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征程号角丨同心共圆中国梦

2022-11-30 16:50

贵州黔南州三都县的一幅水族马尾绣绣品,穿越2000多公里来到北京,陈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

马尾绣,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传承上千年。当古老技艺走进新的时代,绣娘们用经历50多道工序绣制而成的“梦”,诠释了中华民族各族儿女一心向党、携手共筑中国梦的美好心愿。

中国梦,凝聚着14亿人的情感共鸣。

10年前,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现在火车穿过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最后的173米,只需要不到5秒钟。但是当年我们打通这173米,却用了整整六年!”不久前,二十大代表李绍杰在党代表通道上回忆了这段往事:“这段隧道建设难度之大就像在豆腐脑中打洞,很多外国专家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打通这173米,担任2号斜井总工程师的夏荔,与担任1号斜井测绘员的父亲夏付华,在隧道两端开工了。

第一年,父子相隔173米;第三年,父子相隔96米;第六年,父子相隔15米……2017年6月,父子相隔只剩下最后一米。这对父子经历了6年守望,终于在隧道中相见。

△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明月镇人和寨村境内,一列动车行驶在兰渝铁路南高支线上。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条让全世界专家都束手无策的“天堑之路”,被中国建设者彻底攻克。

建设过程中,父子相隔、任务艰难,夏荔却从未放弃和退缩——886公里的兰渝铁路,承载了沿路1.8亿人民的期待。

1996年冬天,一名记者来到甘肃南部小城宕昌采访。层层叠叠的山岭犹如屏障,将这里与外界隔绝开来。然而令记者意外的是,在农户杨尕女家微弱的灯光下,依稀看到墙壁上画着一列火车。

“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火车去富足的地方?让日子过得好些,钱赚得多些。”兰渝线从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走来,火车从杨尕女家的泥墙驶过,在连绵不绝的大山中穿梭,不仅打通了出山之路,更打通了脱贫之路。

兰渝铁路是中国勇敢向贫困宣战的缩影。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穿越历史变为现实,成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2022年11月27日,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花园桥社区花卉基地,村民忙着整理、打包花卉盆栽,供应市场。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到“健康中国”渐行渐近;从“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到“美丽中国”如诗如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10年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一项项惠民之举,绘就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斑斓画卷。

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中国梦”厚重的民生底色。

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翻译与出版工作的大卫·弗格森已在中国生活了16年。他深刻体会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憧憬未来,是可以预见子孙的生活会比他们的父辈更好。

△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个人为了梦想可以坚持多久?

首批入选中国航天员的邓清明,已经坚持了将近25年。

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乘组航天员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邓清明终于如愿“飞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6名中国航天员将进行宇宙级“会师”。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意志品格著称于世。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远古传奇记载了先人们的豪情壮志和不懈追求。10年来,“天宫”巡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中华民族用艰辛与荣耀,为中国逐梦写下生动注脚。

航天员王亚平曾两次进行太空授课。“正如科幻作家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

“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

第一次太空“出差”归来后,王亚平收到很多孩子的来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带着这些期待,经过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

这一次,孩子们听课后,写信上传到了中国空间站。王亚平高兴地回信他们:“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强国梦正阔步前行。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曾经“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在一度被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甘肃定西,乡亲们怀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信念,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幸福生活;在河北塞罕坝、在山西右玉,人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绿色奇迹;在科研院所、在实验室,科技工作者攻关不停,攀登一个又一个创新高峰……无数普通人努力拼搏,构成追梦路上最美风景。

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亿万中国人民用奋斗,为国家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

△ 2022年11月5日,白鹤滩水电站10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在川滇两省交界的金沙江上,建设规模及难度均居世界前列的白鹤滩水电工程目前进入收尾阶段。工程建设者说:“新时代的10年,我国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有着“中国光谷”之称。4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云集,创业者的梦想正在拔节生长。眼下“中国光谷”正全力建设湖北东湖科学城,加速构建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矩阵,迈向“世界光谷”的脚步更快、更实。

长期观察中国的法国专家布鲁诺·吉格感言:“我看到中国人忙碌又从容不迫。中国人的从容,来自他们对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信。”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北京展区展示的奥运火炬

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百天之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问世。奖牌造型源取玉璧,寓意五环同心,用独有的“中国式浪漫”,寄托人类的共同梦想。

心与心相连,梦与梦相通。

北京冬奥会期间,美轮美奂的“冰丝带”里,每天都在创造历史,运动员们在这里圆梦。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17岁的苏翊鸣圆了自己11岁时树立的梦想:“我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冬奥会,然后取得好的成绩为国争光。”2月7日,他站在了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领奖台上。

中国代表团更是以数不清的“第一次”、一系列的“历史最佳成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选手的努力与风采。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从“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奇迹在北京延续,梦想在世界传递。

在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时间节点,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更增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国人民再次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我们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千年秀林

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11月的亚洲,从北京到巴厘岛再到曼谷,“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多次来华访问的马克龙总统,对中国发展有着深刻观察。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智利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观,对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益的借鉴”。一位泰国外交官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中国与世界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联。

△中泰铁路将使用中国标准“复兴号”CR300AF动车组技术。“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是习近平主席送给泰国总理巴育的国礼之一。

11月19日,泰国曼谷总理府,习近平主席为巴育总理带来特别的礼品——“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承载中泰友好合作升温提速、行稳致远的美好寓意。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亲自推动下,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区域互联互通的大图景呼之欲出。作为中泰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泰铁路这条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使用的正是中国标准“复兴号”动车组技术。

