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航天新征程丨“梦圆天团”铸就太空梦想

2022-12-19 18:55

有人说,从事航天发射需要定力和情怀。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有这样一群航天人,他们见证了发射场的成长,坚守在测试发射第一线,在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梦圆天团”。

今天,让我们走进“梦圆天团”的3位科技代表,听他们讲述梦圆航天背后的故事……

01指挥员廖国瑞:12年奋斗,点燃梦圆之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廖国瑞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来到西昌发射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航天人。

短短一年,凭借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廖国瑞迅速从一名普通的岗位操作手成长为测发系统骨干力量,专业技术过硬的他,是同期毕业生中最先评上工程师职务的人。

2012年,处于建设攻坚期的文昌发射场急需人才,时间紧任务重,只能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来保证发射场建设。

当时发射场主要精力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人员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条件的简陋和工作的艰苦,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作为测发系统骨干力量的廖国瑞听到这个消息后,却自愿交上了一份申请。

一纸申请,一颗红心。廖国瑞戴着“创业者”的头衔,踏上了让他为之付出一切的热土。

廖国瑞在号称火箭三大测发系统之一的控制系统,开启了“舞台搭建”。

2013年的发射场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但在软实力建设上还很不成熟。从“零”起建的重任压在了这个年轻的团队身上。

在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案例可学的情况下,他们把成立之初为数不多的20余人,分出一半的力量奔赴全国各地跟踪火箭研制、设备生产,留下一半的人员承担初期建设工作。

在北京、在天津、在西安……他们一边学习控制系统理论知识,一边学习测试设备技术原理,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编出了近百万字的操作规程和数十本配套教材,成为后来组织火箭发射的原始技术资料。

就这样,以廖国瑞为代表的这群年轻人,将航天梦想在海岛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在这个航天舞台大放异彩,完成了包括载人航天、探月探火三大工程在内的21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作为“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01指挥员的廖国瑞,更是在一声声“点火”口令中,梦圆航天。

从控制系统指挥员到发射区负责人,再到01指挥员,廖国瑞的十年奋斗与文昌发射场的成长也相重合。

廖国瑞说,他为祖国的航天梦奉献青春,祖国的航天事业则指引他来到一个星光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

“金手指”刘巾杰:7年准备,按下“点火”按钮

每个在控制系统工作的航天人,都有一个“金手指”梦。

要成为“金手指”,得跨过很多难关。

文昌航天发射场首位女性“金手指”刘巾杰,为之奋斗七年。

“金手指”所负责的发控台是火箭控制系统的核心中枢,有百余个按钮,每一个按钮都代表一个控制指令,四个显示器上有几百个参数和状态灯,每个参数代表了前端不同设备的状态。

若想胜任“金手指”,必须对控制系统做到了如指掌,需要一种更全局的思维,知道指挥员什么时候会下什么命令,然后需要做什么动作,观测什么样的参数。

为了熟悉控制系统工作,刘巾杰几乎把系统内所有岗位都历练一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要求“零窗口”发射,在浩瀚太空完成交会对接就像“穿针引线”,哪怕时间有一丝误差,都有可能让对接的两个航天器失之交臂,不得不耗费巨大代价调整轨道。

“问天舱”任务,是文昌发射场首次执行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要求实际点火时间与理论时间误差控制在1秒以内,这对点火前各项操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零窗口’意味着我要更多地去熟悉一些应急处置情况,因为我每提前一秒钟发现异常,就会给我们的窗口创造更多时间去处置。”刘巾杰说。

对着火箭设计图,她仔细分析指令发出后会引起的变化,以及动作异常后首先会引起哪些参数异常,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推演,每项准备都是力求“零失误”,为了给“故障处置”留足托底时间。

经过刘巾杰与团队的齐心协力,做到了“问天”“梦天”点火误差在1秒以内,“梦天舱”更是以百公里相差几米的超高精度到达预定轨道。

伺服机构操作手陈全仁:30年坚守,练就百战英雄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伺服机构的陈全仁就是“梦圆天团”的宝。

