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他特殊的记忆,一座城市有他独特的标识。
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建设发展历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工业的力量不可或缺。百年前,张之洞在武汉倡办实业,奠定其现代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一五”时期,国家在汉投资建设了一批重工企业,让武汉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基地。
武昌作为武汉的老工业区之一,武重、武锅、武车、武船等重工企业曾为这里的发展留下精彩的历史注脚,成为武昌特有的标志。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武昌向新经济中心蝶变。转型崛起中,给予武昌人深刻记忆的这些企业,其旧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焕新彩。不过十多年的光景,这些重工企业纷纷搬出中心城区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企业旧址在武昌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蜕变成为城市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
十余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3600多个日夜,武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辉煌篇章,交上一份非凡答卷。今日起,人民网联合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宣传部推出《奋进新征程·武昌|“重”焕新彩》系列短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时代这十年武昌之变、武昌之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lt;video id="_v_p_855" class="video-js vjs-default-skin" controls="" autoplay="autoplay" width="640" height="360" poster="http://hb.people.com.cn/n2/2022/1009/c406123-40153810.html" data-setup="{"example_option":true}"
如果有一个地方,既能回望武汉工业的历史,又能瞭望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那中北路就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
五六十年代,武重的出现为名不见经传的中北路注入了灵魂。武重,即武汉重型机床厂,曾被誉为“亚洲重型机床行业的明珠”。作为新中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从“一五”至今,它曾创造了新中国重型机床领域的多项奇迹。为支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武装”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中北路,除了矗立的苏式老大门,已很难寻觅到老武重的更多痕迹。2011年,曾经的武重宿舍,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楚河汉街,十年来,这里已经成为武汉最具标志性的城市CBD。2014年,华中金融城建设全面启动,一时间,中北路环线高架拔地而起,建筑飞速向上生长,不到十年,在这不足3公里的强大磁场里,聚集了260余家金融机构,曾经的工业一条街,现在已是星光璀璨的华中金融城主轴,成为这座城市“流金淌银”的金融动脉。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中碳登)的落户,中北路碳汇大厦的投用,将使得沿线的金融产业聚集区都将成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未来的中北路不会只是单纯的金融业汇聚的商务区,而是关系到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从中北路辐射武汉,这座城市的金融中心,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