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2年湖北经济亮点述评⑤:绿色发展后劲足

2023-01-04 15:37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世界的目光聚焦湖北武汉,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传播五湖四海。


湖北牢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谋划生态大保护全局,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动能澎湃荆楚。

河畅水清 岸绿景美

不睹江滩,怎知冬色如许。

1月3日,位于武汉市的洪山江滩成片的水杉笔直地站在江边,它们已经换上了红色的新衣。在和煦的阳光下,公园成片的景观林已是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生态环境好不好,抬头可见,呼吸可知。

2022年这一年,天更蓝,气更优。11月,全省17个重点城市PM2.5月均浓度,较2021年同期下降13.3%。

2022年这一年,水更清,地更净。1至11月,全省省控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优良比例89.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2.6%,同比持平。

2022年这一年,越来越多的“绿色精灵”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江豚是我国独有的淡水鲸类,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推进,武汉、荆州、宜昌等沿江城市居民发现,越来越多的江豚畅游江中。

在神农架林区,发现了中国新记录昆虫2种——奇特方瓢虫、中华细腰长朽木甲;还有湖北省新记录鸟类——白背啄木鸟,以及湖北省新记录昆虫19种。“最美蝴蝶”金裳凤蝶和“蝶中仙子”冰清绢蝶在空中翩跹起舞,见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省聚力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环境发生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明显变化。

筑牢制度保障——

2022年9月1日起,《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着眼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规,旨在以“小切口”立法形式,从根源上解决磷石膏污染环境问题,扛牢长江大保护的湖北责任。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

武汉、宜昌等地纷纷出台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

强力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

加快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6+4”攻坚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452家,还剩26家企业均按时序进度推进;对清查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重点交办、进度评比,累计完成整治9067个。

在宜昌长达232公里的长江岸线旁,有114台类似的智能感知设备,它们是日夜守护长江的“法眼”。隐秘的涉江违法行为,在实时监控下被识别、锁定,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

减污降碳 有力推进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湖北将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调结构、促减排、推示范等一系列“组合拳”,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融合。

湖北是全国磷化工第一大省。怎样能妥善处理大量堆存的磷石膏?

企业创新示范——在湖北祥云集团,磷石膏经过洗涤后,加水制成石膏浆,再经过滤,则可回收含低浓度磷酸的滤液加以利用。

洗涤后的磷石膏再加石灰浆、水制成石膏料浆,进行二次过滤,此时,磷石膏已经过无害化处理成为滤饼。这是湖北祥云集团5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生产线,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并设计,是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的典范工程,并在全省推广。

地方部门引导——荆门、襄阳、孝感、黄冈等地也设立了市级磷石膏综合治理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磷石膏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力度,力争使2022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不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已突破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或提纯技术。

目前,长江干流湖北段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保持在国家考核标准范围内。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绿电”点亮生活。2022年10月份全省发电量中,风电5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0%;太阳能4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49%。全省风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863小时,比上年增加20小时;太阳能1053小时,比上年增加138小时。

碳市场建设纵深推进。自2021年7月16日开市至2022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权配额总量2.3亿吨,成交总额104.74亿元,清算总计5.97万笔,清算金额209.47亿元。

重点领域节能有序推进。我省全力推进国家和省市级低碳试点示范,基本形成城市、城镇、园区、社区、校园、商业多层次的低碳试点示范体系。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亮相街头,一批近零碳、低碳试点。湖北开出全国首张电碳双认证“绿电交易凭证”。首场绿色电力交易成交电量4.62亿千瓦时,等效二氧化碳减排量33万吨。

低碳生活有力推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显著提高,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加快形成。

绿色崛起 鲜明底色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山更绿、水更清、产业更兴旺。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以低碳循环发展提升生态颜值,让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产业发展,绿意涌动——

2022年11月28日,上汽通用汽车(以下简称“上汽通用”)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是继2021年10月上海浦东金桥工厂落成后,国内的第二座奥特能超级工厂。这座超可靠、超智能、超科技的奥特能工厂,将打开通向未来的窗口。

目前湖北省已经建成的东风岚图、东风本田、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等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88万辆,在建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也超过了65万辆,包括小鹏汽车、东风本田第四工厂等。2022年1月至11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26.5万辆,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2022年6月20日,由中国船舶武船集团设计的国内首艘2000吨级集散两用新能源运输船“东兴100”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顺利完成交付并投入运营。该船采用国际领先的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核心技术,每年可以节省燃油10万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60吨,运营成本是传统机械推进船舶的五分之一。

绿色发展,惠及民生——

一根小小的竹子,一头连接的是节能减排,一头连接的是乡村振兴。在咸宁通山,人们乐当“卖‘碳’翁”。如今,通山县的竹子碳汇项目超过40万亩,3万多农户因此增收,又多了一条致富新路。

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渔光互补”让村民养殖收益大增。一排排“蓝色向日葵”向阳而生,将阳光“变现”,成为乡村振兴的利器。

十堰市以生态为底色扮靓城市。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和“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建设要求,先后规划建设200余个高品质生态山体公园、街头游园、广场绿地。