1992年开始从事航天发射工作,从测量系统的一名普通操作手,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测量技术骨干,在解决设备重大故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多次受到表彰。

2014年,陈全仁离开西昌发射场,跨山向海,奔赴文昌,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刚到文昌的那几年,感觉自己又回到二十多年前,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而现在年龄大了,学东西肯定没有以前快,对我个人来讲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陈全仁表示。

伺服机构,是调整火箭飞行姿态的执行机构,功能与汽车转向系统类似,被称为火箭的“方向盘”,老陈的二次创业就是从这个最重要的单机岗位开始。

加班加点学习理论知识,钻研系统原理,经常与本系统同志探讨岗位中的重难点问题,凭着个人努力,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本岗位技术知识和相关操作。

在当初没有岗位教材,没有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老陈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扎实功底,手把手传授经验和技巧,为伺服系统“软实力”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撑”。

一波波年轻人来到伺服系统历练,陈全仁倾囊相助。对他们“照料”无微不至,有理论的引导帮扶,有操作技巧的“手把手”教学,更有难能可贵的“经验之谈”,让年轻人受益匪浅,得到快速成长,先后有十余名技术骨干从这里走向测试发射的多个技术岗位。

老陈的热情不仅体现在岗位上,拥有丰富阅历的他,更是生活上的“暖男”。

谁有解不开的“疙瘩”都想找他聊聊,谁有个“家长里短”也想向他唠唠,作为团队里的年龄“天花板”,总是认真倾听,耐心开导,是“梦圆天团”里的“知心大哥”。

今年,是老陈来到文昌发射场的第9年,在航天一线默默耕耘30年,执行过100多次任务,他的坚守源于一片初心、一份热爱。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像廖国瑞、刘巾杰、陈全仁一样的航天人,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有很多。他们把荣光捧给祖国,用成功为祖国加油,在浩瀚太空筑起了一座座航天丰碑……

有人说,从事航天发射需要定力和情怀。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有这样一群航天人,他们见证了发射场的成长,坚守在测试发射第一线,在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梦圆天团”。

今天,让我们走进“梦圆天团”的3位科技代表,听他们讲述梦圆航天背后的故事……

01指挥员廖国瑞:12年奋斗,点燃梦圆之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廖国瑞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来到西昌发射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航天人。

短短一年,凭借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廖国瑞迅速从一名普通的岗位操作手成长为测发系统骨干力量,专业技术过硬的他,是同期毕业生中最先评上工程师职务的人。

2012年,处于建设攻坚期的文昌发射场急需人才,时间紧任务重,只能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来保证发射场建设。

当时发射场主要精力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人员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条件的简陋和工作的艰苦,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作为测发系统骨干力量的廖国瑞听到这个消息后,却自愿交上了一份申请。

一纸申请,一颗红心。廖国瑞戴着“创业者”的头衔,踏上了让他为之付出一切的热土。

廖国瑞在号称火箭三大测发系统之一的控制系统,开启了“舞台搭建”。

2013年的发射场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但在软实力建设上还很不成熟。从“零”起建的重任压在了这个年轻的团队身上。

在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案例可学的情况下,他们把成立之初为数不多的20余人,分出一半的力量奔赴全国各地跟踪火箭研制、设备生产,留下一半的人员承担初期建设工作。

在北京、在天津、在西安……他们一边学习控制系统理论知识,一边学习测试设备技术原理,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编出了近百万字的操作规程和数十本配套教材,成为后来组织火箭发射的原始技术资料。

就这样,以廖国瑞为代表的这群年轻人,将航天梦想在海岛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在这个航天舞台大放异彩,完成了包括载人航天、探月探火三大工程在内的21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作为“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01指挥员的廖国瑞,更是在一声声“点火”口令中,梦圆航天。

