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走进首都儿研所学习困难门诊——帮孩子走出学习困难泥淖(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2023-08-22 15:31

图为王琳在为前来就诊的孩子作检查。

首都儿研所供图

图为儿研所保健中心的候诊大厅。

首都儿研所供图

张丽丽的门诊有个特点——慢。

那句“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的调侃,绝对用不到她身上。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丽丽出学习困难门诊时,给每个患儿问诊的时间,平均都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白天的门诊,经常到晚上10点多才下班。这也是该门诊共同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会尽可能耐心地听每位家长的诉说,因为他们想表达得很多,所以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我希望给每个患者解决掉问题,问得也比较细。不光问孩子,还得问家长。”张丽丽说,来学习困难门诊的孩子,差不多背后都有一个因孩子学习问题而饱受折磨的家庭。

康康的故事

张丽丽记得,康康(化名)来就诊时上三年级。“他是个爱说话的孩子,喜欢与我分享他在学校和家里一些有趣的事。”张丽丽说,在发现学习困难之前,康康家里就因为康康的问题不得安宁。

上幼儿园时,康康活泼好动,不午睡,使得周围的小朋友没法睡觉。老师不得不让康康妈妈在午睡时把康康接回家,下午再送过来。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有时不一定能及时接回康康,所以因为接送问题经常发生争吵。在家里,爸爸训斥康康成为常事,很生气时还会动手打康康。妈妈因为这事没少哭过,多次与爸爸沟通均收效甚微。

学习困难,从康康上一年级时开始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作业心情好的时候能写,心情不好就不写;学习成绩班级倒数,脾气还大……

二年级时,康康被诊断为多动症,曾服用西药治疗3个月,后因食欲下降停药。到了三年级,康康的情况更加严重了:作业在托管班完不成,到家后会写到很晚,结果影响了睡眠及第二天听课状态;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经常发生冲突,老师总是给康康妈妈打电话;妈妈这边呢,因为担心康康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上班时总是提心吊胆。

“我给康康复查了注意力,仍属于中度多动症,就建议康康妈妈恢复用药,坚持用药。”张丽丽说,连续用药3个月后,康康注意力明显改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与用药相配合的是倾听和引导。“寒假期间他妈妈来复诊,说康康睡眠不规律,不能按时服药,作业写得很费劲,玩电脑时间长,好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只有等她晚上下班回来陪伴写作业,作业才会完成得快一些,使她疲惫不堪,有时因为学习也会训斥康康,与康康爸爸发生争吵。”张丽丽说,“康康妈妈当时说:‘我也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可是他就是不写作业,好好提醒根本不听,不发火不行。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要坚持不住了。’”

对此,张丽丽建议她要尽量让康康的作息时间规律起来,增加每日户外运动时间,限制上网时间,连续服药。“在随后的复诊中听到康康妈妈说到孩子的进步,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张丽丽说。

通过这个病例,张丽丽总结道:“早期开始培养孩子专注力很重要,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在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过程中,需要家长与孩子很好地互动交流。这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很关键,对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时,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很重要。“家人之间应充分沟通,保持一致的养育观念和态度。”张丽丽说。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满教室跑。”

“数学总是比同学差,一个简单乘法,讲了三四遍还是不会。”

“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天天看手机,越批评越叛逆。”

类似康康的案例,保健中心的学习困难门诊每天都会遇到。自去年5月份开设以来,该门诊已经接诊了约8000名患者。

进入保健中心所在的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儿保楼8楼,记者看到,宽敞的候诊大厅窗明几净,拐角处的绿植青翠欲滴;设计成几何图形的座椅,童趣盎然;书架上摆放着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绘本,任小朋友翻阅;墙上的益智玩具,吸引不少小朋友去玩耍。“一来减少患儿恐惧,二来尽量减少屏幕暴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王琳说,“不然他们候诊多长时间,可能就会玩多长时间的手机。”

在诊室外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专病门诊”并不能一次性解决一切学习问题,而是通过多方面的检查评估,明确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状态,并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进行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促进儿童青少年更好地发挥潜能、全面发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张建说,患者来的时候首先进行甄别。“学习困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病,比如多动症、抽动症,智力发育有问题、语言发育有问题,我们给它筛出来,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一种是有心理问题,包括孩子的生长环境、家庭、学校等氛围都在发生影响。所以这个门诊不单纯是针对孩子,还针对家长。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家长的问题。”他说。

“对于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关注生理健康,更关注心理健康。”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中勋说,“这三个方面的健康,老百姓哪一方面有需要,我们就致力于哪一方面。学习困难门诊就是回应百姓需要而开设的。”