以美丽湖北、绿色崛起为重要底色,以科技创新、改革突围为强大动能,以强化功能、开放共享为有力支撑,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来源:荆楚网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世界的目光聚焦湖北武汉,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传播五湖四海。


湖北牢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谋划生态大保护全局,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动能澎湃荆楚。

河畅水清 岸绿景美

不睹江滩,怎知冬色如许。

1月3日,位于武汉市的洪山江滩成片的水杉笔直地站在江边,它们已经换上了红色的新衣。在和煦的阳光下,公园成片的景观林已是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生态环境好不好,抬头可见,呼吸可知。

2022年这一年,天更蓝,气更优。11月,全省17个重点城市PM2.5月均浓度,较2021年同期下降13.3%。

2022年这一年,水更清,地更净。1至11月,全省省控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优良比例89.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2.6%,同比持平。

2022年这一年,越来越多的“绿色精灵”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江豚是我国独有的淡水鲸类,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推进,武汉、荆州、宜昌等沿江城市居民发现,越来越多的江豚畅游江中。

在神农架林区,发现了中国新记录昆虫2种——奇特方瓢虫、中华细腰长朽木甲;还有湖北省新记录鸟类——白背啄木鸟,以及湖北省新记录昆虫19种。“最美蝴蝶”金裳凤蝶和“蝶中仙子”冰清绢蝶在空中翩跹起舞,见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省聚力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环境发生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明显变化。

筑牢制度保障——

2022年9月1日起,《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着眼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规,旨在以“小切口”立法形式,从根源上解决磷石膏污染环境问题,扛牢长江大保护的湖北责任。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

武汉、宜昌等地纷纷出台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

强力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

加快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6+4”攻坚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452家,还剩26家企业均按时序进度推进;对清查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重点交办、进度评比,累计完成整治9067个。

在宜昌长达232公里的长江岸线旁,有114台类似的智能感知设备,它们是日夜守护长江的“法眼”。隐秘的涉江违法行为,在实时监控下被识别、锁定,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

减污降碳 有力推进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湖北将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调结构、促减排、推示范等一系列“组合拳”,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融合。

湖北是全国磷化工第一大省。怎样能妥善处理大量堆存的磷石膏?

企业创新示范——在湖北祥云集团,磷石膏经过洗涤后,加水制成石膏浆,再经过滤,则可回收含低浓度磷酸的滤液加以利用。

洗涤后的磷石膏再加石灰浆、水制成石膏料浆,进行二次过滤,此时,磷石膏已经过无害化处理成为滤饼。这是湖北祥云集团5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生产线,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并设计,是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的典范工程,并在全省推广。

地方部门引导——荆门、襄阳、孝感、黄冈等地也设立了市级磷石膏综合治理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磷石膏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力度,力争使2022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不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已突破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或提纯技术。

目前,长江干流湖北段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保持在国家考核标准范围内。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绿电”点亮生活。2022年10月份全省发电量中,风电5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0%;太阳能4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49%。全省风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863小时,比上年增加20小时;太阳能1053小时,比上年增加138小时。

碳市场建设纵深推进。自2021年7月16日开市至2022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权配额总量2.3亿吨,成交总额104.74亿元,清算总计5.97万笔,清算金额209.47亿元。

重点领域节能有序推进。我省全力推进国家和省市级低碳试点示范,基本形成城市、城镇、园区、社区、校园、商业多层次的低碳试点示范体系。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亮相街头,一批近零碳、低碳试点。湖北开出全国首张电碳双认证“绿电交易凭证”。首场绿色电力交易成交电量4.62亿千瓦时,等效二氧化碳减排量33万吨。

低碳生活有力推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显著提高,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加快形成。

绿色崛起 鲜明底色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山更绿、水更清、产业更兴旺。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以低碳循环发展提升生态颜值,让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产业发展,绿意涌动——

2022年11月28日,上汽通用汽车(以下简称“上汽通用”)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是继2021年10月上海浦东金桥工厂落成后,国内的第二座奥特能超级工厂。这座超可靠、超智能、超科技的奥特能工厂,将打开通向未来的窗口。

目前湖北省已经建成的东风岚图、东风本田、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等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88万辆,在建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也超过了65万辆,包括小鹏汽车、东风本田第四工厂等。2022年1月至11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26.5万辆,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2022年6月20日,由中国船舶武船集团设计的国内首艘2000吨级集散两用新能源运输船“东兴100”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顺利完成交付并投入运营。该船采用国际领先的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核心技术,每年可以节省燃油10万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60吨,运营成本是传统机械推进船舶的五分之一。

绿色发展,惠及民生——

一根小小的竹子,一头连接的是节能减排,一头连接的是乡村振兴。在咸宁通山,人们乐当“卖‘碳’翁”。如今,通山县的竹子碳汇项目超过40万亩,3万多农户因此增收,又多了一条致富新路。

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渔光互补”让村民养殖收益大增。一排排“蓝色向日葵”向阳而生,将阳光“变现”,成为乡村振兴的利器。

十堰市以生态为底色扮靓城市。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和“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建设要求,先后规划建设200余个高品质生态山体公园、街头游园、广场绿地。

以美丽湖北、绿色崛起为重要底色,以科技创新、改革突围为强大动能,以强化功能、开放共享为有力支撑,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来源:荆楚网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