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世界通过两会解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密码”

2021-03-11 09:28

中国两会成为全球媒体近期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走向尤其是最大的关注点之一。“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增长目标、高质量发展、双循环、乡村振兴,都是外媒报道中国两会的高频词。这些议题将如何影响中国?将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什么新信号?通过两会窗口,世界能否把准中国经济的脉搏?多家国际主流媒体敏锐剖析,希望从中解读中国发展的“密码”。

“6%以上”,一个“健康”的经济增长预期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随即引发国际媒体高度关注。

“这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增长预期。”美联社刊文称,“6%以上”的GDP增速,对已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的中国而言,是健康的、温和的经济增长目标。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家西尔维·马特丽也对媒体表示,中国为疫后经济全面恢复增长的2021年设立6%以上的增长目标,雄心勃勃但切实可行。马特丽解释说,中国人口众多,有巨大消费潜力,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而日益扩大的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如今欧美市场消费疲软,更加凸显了中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分析师阿尼达·米特拉的话指出,设立6%以上的增长目标不只必要,背后还有深意。米特拉说,一个温和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允许政府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德国《商报》网站3月6日报道说,中国政府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设定了相对适度的目标——6%以上,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和人士此前预估的7%至9%要低,这表明中国更想要高质量的增长,而不是快速增长。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也分析认为:“保守目标也有利于未来发展,因为它为2022年的促增长政策等其他必要政策预留了更多空间。”

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过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是时候对经济增速做出调整了。”法国经济学家西尔维·马特丽认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重视发展质量效益,意味着减少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能满足中国人民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 。

中国GDP增长目标对全球经济是一个积极信号

中国6%的增长目标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

“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表明中国经济将继续强力运转。”《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作出承诺,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以更坚定的姿态在2020年顶住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压力,并要在今年加快发展步伐。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3月6日也报道说,当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仍在疫苗、政治危机和衰退中苦苦挣扎之时,中国宣布2021年经济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证实中国已经恢复正常化,将鼓励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复苏。

伊朗伊斯兰联合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哈米德雷扎·塔拉吉指出,在全球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犹如一剂“强心剂”,为世界发展带来信心,也将对“一带一路”发展和中国在世界各领域的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认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带动周边国家经济飞跃,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计划,蕴藏经济新增长动力

中国脱贫问题与乡村振兴计划,也是此次外媒报道中国两会的关注点之一。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话题也引发外媒热议。

马来西亚《东盟邮报》3月7日刊发题为《向中国的减贫项目学习》的文章说,2012年中国约有832个贫困县,近1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中。仅8年时间,这些数字就被减少为零。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反贫困故事。文章指出,利用绿色能源和生态保护、电商,是中国消除贫困的关键工具。发展中国家应该从中国故事中获取抗击贫困斗争的灵感与动力。

马达加斯加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减贫之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精准扶贫的方略和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文章认为,中国采取了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鼓励农民创业、发展电商,开展消费扶贫等举措,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认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经济新增长的动力。该杂志网站刊文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和社会保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农村地区。

通过“十四五”规划观察未来中国

未来世界将与一个怎么样的中国打交道?各国投资者可寻找哪些中国机遇?不少外媒认为,从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应能找到一个观察窗口。

美国彭博社报道说,今年中国两会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双循环发展模式有利于中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与‘十三五’要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不同,中国‘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并未提出明确的GDP增长目标。”路透社3月8日刊发的题为《中国“十四五”未设GDP量化目标并非不要增速,有把握“保持一定增速”》的文章指出,中国不设定具体量化指标,意味着中国对经济“保持一定增速”有把握,也有利于中国更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也认为,中国“十四五”规划不设定GDP增速具体目标,是中国面对疫情、国际局势等环境变化而实行的灵活性政策,彰显了中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除支持小微企业、减税外,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吸引外资、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等规划要点,也都引发外媒关注。其中,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将在今后5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有强大国内市场的新发展格局,确保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国将通过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认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相信“十四五”期间中国会赢得更大的发展成就,并进一步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两会成为全球媒体近期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走向尤其是最大的关注点之一。“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增长目标、高质量发展、双循环、乡村振兴,都是外媒报道中国两会的高频词。这些议题将如何影响中国?将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什么新信号?通过两会窗口,世界能否把准中国经济的脉搏?多家国际主流媒体敏锐剖析,希望从中解读中国发展的“密码”。

