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从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开去

2022-09-02 15:18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壮阔的时代变迁。

新词汇,反映新时代新气象

“第4版汇集的近千条热词,分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真实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介绍,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例证80000余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面貌。

“初心”“反腐倡廉”“顶层设计”“新常态”“自由贸易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凝心聚力”“底线思维”“最后一公里”……翻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新常态’为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务实、高效、创新的经济治理理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认为,数量众多的经济领域新词热词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新进展、新优势,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而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次修订体现两个大的趋势,一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绿色低碳趋势,二是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0年,“微博”“低碳经济”还是时髦事物,第2版便将其收入;2014年修订时,彼时迅猛发展的“网购”被增补其中。

本次修订,从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碳达峰”“碳中和”,到互联网产业离不开的“云计算”,再到走入千家万户的“移动支付”,一个个新增词语背后,是日新月异的壮阔蓝海——

去年7月16日上线运行的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

10年前还少人知晓的“云计算”,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仅有数百亿元,去年已达到527万亿元;

……

“数量可观的新词汇反映着新时代的新创造、新气象。10年来的巨大变革、显著成就是新词汇不断涌现的源泉。”词典出版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说。

新词义,彰显老百姓获得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每一个词义“上新”,都折射社会的发展进步。

比如,“弯道超车”通常指赛车时掌握高超技巧且有勇气的选手在弯道加速超越对手,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收入了它如今被广为使用的新义项:将困难、风险化作机遇,以超常的方法迎难而上,超越他人。

从新能源汽车到网络消费,从5G到高铁,从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中国人的日常雄辩地证明,“弯道超车”不仅是比喻,更是现实。

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也在不断为字词增添新义项,创造新用法。

当“秒杀”“秒光”已被熟练使用,你是否“秒懂”了“秒”字“借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作状语)”的新义项?当“刷脸”“刷屏”成为流行语,你是否“刷”出了时代气息?

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想,同样丰富着汉语世界。

“刚需”凝练着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需求,“慢生活”体现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逆袭”激励着奋发进取,“脑洞”“脑补”开阔着人们的想象……

词典修订主持人张世平表示,词语的收录标准之一,是其必须进入了广大民众的语文生活,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使用度。“新词语的收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使语言更加丰富。”张世平说。

新风尚,展现民族自信心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提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每一次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新时代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新版增补了“法不阿贵”“囊萤映雪”“乡梓”“束脩”“举隅”等词语。

王芳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读者一方面可以从这些词语中领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疏通阅读文化典籍的障碍,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有鉴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呼唤,此次修订在保持普通话音系的完整性同时,流露“为文脉留一音”的人文情怀。如“房”字提示“在‘阿房宫’中读pánɡ”;“六”字提示“用于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苏)等时,当地人读lù”。

伴随着法治意识的提升,第4版把第3版中的“犯罪人”改为“涉案人员”;有些原来释义区别性不十分准确的法律用语,在新的法律、法规有了明确定义后,也一律“依法”处理。像“扶养”“抚养”“赡养”这3个词语,便根据民法典修订了释义,更换了例句。

“辞书反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辞书必须及时修订并反映,才不至于使民族的集体记忆太迟缓,甚至‘断片’。”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及时修订,记录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用户查检的需求,这正是辞书的使命。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壮阔的时代变迁。

新词汇,反映新时代新气象

“第4版汇集的近千条热词,分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真实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介绍,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例证80000余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面貌。

“初心”“反腐倡廉”“顶层设计”“新常态”“自由贸易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凝心聚力”“底线思维”“最后一公里”……翻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新常态’为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务实、高效、创新的经济治理理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认为,数量众多的经济领域新词热词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新进展、新优势,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而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次修订体现两个大的趋势,一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绿色低碳趋势,二是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0年,“微博”“低碳经济”还是时髦事物,第2版便将其收入;2014年修订时,彼时迅猛发展的“网购”被增补其中。

本次修订,从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碳达峰”“碳中和”,到互联网产业离不开的“云计算”,再到走入千家万户的“移动支付”,一个个新增词语背后,是日新月异的壮阔蓝海——

去年7月16日上线运行的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

10年前还少人知晓的“云计算”,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仅有数百亿元,去年已达到527万亿元;

……

“数量可观的新词汇反映着新时代的新创造、新气象。10年来的巨大变革、显著成就是新词汇不断涌现的源泉。”词典出版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说。

新词义,彰显老百姓获得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每一个词义“上新”,都折射社会的发展进步。

比如,“弯道超车”通常指赛车时掌握高超技巧且有勇气的选手在弯道加速超越对手,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收入了它如今被广为使用的新义项:将困难、风险化作机遇,以超常的方法迎难而上,超越他人。

从新能源汽车到网络消费,从5G到高铁,从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中国人的日常雄辩地证明,“弯道超车”不仅是比喻,更是现实。

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也在不断为字词增添新义项,创造新用法。

当“秒杀”“秒光”已被熟练使用,你是否“秒懂”了“秒”字“借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作状语)”的新义项?当“刷脸”“刷屏”成为流行语,你是否“刷”出了时代气息?

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想,同样丰富着汉语世界。

“刚需”凝练着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需求,“慢生活”体现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逆袭”激励着奋发进取,“脑洞”“脑补”开阔着人们的想象……

词典修订主持人张世平表示,词语的收录标准之一,是其必须进入了广大民众的语文生活,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使用度。“新词语的收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使语言更加丰富。”张世平说。

新风尚,展现民族自信心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提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每一次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新时代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新版增补了“法不阿贵”“囊萤映雪”“乡梓”“束脩”“举隅”等词语。

王芳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读者一方面可以从这些词语中领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疏通阅读文化典籍的障碍,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有鉴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呼唤,此次修订在保持普通话音系的完整性同时,流露“为文脉留一音”的人文情怀。如“房”字提示“在‘阿房宫’中读pánɡ”;“六”字提示“用于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苏)等时,当地人读lù”。

伴随着法治意识的提升,第4版把第3版中的“犯罪人”改为“涉案人员”;有些原来释义区别性不十分准确的法律用语,在新的法律、法规有了明确定义后,也一律“依法”处理。像“扶养”“抚养”“赡养”这3个词语,便根据民法典修订了释义,更换了例句。

“辞书反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辞书必须及时修订并反映,才不至于使民族的集体记忆太迟缓,甚至‘断片’。”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及时修订,记录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用户查检的需求,这正是辞书的使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