为一名老师。

从执政尝试时明确“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到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战略任务,实现从文盲占八成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性转变,作为一名老师,温家俸亲历并见证了一个政党围绕一张课桌近百年来接续推进的不懈努力。

以百姓心为心,教育只是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个缩影。

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的瑞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源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的第一部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并设立外交、军事、财政、土地、劳动等九部一局,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人”字当先,“民”字为重,“人民”政权奠定为民本色。从注意群众的“柴米油盐”,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岁月递嬗,民生优先的理念一脉相承。

距离瑞金市区20里处,是几乎家家都有烈士的“红军村”叶坪乡华屋自然村。

从村口塘边望去,一边是66栋客家新楼,一边是7栋留作记忆的危旧土坯房。伴随脱贫攻坚,数代人住着低矮破旧、透风漏雨土坯房的华屋实施危旧土坯房改造,发展大棚蔬菜、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230元增长到1.5万元。2018年7月,华屋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红军后人商议,“专门保留几间老屋,要让后人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

2021年2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个庄严宣告传遍万水千山: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见证华屋蝶变的叶坪乡乡长朱胜江现场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他说,当初在苏区时期许下的庄严承诺,已桩桩件件变成现实,党对老百姓始终如一、说到做到。

关山重重的赣南,最早因80多年前的一个规划而变得四通八达。

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交通管理局旧址,一幅中央苏区交通干线图吸引游客驻足。图纸上,以瑞金为中心的22条干路向四周延伸。讲解员梁霞介绍,1933年11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发布第十八号训令,公布《中央政府修路计划》,动员群众修筑22条干路及各县区乡支路,以发展经济流通商业、便利群众往来,回报苏区人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作出的巨大贡献。

行走红土地,许多苏区时期建起的桥边,红军帮着修成的路边,新的增收路、致富路网越织越密。

1996年,京九铁路开通,赣南中央苏区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2019年,昌赣高铁开通,苏区跨入高铁时代。今年5月,作为南北大通道京港高铁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江西段正线钢轨铺设完成,建成后赣州至深圳乘坐火车将由7小时缩短至2小时。

从时速100多公里的普铁,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变化的是速度,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土地,农民的命根子。“正月里来是新春,红军发我土地证,四四方方一张纸,圆圆巴巴一颗印。”一曲约90年前的赣南山歌,唱出当年拿到土地证的农民开启新生活的心声。如今,山歌有了新版本:“喜连连来笑连连,山林田地再确权,感谢党的政策好,农民吃了定心丸。”

循着歌声,走进会昌县文武坝镇古坊村,蔬菜、四季果采摘等产业基地和生态农庄错落分布,一派欣欣向荣。村党支部书记刘厚山说,村里盘活零散、撂荒的土地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不到3000元增至8000元以上。

从土地证到确权证,印证一个朴素真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以高质量发展续写现代化新篇章

仲夏时节,赣州经开区,一月前开工建设的吉利赣州动力电池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隆,一片火热景象。

伴随这一项目落地,赣州市已汇聚吉利赣州动力电池、国机智骏、凯马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93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初步形成“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向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迈进。

80多年前,在反“围剿”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进行了一切可能的与必需的经济建设,不仅建立了以中央兵工厂为主体的军需工业,还兴办了以钨矿开采为主的出口工业和造纸厂、织布厂等公营民用工业。

苏区史专家、赣州市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胡日旺说,党独立自主领导经济建设、建构国家财政,正是从这里开始。

赣县江口,一座老屋历经岁月沧桑。

80多年前,这里是临时中央政府对外贸易总局江口分局,是当时最重要、最活跃的分局之一,最繁忙时有100多名工作人员。钨砂、纸张、木材等商品由这里运至苏区外交易,换来急需的食盐、医药器材、无线电器材等物资。苏区的对外贸易成为当时共产党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抓手。

80多年后,一列列通江达海的中欧、中亚班列驶过,满载包括南康家具、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中国制造”驶出国门。

走进列车驶出的赣州国际港,叉车往来穿梭、塔吊繁忙作业、班列密集开行……这个7年前建设的内陆口岸已成为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开通了19条中欧(亚)班列线路,世界前十名的船舶公司,超半数入驻赣州港,全国各大物流企业在赣州港设立区域分拨中心。

2020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说,在革命老区设立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我国深化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于都河畔,游人如织。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在这里集结出发;如今,这片蕴藏着丰富稀土资源的红色大地备受瞩目。

着眼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生产、赶订单。去年,这家主营稀土相关业务的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2.58%;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2.03%。

企业经营逆势上扬,靠的是不断加大创新投入。2020年,这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约1.03亿元,同比增长60.44%;截至今年4月,这家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7件,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0件,累计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件。

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近年来,江西聚焦电子信息、VR产业、物联网、数字经济等产业重点发力。新增长点加速培育,新动能势头正劲。今年一季度,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7%、38.4%、40.9%。

以优良作风再创“第一等的工作”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一本80多年前苏区干部主动交食宿费的记账簿引人驻足。

80多年后,瑞金市沙洲坝镇分管财务的副镇长廖俊云拿出一沓就餐票据,各级干部出差下乡按规定缴纳伙食费的信息一目了然。

瑞金市委党史办副主任罗春花说,早在执政尝试伊始,党就对可能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保持清醒,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在中央人民委员会下设立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负责监督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并探索建立了包括巡视、审计监督等在内的一套富有权威、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苏区时期禁止“公马私骑”到今天禁止公车私用;从“每月点洋蜡烛超过30包”被通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从苏区时期出台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反腐败法令,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百年党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新的历史自觉和勇毅担当。

如今,老区迎来发展机遇期,也是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转型期、弯道超车“窗口期”;红土地迎发展大考的同时,迎来一场干部作风和能力大考。

建机制、强队伍,江西激励基层干部奋斗新时代、再创“第一等的工作”。瞄准“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集中发力、猛药去疴;除“文山”填“会海”,为基层“减负”“松绑”;问诊“考核病”、拆除“花架子”,刀刃向内开展各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体检”。

不久前,江西鹰潭市政务服务大厅新设了一个特殊的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为什么要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鹰潭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胡志新说,过去群众遇到办不了、难办理的问题,往往需要奔波多次,一来二去很耽搁时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旨在倒逼窗口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办成”渠道,让群众“能办事、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江西省政务服务办一级巡视员廖裕良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干部“直面短板敢作为、创新思维善作为、抢抓机遇快作为”的作风建设。

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吸引资源、吸引项目。目前,江西老区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打造全年365天“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平台。近年来出台182条减负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6400多亿元。(记者刘健、郭远明、高皓亮)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