“6%以上”,一个“健康”的经济增长预期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随即引发国际媒体高度关注。

“这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增长预期。”美联社刊文称,“6%以上”的GDP增速,对已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的中国而言,是健康的、温和的经济增长目标。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家西尔维·马特丽也对媒体表示,中国为疫后经济全面恢复增长的2021年设立6%以上的增长目标,雄心勃勃但切实可行。马特丽解释说,中国人口众多,有巨大消费潜力,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而日益扩大的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如今欧美市场消费疲软,更加凸显了中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分析师阿尼达·米特拉的话指出,设立6%以上的增长目标不只必要,背后还有深意。米特拉说,一个温和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允许政府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德国《商报》网站3月6日报道说,中国政府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设定了相对适度的目标——6%以上,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和人士此前预估的7%至9%要低,这表明中国更想要高质量的增长,而不是快速增长。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也分析认为:“保守目标也有利于未来发展,因为它为2022年的促增长政策等其他必要政策预留了更多空间。”

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过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是时候对经济增速做出调整了。”法国经济学家西尔维·马特丽认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重视发展质量效益,意味着减少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能满足中国人民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 。

中国GDP增长目标对全球经济是一个积极信号

中国6%的增长目标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

“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表明中国经济将继续强力运转。”《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作出承诺,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以更坚定的姿态在2020年顶住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压力,并要在今年加快发展步伐。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3月6日也报道说,当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仍在疫苗、政治危机和衰退中苦苦挣扎之时,中国宣布2021年经济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证实中国已经恢复正常化,将鼓励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复苏。

伊朗伊斯兰联合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哈米德雷扎·塔拉吉指出,在全球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犹如一剂“强心剂”,为世界发展带来信心,也将对“一带一路”发展和中国在世界各领域的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认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带动周边国家经济飞跃,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计划,蕴藏经济新增长动力

中国脱贫问题与乡村振兴计划,也是此次外媒报道中国两会的关注点之一。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话题也引发外媒热议。

马来西亚《东盟邮报》3月7日刊发题为《向中国的减贫项目学习》的文章说,2012年中国约有832个贫困县,近1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中。仅8年时间,这些数字就被减少为零。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反贫困故事。文章指出,利用绿色能源和生态保护、电商,是中国消除贫困的关键工具。发展中国家应该从中国故事中获取抗击贫困斗争的灵感与动力。

马达加斯加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减贫之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精准扶贫的方略和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文章认为,中国采取了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鼓励农民创业、发展电商,开展消费扶贫等举措,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认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经济新增长的动力。该杂志网站刊文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和社会保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农村地区。

通过“十四五”规划观察未来中国

未来世界将与一个怎么样的中国打交道?各国投资者可寻找哪些中国机遇?不少外媒认为,从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应能找到一个观察窗口。

美国彭博社报道说,今年中国两会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双循环发展模式有利于中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与‘十三五’要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不同,中国‘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并未提出明确的GDP增长目标。”路透社3月8日刊发的题为《中国“十四五”未设GDP量化目标并非不要增速,有把握“保持一定增速”》的文章指出,中国不设定具体量化指标,意味着中国对经济“保持一定增速”有把握,也有利于中国更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也认为,中国“十四五”规划不设定GDP增速具体目标,是中国面对疫情、国际局势等环境变化而实行的灵活性政策,彰显了中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除支持小微企业、减税外,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吸引外资、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等规划要点,也都引发外媒关注。其中,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将在今后5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有强大国内市场的新发展格局,确保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国将通过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认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相信“十四五”期间中国会赢得更大的发展成就,并进一步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