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作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重大部署,对“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回答了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时代之问,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纪检监察机关巩固拓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作用,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以落实责任为关键,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切实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和有效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改革中实现战略重塑,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对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责任不到位的8个院级单位“一把手”进行集体约谈,对268名部门处级干部和院级班子成员廉政谈话全覆盖,对39个院级党组织落实民主集中制和规范履职用权情况现场监督全覆盖……天津大学纪检监察机构日前交出2022年监督工作成绩单。
过去一年,根据《关于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天津大学纪委书记担任国家监委驻天津大学监察专员,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与学校纪委合署办公,一体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国家监察职责,学校监督体系日益完善、监督效能持续提升。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既要通过改革实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目的,把党的领导具体化、落到实处,也要以促进党和国家监督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主攻方向,促进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精心谋篇布局、亲自擘画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接续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到党的十九大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推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党和国家监督从重点监督到全面覆盖、从做强单体到系统集成,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纪检监察机关在改革中实现战略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高度重视总结提炼改革创新成果,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服务保障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这是规范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的基础性党内法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协助党中央起草规则,充分汲取派驻监督历史经验,有效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成果,对派驻机构工作作出全面规范。
立足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制定修订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纪委工作条例、巡视工作条例、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出台关于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整改和成果运用等规定,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发挥党员民主监督作用,修订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制定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探索深化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制定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指导意见和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与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贯通协同工作意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监督制度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巩固拓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工作机制,以改革为监督赋能
改革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行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确立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全覆盖监督格局,推动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体框架,为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将派驻机构统一规范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赋予派驻机构监察权,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行监察全覆盖,分类施策推进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把健全权力监督和执纪执法体系作为强化正风肃纪的重要支撑,深化垂管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长江经济带11省、沿黄河9省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派驻监督与水行政执法监督、检察公益诉讼等贯通衔接,着力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选取黑龙江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龙江森工集团开展省管高校和国有企业派驻机构改革试点,针对联系监督检查室和驻行业监管部门纪检监察组在督促指导派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交叉、缺位等问题,明确联系监督检查室主要负责指导、检查和督促试点派驻机构规范正确履职,驻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督促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推动解决共性问题和行业性问题,使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
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巩固拓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一环。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健全“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推动监督任务、监督力量有效统筹、合理分配,以改革为监督赋能。
马冰曾是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一名一级警长,2022年因受贿罪获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办案过程中,考虑到案情复杂、涉案金额大、审查调查对象反侦查意识强,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室组地”协作模式,由对口联系的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牵头抓总,对案件审查调查方向提供指导意见并协调调查取证;由熟悉情况的市纪委监委驻西湖景区纪检监察组负责调取相关案卷材料,协助外围谈话核实;由审查调查经验丰富的富阳区纪委监委对当事人进行内审谈话,有力提升了办案质效。
在重庆市铜梁区,通过建立以各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为主体、派出监察室统筹、监督检查室指导的监督检查和办信办案工作机制,实现力量和资源整合。2022年,区纪委监委派驻(派出)机构和各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处置问题线索152件,同比增长40.74%;办理案件34件,同比增长161.54%。
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形成合力
2022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对审计移送的300多起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在组织查处,加紧追赃挽损,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处分,同时深入剖析问题原因,举一反三,推动标本兼治。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与审计机关协作,与审计机关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等协作配合机制,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增强监督合力。
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积极发挥好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
贵州省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实施方案,细化统筹衔接事项清单和制度机制,聚焦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整改问题,配置监督资源、明确协助要求、优化程序规定,逐步健全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机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通过专题会商,推动最高检党组研究部署党内监督工作;定期与机关党委、政治部等开展会商研讨,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履行日常监督、党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责。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涉及各类监督主体、各项监督制度,关键在协调联动、优势互补、一体落实。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形成合力,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不断完善。
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委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有效对接、相互贯通,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机制,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其中,苏州市纪委监委与市检察院联合出台查办司法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协作配合工作机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协作规范性文件;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协同监督工作方案,联合督查120家平台公司,发现“空壳”公司清理不力、资金使用管理混乱等问题,及时向属地党委发放整改提示函。
四川省成都市在前期实践基础上,制发《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探索事前沟通协调、事中贯通协作及事后成果运用工作机制,着力推进信息互通、措施互补、成果互享。在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新一轮巡察中,通过汇聚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力量,共发现问题175个、问题线索19条,监督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需要延伸监督触角、激活“末梢神经”,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纪检监察机关注重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基层监督网络,把日常监督做细做实。
以安徽为例,该省在不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和职数情况下,每3到5个乡镇、街道设立1个协作区,统筹整合分散在乡镇的纪检监察力量,协作联动、合力攻坚。“协作区模式聚指成拳,让监督更有力量。”安徽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104个县(市、区)共组建389个协作区,实现全覆盖。
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征程上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要进一步健全统筹推进“三项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总要求,精准把握“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增强政治性、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着力点,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