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9月13日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并初步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这份最新出炉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努力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均等化、领域多样化、支撑数字化、人才专业化,推动公共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运用体系协同发力,促进服务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中,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多元化方面,加强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提升至50%以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设适应本地区创新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网点建设,积极参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到2025年,国家级重要网点达到550家以上。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推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TISC。
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方面,推进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到2025年,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30个。
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多样化方面,强化对新领域新业态的公共服务支撑。针对元宇宙、可信人工智能、6G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等公共服务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领域新业态专题数据库。
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数字化方面,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有关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到2025年,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并初步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建设,推进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升级,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以及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
据介绍,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旨在实现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推动各地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服务更好、体验更优。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要坚持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需求,持续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