刘中勋表示,针对当前儿童家长的迫切需求,儿研所保健中心开设了孤独症、多动症、学习困难、运动体能、养育照护等一系列特色门诊。“我们将继续着眼当前我国儿科医学和儿童保健的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践全生命周期、多维度发育保健服务内涵,促进儿童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他说。

让孩子能学、会学、想学

王琳表示,为了对来门诊的孩子进行鉴别,医师要与他们和家长交流很长时间。“我们在桌上放一些玩具,让宝贝先做几个游戏,再去书架找本书。”她说,“一来让他们放松一些,二来借此看看智商水平。”

然后,王琳往往让孩子拿着书到外面去,她和家长单聊。“要问的方面很多,比如妈妈孕期的情况,孩子出生的情况、成长的环境等。”王琳说,聊完之后会进行初步鉴别。

学习困难往往是三种情况:不能学、不会学、不想学。

“如果是不能学,孩子有基础疾病,比如发育迟缓,多动症,我们要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果是不会学,我们对孩子的养育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发现往往反映出从小父母在养育照护方面的缺失,如忽视、过度屏幕暴露、社交不足、不良行为习惯等,都可能是导致学习能力低的原因。”王琳说,“接着我们会积极引导家长和孩子分析,到底为什么不会学,是不预习复习,还是对这个课程就不喜欢,然后我们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对不想学的孩子,“我们往往首先教育家长,要学会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比如不要报那么多课外班拔苗助长,给孩子设立一个合理的够得着的目标,不然孩子无法从完成和肯定中获得激励;还比如,我们对家长谈跟学校如何进行良好的互动,因为孩子每天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建立良好的同学圈、闪光点获得老师同学的肯定……这些精神滋养将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内驱力。”王琳说,“这个过程中是更重要的是解决孩子心理性的问题。”

据张丽丽观察,门诊中约1/3的孩子是因家长焦虑而来的,“有一种病叫妈妈觉得我有病”;2/3的孩子确实是因疾病导致的学习困难。而这2/3中,确诊多动症的孩子又占到了2/3。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就是家长们经常抱怨的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小动作多等,有些还合并情绪障碍等问题。据《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的报告,全国约2300万儿童青少年遭受多动症的困扰。

“多动症是一种起病于童年期、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张丽丽说,“从病理上来说,1/3患儿到青春期就能自愈,1/3到一半的人到成年期仍会有症状,若不影响社会功能,后期就不用服药了。”

探索家庭养育指导新模式

儿研所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之后,吸引了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注意。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中科院心理所都来洽谈合作。

“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学校、家庭、医院和社会,必须拧成一股绳,才能多维度地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王琳说,比如与清华大学在儿童学习治疗上,与北京师范大学在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的研究上进行合作,并与北京语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儿童早期发展和科学养育照护的技术积累,儿研所一直在探索家庭养育指导的新模式。

“儿童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困难问题,都跟早期的家庭养育有很大关系。在诊治这些孩子的同时,如何让父母能共同成长为合格的养育人,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王琳说,在此过程中,要针对家庭、学校和医院进行综合的干预、引导和管理,遵循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接受孩子在天赋上的个体差异,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来自家庭、老师和社会的精神滋养和人文关怀,形成温暖的“家—校—医”促进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出孩子的早期成长潜能。

对此,儿研所聚焦生命早期的发展关键期,建立以“全面健康”为目标的发育保健新模式,在体格生长、智能发育、运动体能、心理行为等多维度发育保健工程方面,在适宜技术集成、技术体系推广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在量表标准指南规范的制定方面,继续发挥优势,为国家为儿童健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康康的学习状态平稳,已经走出了学习困难的泥淖。张丽丽很欣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喜爱或者擅长的领域,因势利导地开展学习能让孩子感受到得到尊重,往往会有奇效。每个孩子天赋不同,家长要学会等待,不要过于焦虑。”(本报记者 熊 建)

解码学习困难(链接)

王 琳

近两年来,国内开设学习困难门诊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河北等地。

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意志力薄弱,在阅读、表达、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低于该年龄所达水平,且症状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从广义上来讲,学习困难是由智力问题、视听感知觉异常、神经功能损害及情绪行为问题、教育不利因素等造成学习不良的综合征。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特定的学习障碍,即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方面失调而导致这些方面出现的显著困难。

我国学龄儿童的学习障碍患病率为10%左右,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学习困难成因错综复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生物学因素有遗传、神经结构和功能异常、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微量元素异常等;心理认知因素有语言认知功能缺陷、智力结构不平等、基本学习能力不足、情绪行为和注意力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等;养育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式不当、教师的低期望值以及同伴的关系不良等。