复兴,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开启了走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需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新征程上,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共圆中国梦。


贵州黔南州三都县的一幅水族马尾绣绣品,穿越2000多公里来到北京,陈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

马尾绣,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传承上千年。当古老技艺走进新的时代,绣娘们用经历50多道工序绣制而成的“梦”,诠释了中华民族各族儿女一心向党、携手共筑中国梦的美好心愿。

中国梦,凝聚着14亿人的情感共鸣。

10年前,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现在火车穿过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最后的173米,只需要不到5秒钟。但是当年我们打通这173米,却用了整整六年!”不久前,二十大代表李绍杰在党代表通道上回忆了这段往事:“这段隧道建设难度之大就像在豆腐脑中打洞,很多外国专家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打通这173米,担任2号斜井总工程师的夏荔,与担任1号斜井测绘员的父亲夏付华,在隧道两端开工了。

第一年,父子相隔173米;第三年,父子相隔96米;第六年,父子相隔15米……2017年6月,父子相隔只剩下最后一米。这对父子经历了6年守望,终于在隧道中相见。

△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明月镇人和寨村境内,一列动车行驶在兰渝铁路南高支线上。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条让全世界专家都束手无策的“天堑之路”,被中国建设者彻底攻克。

建设过程中,父子相隔、任务艰难,夏荔却从未放弃和退缩——886公里的兰渝铁路,承载了沿路1.8亿人民的期待。

1996年冬天,一名记者来到甘肃南部小城宕昌采访。层层叠叠的山岭犹如屏障,将这里与外界隔绝开来。然而令记者意外的是,在农户杨尕女家微弱的灯光下,依稀看到墙壁上画着一列火车。

“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火车去富足的地方?让日子过得好些,钱赚得多些。”兰渝线从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走来,火车从杨尕女家的泥墙驶过,在连绵不绝的大山中穿梭,不仅打通了出山之路,更打通了脱贫之路。

兰渝铁路是中国勇敢向贫困宣战的缩影。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穿越历史变为现实,成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2022年11月27日,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花园桥社区花卉基地,村民忙着整理、打包花卉盆栽,供应市场。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到“健康中国”渐行渐近;从“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到“美丽中国”如诗如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10年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一项项惠民之举,绘就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斑斓画卷。

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中国梦”厚重的民生底色。

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翻译与出版工作的大卫·弗格森已在中国生活了16年。他深刻体会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憧憬未来,是可以预见子孙的生活会比他们的父辈更好。

△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个人为了梦想可以坚持多久?

首批入选中国航天员的邓清明,已经坚持了将近25年。

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乘组航天员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邓清明终于如愿“飞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6名中国航天员将进行宇宙级“会师”。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意志品格著称于世。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远古传奇记载了先人们的豪情壮志和不懈追求。10年来,“天宫”巡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中华民族用艰辛与荣耀,为中国逐梦写下生动注脚。

航天员王亚平曾两次进行太空授课。“正如科幻作家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

“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

第一次太空“出差”归来后,王亚平收到很多孩子的来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带着这些期待,经过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

这一次,孩子们听课后,写信上传到了中国空间站。王亚平高兴地回信他们:“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强国梦正阔步前行。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曾经“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在一度被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甘肃定西,乡亲们怀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信念,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幸福生活;在河北塞罕坝、在山西右玉,人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绿色奇迹;在科研院所、在实验室,科技工作者攻关不停,攀登一个又一个创新高峰……无数普通人努力拼搏,构成追梦路上最美风景。

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亿万中国人民用奋斗,为国家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

△ 2022年11月5日,白鹤滩水电站10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在川滇两省交界的金沙江上,建设规模及难度均居世界前列的白鹤滩水电工程目前进入收尾阶段。工程建设者说:“新时代的10年,我国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有着“中国光谷”之称。4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云集,创业者的梦想正在拔节生长。眼下“中国光谷”正全力建设湖北东湖科学城,加速构建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矩阵,迈向“世界光谷”的脚步更快、更实。

长期观察中国的法国专家布鲁诺·吉格感言:“我看到中国人忙碌又从容不迫。中国人的从容,来自他们对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信。”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北京展区展示的奥运火炬

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百天之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问世。奖牌造型源取玉璧,寓意五环同心,用独有的“中国式浪漫”,寄托人类的共同梦想。

心与心相连,梦与梦相通。

北京冬奥会期间,美轮美奂的“冰丝带”里,每天都在创造历史,运动员们在这里圆梦。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17岁的苏翊鸣圆了自己11岁时树立的梦想:“我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冬奥会,然后取得好的成绩为国争光。”2月7日,他站在了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领奖台上。

中国代表团更是以数不清的“第一次”、一系列的“历史最佳成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选手的努力与风采。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从“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奇迹在北京延续,梦想在世界传递。

在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时间节点,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更增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国人民再次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我们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千年秀林

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11月的亚洲,从北京到巴厘岛再到曼谷,“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多次来华访问的马克龙总统,对中国发展有着深刻观察。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智利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观,对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益的借鉴”。一位泰国外交官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中国与世界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联。

△中泰铁路将使用中国标准“复兴号”CR300AF动车组技术。“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是习近平主席送给泰国总理巴育的国礼之一。

11月19日,泰国曼谷总理府,习近平主席为巴育总理带来特别的礼品——“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承载中泰友好合作升温提速、行稳致远的美好寓意。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亲自推动下,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区域互联互通的大图景呼之欲出。作为中泰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泰铁路这条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使用的正是中国标准“复兴号”动车组技术。

复兴,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开启了走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需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新征程上,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共圆中国梦。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