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落实新课标,教师要超越“教书”走向“育人”

2022-12-06 09:06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描绘了培育时代新人的蓝图。理想的蓝图如何变为现实?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实施层级理论告诉我们,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体验到的课程,其中关键环节是教师理解的课程和课堂上实际操作的课程。因此,新课程的有效落地,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教师等同于“教书”的人,把某个学科的教师理解为教某个学科知识的人,我们会说,张老师是教语文的,李老师是教数学的,等等。“教书”,是对传统认识中教师工作的概括,反映了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日常——把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凝练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回答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核心素养统领并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各个方面,将其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让核心素养可见、可评。总之,以核心素养为灵魂的新课程,全面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落实新课标,需要教师超越“教书”,走向“育人”,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要研读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课标,明晰“为什么教”和“为谁教”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

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标尺。

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什么问题上,需要教师跳出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窠臼,关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整体性及综合效应,以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的大单元设计,增强知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知识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所学内容的“结构”“联系”和“迁移”。在怎么教(学)问题上,从“单向知识传输”走向学科典型性的、真实的探究,为学生创设如“经历”“体验”“情境对话”“问题解决”“社会交往”等学习任务,创造从知识符号化机械学习到知识意义性理解学习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做、用、创中解决真实问题,习得核心素养。

推进素养导向的教学,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是在教学中实施素养导向的评价,也即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如果不知道怎么评,或者评价重点仍然停留在对碎片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那么素养导向的教学将不可能真正落地。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前提是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教的、学生学的、师生评的共同指向同一目标。评价统领整个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并将其嵌入到教学中,伴随教学。在明确单元目标之后,首先需要基于目标来思考学生需要做什么才能证明这样的目标达成了,也即确定评价任务。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植根于情境的表现性任务来评价,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既是评价的过程,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些“作为学习的评价”直接嵌入教学过程,而不是教或学之后或之外的一个孤立环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下,利用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素养导向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单元或任务良好表现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工具实时监测、管理、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师要利用评价为其提供及时反馈。在这种“促进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学习目标,基于评价证据促进教与学。由此,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素养才有可能提升。

深度协同,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当我们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时,便不再只会盯着自己所教的书,不再想着怎样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去抢占学生的时间,而是聚焦“我以及我所教的课程能为育人贡献什么”展开教学。那么,以什么样的机制保障这样的教学更好实施?面对新课程新难题,需要教师深度协同、集体研讨,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共筑育人合力。

一是学科内的集体教研。无论是从学科知识走向素养目标,还是大概念的提炼、大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学科实践、素养导向的评价等,都给教师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们深度合作、共同教研,发挥集体智慧,攻破素养导向教学的难点。

二是学科间的协作整合。传统的教学,各学科各行其是,单兵作战,学科逻辑互相分割、独立。新时代育人为本、素养导向的新课程则强调“综合学习”与“完整人”的培养。各学科教师需打破“竖井式”分科的边界,形成讨论、分享跨学科逻辑和教育实践智慧而非彼此竞争的文化,协作整合课程资源,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关联,开展跨学科的联合教研,走向跨学科的协同育人。

三是学段间的统筹衔接。各学段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科逻辑和思维进阶协同设计学习目标,体现连续性和进阶性,尤其是做好幼小、小初、初高衔接。

综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立足育人为本理念;深入推进素养导向教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协同,共筑育人合力。在育人实践中,当好课程实施主力军。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描绘了培育时代新人的蓝图。理想的蓝图如何变为现实?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实施层级理论告诉我们,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体验到的课程,其中关键环节是教师理解的课程和课堂上实际操作的课程。因此,新课程的有效落地,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教师等同于“教书”的人,把某个学科的教师理解为教某个学科知识的人,我们会说,张老师是教语文的,李老师是教数学的,等等。“教书”,是对传统认识中教师工作的概括,反映了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日常——把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凝练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回答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核心素养统领并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各个方面,将其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让核心素养可见、可评。总之,以核心素养为灵魂的新课程,全面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落实新课标,需要教师超越“教书”,走向“育人”,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要研读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课标,明晰“为什么教”和“为谁教”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

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标尺。

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什么问题上,需要教师跳出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窠臼,关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整体性及综合效应,以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的大单元设计,增强知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知识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所学内容的“结构”“联系”和“迁移”。在怎么教(学)问题上,从“单向知识传输”走向学科典型性的、真实的探究,为学生创设如“经历”“体验”“情境对话”“问题解决”“社会交往”等学习任务,创造从知识符号化机械学习到知识意义性理解学习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做、用、创中解决真实问题,习得核心素养。

推进素养导向的教学,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是在教学中实施素养导向的评价,也即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如果不知道怎么评,或者评价重点仍然停留在对碎片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那么素养导向的教学将不可能真正落地。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前提是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教的、学生学的、师生评的共同指向同一目标。评价统领整个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并将其嵌入到教学中,伴随教学。在明确单元目标之后,首先需要基于目标来思考学生需要做什么才能证明这样的目标达成了,也即确定评价任务。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植根于情境的表现性任务来评价,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既是评价的过程,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些“作为学习的评价”直接嵌入教学过程,而不是教或学之后或之外的一个孤立环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下,利用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素养导向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单元或任务良好表现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工具实时监测、管理、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师要利用评价为其提供及时反馈。在这种“促进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学习目标,基于评价证据促进教与学。由此,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素养才有可能提升。

深度协同,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当我们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时,便不再只会盯着自己所教的书,不再想着怎样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去抢占学生的时间,而是聚焦“我以及我所教的课程能为育人贡献什么”展开教学。那么,以什么样的机制保障这样的教学更好实施?面对新课程新难题,需要教师深度协同、集体研讨,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共筑育人合力。

一是学科内的集体教研。无论是从学科知识走向素养目标,还是大概念的提炼、大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学科实践、素养导向的评价等,都给教师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们深度合作、共同教研,发挥集体智慧,攻破素养导向教学的难点。

二是学科间的协作整合。传统的教学,各学科各行其是,单兵作战,学科逻辑互相分割、独立。新时代育人为本、素养导向的新课程则强调“综合学习”与“完整人”的培养。各学科教师需打破“竖井式”分科的边界,形成讨论、分享跨学科逻辑和教育实践智慧而非彼此竞争的文化,协作整合课程资源,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关联,开展跨学科的联合教研,走向跨学科的协同育人。

三是学段间的统筹衔接。各学段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科逻辑和思维进阶协同设计学习目标,体现连续性和进阶性,尤其是做好幼小、小初、初高衔接。

综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立足育人为本理念;深入推进素养导向教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协同,共筑育人合力。在育人实践中,当好课程实施主力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