(作者为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


图为王琳在为前来就诊的孩子作检查。

首都儿研所供图

图为儿研所保健中心的候诊大厅。

首都儿研所供图

张丽丽的门诊有个特点——慢。

那句“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的调侃,绝对用不到她身上。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丽丽出学习困难门诊时,给每个患儿问诊的时间,平均都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白天的门诊,经常到晚上10点多才下班。这也是该门诊共同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会尽可能耐心地听每位家长的诉说,因为他们想表达得很多,所以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我希望给每个患者解决掉问题,问得也比较细。不光问孩子,还得问家长。”张丽丽说,来学习困难门诊的孩子,差不多背后都有一个因孩子学习问题而饱受折磨的家庭。

康康的故事

张丽丽记得,康康(化名)来就诊时上三年级。“他是个爱说话的孩子,喜欢与我分享他在学校和家里一些有趣的事。”张丽丽说,在发现学习困难之前,康康家里就因为康康的问题不得安宁。

上幼儿园时,康康活泼好动,不午睡,使得周围的小朋友没法睡觉。老师不得不让康康妈妈在午睡时把康康接回家,下午再送过来。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有时不一定能及时接回康康,所以因为接送问题经常发生争吵。在家里,爸爸训斥康康成为常事,很生气时还会动手打康康。妈妈因为这事没少哭过,多次与爸爸沟通均收效甚微。

学习困难,从康康上一年级时开始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作业心情好的时候能写,心情不好就不写;学习成绩班级倒数,脾气还大……

二年级时,康康被诊断为多动症,曾服用西药治疗3个月,后因食欲下降停药。到了三年级,康康的情况更加严重了:作业在托管班完不成,到家后会写到很晚,结果影响了睡眠及第二天听课状态;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经常发生冲突,老师总是给康康妈妈打电话;妈妈这边呢,因为担心康康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上班时总是提心吊胆。

“我给康康复查了注意力,仍属于中度多动症,就建议康康妈妈恢复用药,坚持用药。”张丽丽说,连续用药3个月后,康康注意力明显改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与用药相配合的是倾听和引导。“寒假期间他妈妈来复诊,说康康睡眠不规律,不能按时服药,作业写得很费劲,玩电脑时间长,好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只有等她晚上下班回来陪伴写作业,作业才会完成得快一些,使她疲惫不堪,有时因为学习也会训斥康康,与康康爸爸发生争吵。”张丽丽说,“康康妈妈当时说:‘我也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可是他就是不写作业,好好提醒根本不听,不发火不行。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要坚持不住了。’”

对此,张丽丽建议她要尽量让康康的作息时间规律起来,增加每日户外运动时间,限制上网时间,连续服药。“在随后的复诊中听到康康妈妈说到孩子的进步,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张丽丽说。

通过这个病例,张丽丽总结道:“早期开始培养孩子专注力很重要,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在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过程中,需要家长与孩子很好地互动交流。这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很关键,对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时,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很重要。“家人之间应充分沟通,保持一致的养育观念和态度。”张丽丽说。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满教室跑。”

“数学总是比同学差,一个简单乘法,讲了三四遍还是不会。”

“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天天看手机,越批评越叛逆。”

类似康康的案例,保健中心的学习困难门诊每天都会遇到。自去年5月份开设以来,该门诊已经接诊了约8000名患者。

进入保健中心所在的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儿保楼8楼,记者看到,宽敞的候诊大厅窗明几净,拐角处的绿植青翠欲滴;设计成几何图形的座椅,童趣盎然;书架上摆放着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绘本,任小朋友翻阅;墙上的益智玩具,吸引不少小朋友去玩耍。“一来减少患儿恐惧,二来尽量减少屏幕暴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王琳说,“不然他们候诊多长时间,可能就会玩多长时间的手机。”

在诊室外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专病门诊”并不能一次性解决一切学习问题,而是通过多方面的检查评估,明确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状态,并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进行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促进儿童青少年更好地发挥潜能、全面发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张建说,患者来的时候首先进行甄别。“学习困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病,比如多动症、抽动症,智力发育有问题、语言发育有问题,我们给它筛出来,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一种是有心理问题,包括孩子的生长环境、家庭、学校等氛围都在发生影响。所以这个门诊不单纯是针对孩子,还针对家长。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家长的问题。”他说。

“对于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关注生理健康,更关注心理健康。”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中勋说,“这三个方面的健康,老百姓哪一方面有需要,我们就致力于哪一方面。学习困难门诊就是回应百姓需要而开设的。”