从控制系统指挥员到发射区负责人,再到01指挥员,廖国瑞的十年奋斗与文昌发射场的成长也相重合。

廖国瑞说,他为祖国的航天梦奉献青春,祖国的航天事业则指引他来到一个星光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

“金手指”刘巾杰:7年准备,按下“点火”按钮

每个在控制系统工作的航天人,都有一个“金手指”梦。

要成为“金手指”,得跨过很多难关。

文昌航天发射场首位女性“金手指”刘巾杰,为之奋斗七年。

“金手指”所负责的发控台是火箭控制系统的核心中枢,有百余个按钮,每一个按钮都代表一个控制指令,四个显示器上有几百个参数和状态灯,每个参数代表了前端不同设备的状态。

若想胜任“金手指”,必须对控制系统做到了如指掌,需要一种更全局的思维,知道指挥员什么时候会下什么命令,然后需要做什么动作,观测什么样的参数。

为了熟悉控制系统工作,刘巾杰几乎把系统内所有岗位都历练一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要求“零窗口”发射,在浩瀚太空完成交会对接就像“穿针引线”,哪怕时间有一丝误差,都有可能让对接的两个航天器失之交臂,不得不耗费巨大代价调整轨道。

“问天舱”任务,是文昌发射场首次执行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要求实际点火时间与理论时间误差控制在1秒以内,这对点火前各项操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零窗口’意味着我要更多地去熟悉一些应急处置情况,因为我每提前一秒钟发现异常,就会给我们的窗口创造更多时间去处置。”刘巾杰说。

对着火箭设计图,她仔细分析指令发出后会引起的变化,以及动作异常后首先会引起哪些参数异常,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推演,每项准备都是力求“零失误”,为了给“故障处置”留足托底时间。

经过刘巾杰与团队的齐心协力,做到了“问天”“梦天”点火误差在1秒以内,“梦天舱”更是以百公里相差几米的超高精度到达预定轨道。

伺服机构操作手陈全仁:30年坚守,练就百战英雄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伺服机构的陈全仁就是“梦圆天团”的宝。

1992年开始从事航天发射工作,从测量系统的一名普通操作手,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测量技术骨干,在解决设备重大故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多次受到表彰。

2014年,陈全仁离开西昌发射场,跨山向海,奔赴文昌,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刚到文昌的那几年,感觉自己又回到二十多年前,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而现在年龄大了,学东西肯定没有以前快,对我个人来讲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陈全仁表示。

伺服机构,是调整火箭飞行姿态的执行机构,功能与汽车转向系统类似,被称为火箭的“方向盘”,老陈的二次创业就是从这个最重要的单机岗位开始。

加班加点学习理论知识,钻研系统原理,经常与本系统同志探讨岗位中的重难点问题,凭着个人努力,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本岗位技术知识和相关操作。

在当初没有岗位教材,没有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老陈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扎实功底,手把手传授经验和技巧,为伺服系统“软实力”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撑”。

一波波年轻人来到伺服系统历练,陈全仁倾囊相助。对他们“照料”无微不至,有理论的引导帮扶,有操作技巧的“手把手”教学,更有难能可贵的“经验之谈”,让年轻人受益匪浅,得到快速成长,先后有十余名技术骨干从这里走向测试发射的多个技术岗位。

老陈的热情不仅体现在岗位上,拥有丰富阅历的他,更是生活上的“暖男”。

谁有解不开的“疙瘩”都想找他聊聊,谁有个“家长里短”也想向他唠唠,作为团队里的年龄“天花板”,总是认真倾听,耐心开导,是“梦圆天团”里的“知心大哥”。

今年,是老陈来到文昌发射场的第9年,在航天一线默默耕耘30年,执行过100多次任务,他的坚守源于一片初心、一份热爱。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像廖国瑞、刘巾杰、陈全仁一样的航天人,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有很多。他们把荣光捧给祖国,用成功为祖国加油,在浩瀚太空筑起了一座座航天丰碑……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