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暑期档刮起科幻风

2022-09-02 15:57

刚刚结束的2022年暑期档,内地电影市场刮起了一股“科幻风”。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2022年暑期档共产出票房91.3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3.81亿元增长23.76%。其中国产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票房为28.96亿元,科幻动作电影《明日战记》票房为6.23亿元,两部电影票房占比近40%。此外,科幻亲子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近2.24亿元,科幻动画电影《冲出地球》《开心超人之英雄的心》票房都突破千万元大关。

近年来,国产科幻电影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获得了业内外一致好评,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如今,《流浪地球2》的上映蓄势待发,《宇宙探索编辑部》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最受注目影片”。《749局》《疯狂的外星人2》《美人鱼2》等科幻电影也在筹备、制作中。未来,国产科幻电影有望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工业化是有力支撑

“2016年《疯狂动物城》上映时,兔子朱迪的毛发有200多万根,那时大家特别羡慕迪士尼的工业化程度。今天,中国电影人卧薪尝胆,创造出《独行月球》里毛发近5000万根的袋鼠刚子,深受观众喜爱。”《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开心麻花影业总裁刘洪涛说。

中国科幻电影曾长期处于工业化的初级发展阶段,作坊式的摄制组并不罕见。真正实现电影工业化,不仅意味着视效、声效制作的较高水平及规模化拍摄,更包含了电影制作流程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从上世纪90年代被称作儿童科幻电影“启蒙之作”的《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到21世纪以来内地与香港电影人合作推出的《长江七号》《未来警察》《全城戒备》《美人鱼》等,中国电影人从未停止探索电影工业化模式与建构,但受各种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直到2019年,郭帆执导、全片2200个视效镜头的《流浪地球》公映,并取得近47亿元的票房佳绩。宁浩执导的科幻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同期上映,也获得超过22亿元票房的较好成绩。

据介绍,《流浪地球》有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独行月球》剧组则使用了15个摄影棚,全片95%的镜头涉及特效。剧组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铺设200吨沙石模拟月面粉尘,100%实景搭建了月球基地。

郭帆认为,电影工业化是一种思维模式、一个流程、一套标准。《流浪地球》制作团队达7000人,在协调如此大规模的团队时,制作标准和管理流程尤为重要。《流浪地球》上映后,郭帆对这一项目进行了长时间的复盘与全国调研,希望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他透露,《流浪地球2》尝试了全新的工业流程。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一个新的开端。《独行月球》《明日战记》等影片的成功,说明在近年来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工业化体系已初具规模,中国科幻电影进入新的时期。

本土化是立身之本

《独行月球》根据韩国科幻漫画家赵石的同名作品改编,讲述工程师独孤月被遗忘在月球上并努力回到地球的故事。

开心麻花将这一IP进行本土化改编,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为根基,合理延伸部分故事线,营造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特别是片尾丰富了独孤月选择自我牺牲、保全地球和人类的情节,悲喜交加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家国天下”“牺牲小我换取大我”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类似的情节在《流浪地球》中同样存在。影片讲述了具有鲜明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浪漫诗意的“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事,其表现的父子情、祖孙情、兄妹情、战友情,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还承载着“即便有过隔阂、误解,但终将团结起来共建家园”的希冀,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式表达。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王红卫曾参与《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科幻电影的编剧和策划工作。他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将坚持本土化道路,照搬国外的类型模式可能是一条捷径,但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中国故事本身。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科幻电影讲述的是全人类未来命运的故事,中国科幻电影应该具有世界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视野。同时,科幻电影是电影强国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幻电影应当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才更容易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力。

品牌化是未来之路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科幻电影都已显示了品牌效应,续集作品不断推出。备受关注的《阿凡达2》也将在北美上映。

而已经进入发展轨道的国产科幻电影,也在积极探寻品牌发展之路。

8月举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流浪地球2》发布了首款预告,宣布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著名演员李雪健加盟出演该片,与吴京、刘德华联袂合作。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同时也传出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2》即将完成制作的消息。早在去年,坏猴子影业就宣布《疯狂的外星人2》已经开始筹备。

电影业界认为,系列电影凭借同样的价值观和统一的美学风格,更容易获得较高期待值和市场热度,在提升票房、培育观众、培养人才以及国产电影品牌化、工业化探索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科幻电影的拍摄难度巨大,制作成本极高。筹备、创作、投放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同样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并公布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2021年11月,《“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电影特效技术发展,鼓励引导各方面资源投入公用性特效底层技术研发,落实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进一步健全电影标准化体系。