刘中勋表示,针对当前儿童家长的迫切需求,儿研所保健中心开设了孤独症、多动症、学习困难、运动体能、养育照护等一系列特色门诊。“我们将继续着眼当前我国儿科医学和儿童保健的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践全生命周期、多维度发育保健服务内涵,促进儿童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他说。

让孩子能学、会学、想学

王琳表示,为了对来门诊的孩子进行鉴别,医师要与他们和家长交流很长时间。“我们在桌上放一些玩具,让宝贝先做几个游戏,再去书架找本书。”她说,“一来让他们放松一些,二来借此看看智商水平。”

然后,王琳往往让孩子拿着书到外面去,她和家长单聊。“要问的方面很多,比如妈妈孕期的情况,孩子出生的情况、成长的环境等。”王琳说,聊完之后会进行初步鉴别。

学习困难往往是三种情况:不能学、不会学、不想学。

“如果是不能学,孩子有基础疾病,比如发育迟缓,多动症,我们要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果是不会学,我们对孩子的养育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发现往往反映出从小父母在养育照护方面的缺失,如忽视、过度屏幕暴露、社交不足、不良行为习惯等,都可能是导致学习能力低的原因。”王琳说,“接着我们会积极引导家长和孩子分析,到底为什么不会学,是不预习复习,还是对这个课程就不喜欢,然后我们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对不想学的孩子,“我们往往首先教育家长,要学会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比如不要报那么多课外班拔苗助长,给孩子设立一个合理的够得着的目标,不然孩子无法从完成和肯定中获得激励;还比如,我们对家长谈跟学校如何进行良好的互动,因为孩子每天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建立良好的同学圈、闪光点获得老师同学的肯定……这些精神滋养将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内驱力。”王琳说,“这个过程中是更重要的是解决孩子心理性的问题。”

据张丽丽观察,门诊中约1/3的孩子是因家长焦虑而来的,“有一种病叫妈妈觉得我有病”;2/3的孩子确实是因疾病导致的学习困难。而这2/3中,确诊多动症的孩子又占到了2/3。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就是家长们经常抱怨的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小动作多等,有些还合并情绪障碍等问题。据《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的报告,全国约2300万儿童青少年遭受多动症的困扰。

“多动症是一种起病于童年期、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张丽丽说,“从病理上来说,1/3患儿到青春期就能自愈,1/3到一半的人到成年期仍会有症状,若不影响社会功能,后期就不用服药了。”

探索家庭养育指导新模式

儿研所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之后,吸引了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注意。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中科院心理所都来洽谈合作。

“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学校、家庭、医院和社会,必须拧成一股绳,才能多维度地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王琳说,比如与清华大学在儿童学习治疗上,与北京师范大学在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的研究上进行合作,并与北京语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儿童早期发展和科学养育照护的技术积累,儿研所一直在探索家庭养育指导的新模式。

“儿童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困难问题,都跟早期的家庭养育有很大关系。在诊治这些孩子的同时,如何让父母能共同成长为合格的养育人,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王琳说,在此过程中,要针对家庭、学校和医院进行综合的干预、引导和管理,遵循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接受孩子在天赋上的个体差异,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来自家庭、老师和社会的精神滋养和人文关怀,形成温暖的“家—校—医”促进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出孩子的早期成长潜能。

对此,儿研所聚焦生命早期的发展关键期,建立以“全面健康”为目标的发育保健新模式,在体格生长、智能发育、运动体能、心理行为等多维度发育保健工程方面,在适宜技术集成、技术体系推广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在量表标准指南规范的制定方面,继续发挥优势,为国家为儿童健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康康的学习状态平稳,已经走出了学习困难的泥淖。张丽丽很欣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喜爱或者擅长的领域,因势利导地开展学习能让孩子感受到得到尊重,往往会有奇效。每个孩子天赋不同,家长要学会等待,不要过于焦虑。”(本报记者 熊 建)

解码学习困难(链接)

王 琳

近两年来,国内开设学习困难门诊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河北等地。

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意志力薄弱,在阅读、表达、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低于该年龄所达水平,且症状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从广义上来讲,学习困难是由智力问题、视听感知觉异常、神经功能损害及情绪行为问题、教育不利因素等造成学习不良的综合征。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特定的学习障碍,即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方面失调而导致这些方面出现的显著困难。

我国学龄儿童的学习障碍患病率为10%左右,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学习困难成因错综复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生物学因素有遗传、神经结构和功能异常、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微量元素异常等;心理认知因素有语言认知功能缺陷、智力结构不平等、基本学习能力不足、情绪行为和注意力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等;养育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式不当、教师的低期望值以及同伴的关系不良等。

(作者为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