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那么,秦人从哪里来,又如何兴起?秦文化的特质是什么?秦文化研究有怎样的时代价值?
8月31日,秦文化与中华文明探源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由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甘肃省政协研究室承办。
会议介绍了甘肃省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等11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就秦文化的源流、特质及时代价值等主题展开发言交流。
嬴秦起于东方兴于陇右
关于秦人的族源,自20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或谓来自西戎,或谓来自东夷。兰州大学教授汪受宽列举了文献、考古、文物、姓名学等多重证据,证明嬴秦人由鲁西南迁至关中及陇右地区。
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发现的李崖遗址,为秦人东来说提供了实物证据。该遗址发现西周时期秦墓60余座,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秦文化墓葬。这批墓葬在葬俗和随葬品上有浓郁的商式风格。秦人远祖原属于东夷部落,与殷商往来密切,受商文化影响颇深。李崖遗址西周墓葬的发掘,为秦人东来说提供了直接的考古证据。
“甘肃东部和东南部是华夏文明、周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发祥地。”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的报告勾勒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省早期秦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1994年,对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确定了秦先公陵墓就在礼县大堡子山。2004年以来,对西汉水流域、渭河支流各流域的调查,确认了早期秦文化遗址70余处,遗址呈现出年代早、等级高、文化因素复杂、祭祀遗址众多等特征。2006年,对礼县西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西山城址、城内建筑、墓葬等遗迹,西山城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可能是秦人的早期都邑西犬丘。2020年至今发掘的礼县四角坪遗址,是秦帝国时期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是国内目前首次发现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是从王国到帝国阶段转型的标志性建筑。
秦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我们今天研究秦文化,是在研究什么?秦文化蕴含着怎样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形成于三代时期,正是秦人和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秦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兰州大学教授杨建新认为,秦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央集权这一政治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与秦文化有直接承袭关系;第二,秦的社会改革最为彻底,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时期最辉煌的社会改革之一;第三,大一统思想是秦文化及秦政权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主题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伟大的。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秦文化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敦本务实和中央集权”。他说,在融合商文化、周文化和西戎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秦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秦国正是在融合创新中发展强大,秦朝建立后创造出辉煌的制度文明,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文化对我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产生了开创性、奠基性的影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让不同地方的各个民族,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情感认同,有了不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2000多年来虽有一时的分裂,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分裂,其原因就是由秦朝发端、所逐步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甘肃省政协秦文化研究课题负责人欧阳坚说,系统研究秦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建议国家层面将秦早期历史文化研究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秦历史文化遗存开展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
(记者 王冰雅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