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积极构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高质量保护体系 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答卷”

2023-09-07 14: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一幅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是在我国9000多处自然保护地拍摄到的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像。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栖息繁衍环境不断改善。其中,大熊猫保护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细心照顾步入老年的大熊猫“白云”和“希梦”。随着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技术的提高,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受威胁程度的等级由“濒危”降为了“易危”。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师 陈锐:“白云”32岁了,相当于人类100岁左右,“希梦”也30岁了,都很健康。它俩还有个特殊身份,“白云”是旅比利时大熊猫“好好”的姥姥,“ 希梦 ”是旅比利时大熊猫“星徽”的姥爷。

大熊猫“好好”和“星徽”作为中国的“友谊使者”,正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茁壮成长。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访问比利时期间,出席了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的开园仪式。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给天堂动物园园长董博的复信中强调,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园长 董博: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深入人心。我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非常感兴趣。中国坚定不移,持续不断做出努力,促进万物共生,建设和谐美好的绿色家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项创举,令人惊叹。

而在当下的中国,摆脱灭绝风险的物种远远不止大熊猫一种,高水平的保护方式正在助力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这群野生梅花鹿带着幼崽悠然散步在小溪边的画面,不久前由红外相机拍摄于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过去十年,从365头梅花鹿到如今624头梅花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梅花鹿华南亚种最大的集中分布区,这个物种也摆脱了灭绝的风险。种群的扩大,得益于完善的保护措施和精细化的管理。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的密林里,我们发现有像我身后这样2米乘2米的方块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把这样的食用盐跟地上的泥土进行混合,然后堆成堆。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东升保护管理站站长 林忠华:这是我们人工建设的盐碱地,把这个食盐跟泥土混合,让梅花鹿下来舔食,补充它所需的钾钠这些微量元素。

在保护区的各个山顶,十多条总长12公里、植被低矮的通道直达山脚,这是保护区专门为梅花鹿贴心开辟的“动物通道”,方便梅花鹿下山饮水觅食,以及在栖息地之间转移。此外,最新的技术手段也被用于梅花鹿的保护中。保护区正在海量的监测数据基础之上,开发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对梅花鹿进行“鹿脸识别”,建立个体库,对野生梅花鹿的习性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詹建文:目前,我们的保护正在从原来的抢救性保护向研究型保护过渡,不再把梅花鹿种群的数量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把梅花鹿种群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构建起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高质量保护体系,制定完成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将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保护环境、生态修复和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方面持续发力,已经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种蓬勃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一幅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是在我国9000多处自然保护地拍摄到的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像。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栖息繁衍环境不断改善。其中,大熊猫保护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细心照顾步入老年的大熊猫“白云”和“希梦”。随着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技术的提高,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受威胁程度的等级由“濒危”降为了“易危”。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师 陈锐:“白云”32岁了,相当于人类100岁左右,“希梦”也30岁了,都很健康。它俩还有个特殊身份,“白云”是旅比利时大熊猫“好好”的姥姥,“ 希梦 ”是旅比利时大熊猫“星徽”的姥爷。

大熊猫“好好”和“星徽”作为中国的“友谊使者”,正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茁壮成长。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访问比利时期间,出席了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的开园仪式。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给天堂动物园园长董博的复信中强调,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园长 董博: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深入人心。我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非常感兴趣。中国坚定不移,持续不断做出努力,促进万物共生,建设和谐美好的绿色家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项创举,令人惊叹。

而在当下的中国,摆脱灭绝风险的物种远远不止大熊猫一种,高水平的保护方式正在助力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这群野生梅花鹿带着幼崽悠然散步在小溪边的画面,不久前由红外相机拍摄于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过去十年,从365头梅花鹿到如今624头梅花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梅花鹿华南亚种最大的集中分布区,这个物种也摆脱了灭绝的风险。种群的扩大,得益于完善的保护措施和精细化的管理。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的密林里,我们发现有像我身后这样2米乘2米的方块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把这样的食用盐跟地上的泥土进行混合,然后堆成堆。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东升保护管理站站长 林忠华:这是我们人工建设的盐碱地,把这个食盐跟泥土混合,让梅花鹿下来舔食,补充它所需的钾钠这些微量元素。

在保护区的各个山顶,十多条总长12公里、植被低矮的通道直达山脚,这是保护区专门为梅花鹿贴心开辟的“动物通道”,方便梅花鹿下山饮水觅食,以及在栖息地之间转移。此外,最新的技术手段也被用于梅花鹿的保护中。保护区正在海量的监测数据基础之上,开发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对梅花鹿进行“鹿脸识别”,建立个体库,对野生梅花鹿的习性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詹建文:目前,我们的保护正在从原来的抢救性保护向研究型保护过渡,不再把梅花鹿种群的数量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把梅花鹿种群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构建起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高质量保护体系,制定完成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将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保护环境、生态修复和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方面持续发力,已经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种蓬勃景象。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