郭帆曾表示,国产科幻电影的观众认可度和自信度与国家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如今,国产科幻电影拥有了更宏大的叙事格局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政策扶持、市场期盼、观众认可等多重利好条件下,国产科幻电影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刚刚结束的2022年暑期档,内地电影市场刮起了一股“科幻风”。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2022年暑期档共产出票房91.3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3.81亿元增长23.76%。其中国产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票房为28.96亿元,科幻动作电影《明日战记》票房为6.23亿元,两部电影票房占比近40%。此外,科幻亲子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近2.24亿元,科幻动画电影《冲出地球》《开心超人之英雄的心》票房都突破千万元大关。

近年来,国产科幻电影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获得了业内外一致好评,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如今,《流浪地球2》的上映蓄势待发,《宇宙探索编辑部》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最受注目影片”。《749局》《疯狂的外星人2》《美人鱼2》等科幻电影也在筹备、制作中。未来,国产科幻电影有望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工业化是有力支撑

“2016年《疯狂动物城》上映时,兔子朱迪的毛发有200多万根,那时大家特别羡慕迪士尼的工业化程度。今天,中国电影人卧薪尝胆,创造出《独行月球》里毛发近5000万根的袋鼠刚子,深受观众喜爱。”《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开心麻花影业总裁刘洪涛说。

中国科幻电影曾长期处于工业化的初级发展阶段,作坊式的摄制组并不罕见。真正实现电影工业化,不仅意味着视效、声效制作的较高水平及规模化拍摄,更包含了电影制作流程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从上世纪90年代被称作儿童科幻电影“启蒙之作”的《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到21世纪以来内地与香港电影人合作推出的《长江七号》《未来警察》《全城戒备》《美人鱼》等,中国电影人从未停止探索电影工业化模式与建构,但受各种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直到2019年,郭帆执导、全片2200个视效镜头的《流浪地球》公映,并取得近47亿元的票房佳绩。宁浩执导的科幻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同期上映,也获得超过22亿元票房的较好成绩。

据介绍,《流浪地球》有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独行月球》剧组则使用了15个摄影棚,全片95%的镜头涉及特效。剧组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铺设200吨沙石模拟月面粉尘,100%实景搭建了月球基地。

郭帆认为,电影工业化是一种思维模式、一个流程、一套标准。《流浪地球》制作团队达7000人,在协调如此大规模的团队时,制作标准和管理流程尤为重要。《流浪地球》上映后,郭帆对这一项目进行了长时间的复盘与全国调研,希望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他透露,《流浪地球2》尝试了全新的工业流程。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一个新的开端。《独行月球》《明日战记》等影片的成功,说明在近年来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工业化体系已初具规模,中国科幻电影进入新的时期。

本土化是立身之本

《独行月球》根据韩国科幻漫画家赵石的同名作品改编,讲述工程师独孤月被遗忘在月球上并努力回到地球的故事。

开心麻花将这一IP进行本土化改编,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为根基,合理延伸部分故事线,营造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特别是片尾丰富了独孤月选择自我牺牲、保全地球和人类的情节,悲喜交加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家国天下”“牺牲小我换取大我”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类似的情节在《流浪地球》中同样存在。影片讲述了具有鲜明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浪漫诗意的“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事,其表现的父子情、祖孙情、兄妹情、战友情,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还承载着“即便有过隔阂、误解,但终将团结起来共建家园”的希冀,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式表达。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王红卫曾参与《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科幻电影的编剧和策划工作。他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将坚持本土化道路,照搬国外的类型模式可能是一条捷径,但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中国故事本身。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科幻电影讲述的是全人类未来命运的故事,中国科幻电影应该具有世界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视野。同时,科幻电影是电影强国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幻电影应当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才更容易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力。

品牌化是未来之路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科幻电影都已显示了品牌效应,续集作品不断推出。备受关注的《阿凡达2》也将在北美上映。

而已经进入发展轨道的国产科幻电影,也在积极探寻品牌发展之路。

8月举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流浪地球2》发布了首款预告,宣布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著名演员李雪健加盟出演该片,与吴京、刘德华联袂合作。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同时也传出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2》即将完成制作的消息。早在去年,坏猴子影业就宣布《疯狂的外星人2》已经开始筹备。

电影业界认为,系列电影凭借同样的价值观和统一的美学风格,更容易获得较高期待值和市场热度,在提升票房、培育观众、培养人才以及国产电影品牌化、工业化探索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科幻电影的拍摄难度巨大,制作成本极高。筹备、创作、投放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同样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并公布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2021年11月,《“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电影特效技术发展,鼓励引导各方面资源投入公用性特效底层技术研发,落实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进一步健全电影标准化体系。

郭帆曾表示,国产科幻电影的观众认可度和自信度与国家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如今,国产科幻电影拥有了更宏大的叙事格局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政策扶持、市场期盼、观众认可等多重利好条件下,国产科幻电影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