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深耕中华文化沃土 让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2023-09-15 11:42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键在于增加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讲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新的表述话语和新的价值内涵。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将有效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能。

1、传播好中华民族宏阔广博的文明观念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讲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文化。中国古人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差异是合情合理的,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合理的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世界上从未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某个单一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和文明,人类历史不可能终结于某一形态模式,多元并存是基本格局。资本的全球化决不能夷平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尊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往今来,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的融合传统,不断接纳、融合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不断消化吸收外来文明精华,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中不断发展壮大,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正因为拥有这种大度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纵观历史,从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才能发展繁荣,只有加强对话、互学互鉴,人类文明才能熠熠生辉。

中国式现代化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的价值要求。在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继续保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背景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持与弘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促进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携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2、讲述好中华文明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文化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不曾中断的最古老文明,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有着独特而丰厚的底蕴。然而近代以来,伴随几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华文明历经多轮阵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全面深入讲述好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才能讲清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

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连遭忧患而不衰的极不平凡发展历程,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其精辟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连续性蕴藏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长盛不衰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创新性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的真实写照;统一性鲜明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凝聚力与整合性;包容性决定了我们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的和平精神。这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彰显了历史赋予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鲜明特色,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讲述新时代文化建设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对新时代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民族自尊、文化自信、文明自觉极大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讲述好这些辉煌成就,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感悟到,维系一个国家的价值基础,是思想文化和伦理精神;仅有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国的崛起,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风采。

 3、阐释好中华文化悠久独特的价值理念

一种文明的对外传播,是一个让其他文明“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过程,“理解”和“接受”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核心文化认同。核心文化认同往往与不同族群、历史、传统联系在一起,呈现在观念体系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观念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主张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是中国传统执政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仁者爱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理念主张,体现了古代先哲心系于民、顺应民心的情怀,发挥了建构社会、稳定社会、校正社会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和坚实理论基础。

“天下大同”寄予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等表达了我们祖先对强国富民的憧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这一理念的升华。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既追求丰衣足食,又追求人格尊严,讲究仁义礼智信,期盼社会和谐,憧憬物质生活充实、道德境界高尚、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同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正是契合了这一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先秦时期的朴素表达。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汉代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些观念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风调雨顺、河清海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太平景象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奠定了文化根基。

中国没有称霸的文化基因。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等,是中国人民自古就秉承的精神,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重要奋斗目标,内含着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血脉当中的天下为公、亲仁善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正是这一精神的自然延续。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键在于增加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讲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新的表述话语和新的价值内涵。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将有效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能。

1、传播好中华民族宏阔广博的文明观念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讲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文化。中国古人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差异是合情合理的,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合理的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世界上从未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某个单一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和文明,人类历史不可能终结于某一形态模式,多元并存是基本格局。资本的全球化决不能夷平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尊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往今来,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的融合传统,不断接纳、融合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不断消化吸收外来文明精华,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中不断发展壮大,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正因为拥有这种大度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纵观历史,从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才能发展繁荣,只有加强对话、互学互鉴,人类文明才能熠熠生辉。

中国式现代化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的价值要求。在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继续保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背景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持与弘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促进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携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2、讲述好中华文明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文化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不曾中断的最古老文明,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有着独特而丰厚的底蕴。然而近代以来,伴随几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华文明历经多轮阵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全面深入讲述好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才能讲清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

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连遭忧患而不衰的极不平凡发展历程,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其精辟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连续性蕴藏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长盛不衰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创新性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的真实写照;统一性鲜明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凝聚力与整合性;包容性决定了我们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的和平精神。这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彰显了历史赋予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鲜明特色,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讲述新时代文化建设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对新时代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民族自尊、文化自信、文明自觉极大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讲述好这些辉煌成就,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感悟到,维系一个国家的价值基础,是思想文化和伦理精神;仅有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国的崛起,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风采。

 3、阐释好中华文化悠久独特的价值理念

一种文明的对外传播,是一个让其他文明“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过程,“理解”和“接受”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核心文化认同。核心文化认同往往与不同族群、历史、传统联系在一起,呈现在观念体系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观念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主张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是中国传统执政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仁者爱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理念主张,体现了古代先哲心系于民、顺应民心的情怀,发挥了建构社会、稳定社会、校正社会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和坚实理论基础。

“天下大同”寄予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等表达了我们祖先对强国富民的憧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这一理念的升华。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既追求丰衣足食,又追求人格尊严,讲究仁义礼智信,期盼社会和谐,憧憬物质生活充实、道德境界高尚、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同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正是契合了这一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先秦时期的朴素表达。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汉代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些观念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风调雨顺、河清海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太平景象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奠定了文化根基。

中国没有称霸的文化基因。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等,是中国人民自古就秉承的精神,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重要奋斗目标,内含着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血脉当中的天下为公、亲仁善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正是这一精神的自然延续。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